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妈的我在做什么”: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现实悖论

“我知道他妈的我在做什么”: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现实悖论

撰文:皆大欢喜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2025 年 4 月 8 日晚,唐纳德・特朗普在一场筹款晚宴上,跟个复读机似的反复念叨 “我知道他妈的我在做什么”,一门心思要向支持者证明自己对经济政策那叫一个拿捏得死死的。可现实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这话听起来简直荒诞到姥姥家了。从拍着胸脯说 “24 小时结束俄乌战争”,到信誓旦旦保证 “第一天降低杂货价格”,他的这些承诺啊,就像被风一吹就破的肥皂泡,一个都没实现。而他那所谓的关税政策,更是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把美国经济搅得稀巴烂,到处都是裂痕。当 “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句曾经喊得震天响的口号,渐渐沦为 “让美国再次混乱” 的真实写照时,这场完全由政治自负驱动的经济实验,正让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付出惨重的代价,苦不堪言。

混乱的 “关税哑剧”:政策失序的代价

特朗普搞的这关税政策,简直就像一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即兴哑剧表演。税率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涨上天,一会儿又跌下来;加征关税的对象国家也是换来换去,跟小孩过家家一样。更离谱的是,对同一个国家的关税,在短短几个月内,波动幅度居然能超过 100%。这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让美国的企业们都陷入了一场超级烧脑的 “猜谜游戏”。就拿南卡罗来纳州的汽车地毯制造商来说吧,前一天还因为政府号称 “保护本土钢铁业”,心里偷着乐呢,结果第二天,中国钢铁关税突然飙升,这一下可不得了,整车成本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连带他们的车内地毯订单也跟着锐减,哭都没地儿哭去。美国商会做了个调查,结果显示,高达 73% 的中小企业主都表示,这关税走向跟小孩的脸,六月的天,特朗普的心情一样,说变就变,根本没法预判,没办法,只能被迫暂停投资计划,先观望观望再说。

这种混乱不堪的关税政策,直接就给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来了一记狠狠的暴击。特朗普还在那儿美滋滋地庆祝股市短暂回升呢,却故意装作看不见一个铁打的事实:自从他上台执政以来,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了 7%,标普 500 成分股里那些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市值更是蒸发了超过 2 万亿美元,简直就是一场惨烈的财富大缩水。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哪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经济政策啊,分明就是拿国家信用当赌注,在玩轮盘游戏,简直是胡闹!”

“让物价飞”:关税通胀的双重悖论

特朗普当初信誓旦旦地承诺要 “让杂货价格第一天就下降”,可现实却跟他唱起了反调,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出黑色幽默。现在,进口海鲜价格像坐了火箭似的,上涨了 23%;咖啡也不甘示弱,涨价 18%;橄榄油更是夸张,涨幅直接突破 30%。为啥会这样呢?原来,美国 85% 的海鲜、80% 的咖啡都得依赖进口,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一直喊着 “美国优先”,挥舞着关税大棒到处乱打,可最后呢,这些成本通过供应链一层一层往下传导,全都由美国的普通消费者买单了。这些增加的成本,90% 都转嫁到了零售端,美国老百姓只能无奈地为这些高价商品掏腰包。

在石油领域,特朗普喊出的 “钻吧,宝贝,钻吧” 这句豪言壮语,也被现实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中国钢铁关税飙升 145%,这可把页岩油管道建设成本推上了天,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等行业巨头,不得不忍痛推迟 23 个钻井项目。能源分析师马克・罗斯坦无奈地坦言:“我们这哪是在对抗中国啊,分明就是自己给自己的能源革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把自己给坑惨了。”

产业链的 “蝴蝶效应”:全球化时代的政策困局

特朗普对中国稀土和磁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操作充分暴露了他对现代产业链的无知。要知道,美国国防工业 80% 的稀土都依赖中国进口,可政府却不管不顾,硬是对这些关键材料加征关税,结果导致 F-35 战机生产线一度陷入停滞,差点 “趴窝”。还有更荒诞的呢,特朗普一心想通过关税 “让制造业回流”,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通用汽车直接把电动车电池厂设在了墨西哥,为啥呢?因为那儿的人工成本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简直太诱人了。

美容行业 25000 种商品关税的事儿,也特别能说明问题,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警示案例。一支原本 10 美元的洗发水,因为关税,价格直接涨到 25 美元,这价格翻了一倍还多,消费者一看这价格,纷纷选择减少购买。这一来二去,整个美容行业年度损失超过 60 亿美元。这种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的操作逻辑,完美印证了彼得森研究所的结论:特朗普关税每创造 1 个就业岗位,就得牺牲 7.5 个其他岗位,这买卖做得太不划算了。这比中国古话“杀一个和尚斋一个僧”更生猛。

信心崩盘:衰退阴影下的集体焦虑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像坐滑梯一样,暴跌 11%,创下 73 年来非危机时期最大跌幅。这可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变化,它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民众对经济未来的集体焦虑,大家心里都慌得一批。在美国这个家庭开支 70% 都用于消费的社会里,老百姓一旦开始捂紧钱包,不敢花钱了,那经济这台大引擎也就相当于熄火了。这不,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增速骤降至 0.8%,34 个州都进入了技术性衰退,经济形势一片惨淡。

《华尔街日报》对 64 位经济学家做了个调查,结果显示,83% 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衰退将在半年内到来。这种悲观的预期,正逐渐变成现实。企业不敢招人了,冻结招聘计划;银行也收紧信贷,不敢轻易往外借钱;家庭更是不敢大手大脚消费,推迟大宗消费。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就像一个死亡螺旋,让美国经济一步步走向深渊。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当政府变成不确定性的源头时,市场经济就像没了锚点的船,在大海里乱漂,根本找不到方向。”

结语:自负者的代价

历史肯定会牢牢记住这个荒诞无比的悖论:一个整天嚷嚷着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的领导者,却拿着关税大棒,亲手把自己的国家推进了衰退的漩涡;一个口口声声标榜 “美国优先” 的总统,却让普通家庭为他的政治豪赌买单,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当超市货架上的商品,都悄悄贴上了 “特朗普通胀” 这个隐形标签,当工厂流水线因为缺料,一会儿开工一会儿停工时,那句 “我知道他妈的我在做什么” 的粗口,已经成了这个时代最刺耳、最辛辣的反讽。或许就像《纽约客》评论的那样:“他确实知道怎么摧毁一个经济体 —— 如果他真把这当成目标的话。”

参考文章:《唐纳德·特朗普谈论他知道他在做什么》载于《愤怒的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