动态 | 尼泊尔“复辟游行”愈演愈烈,印度是否暗中搅局?
作者 | 南亚那些事
本期编辑 | 邓慧玲
本期审核 | 江怡
图源:《今日印度》
最近几周,尼泊尔发生了支持君主制的人士与安全部队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2008年在尼泊尔被废除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君主制,在右翼印度教团体和其他拥护者中重新受到欢迎。
抗议者呼吁尼泊尔在君主制被废除前的最后一位国王贾南德拉·沙阿复辟。
日前,《解读》杂志发文就印度在前国王复辟、尼泊尔右翼印度教团体缘何要求恢复君主制以及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沙阿王朝曾统治尼泊尔数个世纪,但在20世纪后半叶,建立民主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
2006年的人民运动,也被称为第二次人民运动,在尼泊尔的政治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针对君主制的大规模抗议引发了一系列变革,最终导致政府与武装派别于2006年11月21日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为政治改革铺平了道路。
2008年5月,新当选的制宪会议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正式结束了沙阿王朝长达数百年的统治。这一决定标志着尼泊尔正式宣布成为共和国。
他们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宣布尼泊尔为具有印度教身份的议会制民主国家。
如果尼泊尔恢复君主制,印度将首先受到最大影响。尼泊尔的印度教人口担心国内其他宗教的发展,并且由于印度教占多数的地位受到威胁,他们陷入了一场生存危机。
即使在共和国成立后,右翼印度教团体仍试图在尼泊尔恢复君主制——即便不是完全恢复君主制,至少也要恢复象征性的君主制。
尼泊尔当前恢复君主制的运动旨在推翻1990年人民运动和2006年人民运动取得的成果。
1990年的人民运动用君主立宪制取代了绝对君主制,2006年的人民运动则用共和制取代了君主立宪制。
多年来,公共服务的提供未能达到民众的期望,腐败案件不断增加等。这些因素为一直蛰伏的保皇派重新崛起创造了条件。
他们要求随着前国王贾南德拉·沙阿的返回,在尼泊尔恢复君主制。
支持君主制的人士指责包括总理KP·夏尔马·奥利所在政党在内的多个政党腐败无能,无法领导国家。
抗议者向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在尼泊尔恢复君主制,否则将面临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动。
他们上周呼吁在加德满都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数千人响应了这一号召。
抗议活动伴随着大规模的破坏行为,政府办公室、购物中心和私人住宅遭到损毁。
当抗议者与警方的冲突向国际机场蔓延时,当局暂停了航班,并不得不部署军队。
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共(毛主义中心)和尼泊尔共产党(社会主义)都强烈谴责了保皇派的暴力行为。
它们希望前国王对此次抗议活动、公共财产的损毁以及冲突中丧生的生命负责。
贾南德拉·沙阿尚未对他可能重新掌权一事发表任何评论。
尽管近年来尼泊尔对君主制的支持急剧增加,但这位前国王重新掌权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
尼泊尔共和国已由宪法确立,该国的主流政党仍然反对恢复君主制。
尽管尼泊尔的大量印度教人口以及支持君主制的团体热切期待君主制的恢复,但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得偿所愿。
如果尼泊尔恢复君主制,印度将首先受到最大影响。印度对这些抗议活动一直保持沉默。
当尼泊尔外交部长阿尔祖·拉纳·德乌巴询问印度外长苏杰生,印度是否支持尼泊尔恢复君主制时,苏杰生明确予以否认。
印度可能存在一些个别团体支持尼泊尔成为一个印度教国家,甚至支持恢复尼泊尔的君主制。
然而,这并非印度政府的官方立场。印度赞成尼泊尔恢复君主制的说法似乎更多是为了在尼泊尔国内做宣传。
那些曾经指责印度干涉尼泊尔内政的保皇派人士,如今却暗示印度支持他们的运动。
印度可能认为,与尼泊尔一个不断变化且倾向于中国及其政策的政府打交道,不如与一个君主制国家打交道来得容易。
这种想法基于一种假设,即复辟的君主会恢复与印度的旧有外交关系和联系。
尽管尼泊尔的大量印度教人口以及支持君主制的团体热切期待君主制的恢复,但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得偿所愿。
尼泊尔现在已经转变为一个完全的共和国,前国王重新掌权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参加正式选举。
根据宪法规定,尼泊尔是一个共和国,这意味着无论其强大的邻国持何种态度,前国王想要复辟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选举。
本文转载自“南亚那些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