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率100%!解放军亮肌肉,进行饱和反导试验,戈壁滩上演16连击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在一场针对弹道导弹饱和打击的拦截试验中,解放军某部依靠反导系统中配属的双波段雷达,引导多枚拦截弹将其全部摧毁,拦截成功率达100%。《南华早报》强调称,在本次饱和反导测试中,解放军共发射了16枚弹道导弹,足见我军对提升反导体系效能是何等重视。

500

弹道导弹的突防措施主要由技术突防和战术突防两大类组成。前者以反探测类的电子突防、隐身、诱饵、多弹头、速燃助推、机动变轨、弹头加固、高速导弹(超声速与高超声速)、弹头螺旋飞行等为主。后者则包括饱和攻击、快速发射、隐蔽发射、威胁规避、选择有利弹道、机动平台发射、合理规划突防波次、选择有利发射时机等。

所谓饱和攻击,是指多发导弹齐射,当导弹的数量达到一定值时,可对敌方防御系统形成饱和,阻塞敌方反导系统的火力通道,被视为是弹道导弹最有效的突防方式之一。例如在去年4月~10月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先后对以色列本土发动两次大规模打击,就采用了饱和攻击战术。超过200枚中程弹道导弹和200架自杀式无人机的袭击,被称为“二战以后全世界最大规模弹道导弹火力突袭”,在短时间内发动了大规模导弹齐射打击,直接就瘫痪了以色列的反导系统。以色列经营多年的分层防空反导体系,被彻底拉下神坛。

500

《南华早报》在文章中指出了这一点。他们称以色列国防军装备的“箭2/3”末段高层反导系统,纵然有美国提供技术及情报支持,可惜实战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该系统配备的“香橼树”火控中心,竟然出现了无法对大规模来袭目标进行排序的窘境。

该火控中心由以色列塔蒂兰电子有限公司研发,被安装在拖车上,主要负责处理数据、评估来袭弹道导弹目标威胁程度,然后筛选出最优拦截方案,并能同时控制多枚“箭2/3”拦截弹。该火控中心通常情况下完全是自动化运行,必要时也可实施人工干预决策。“香橼树”火控中心属于是典型的作战辅助决策技术,至于它所面临的窘境,主要出现在威胁评估与目标分配这两个环节中。

500

威胁评估是指按照威胁评估方法,以评估多个来袭弹道导弹对多个防御要地的威胁程度排序,是作战辅助决策首要解决的问题。至于目标分配,则是围绕一定的原则将一定的数量的来袭弹道导弹,合理分配到拦截系统以实现拦截弹道导弹的“高效分工”,进而使得最有利的拦截系统拦截分配目标,如此便提升了目标整体杀伤概率。

500

解放军在进行饱和反导拦截时,主要解决的是预警探测的单波段雷达在多目标搜索捕获、稳定跟踪、特征提取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难题。依照《南华早报》说法,此次测试是在戈壁滩中进行的,内容为解放军对预定地点发射了16枚弹道导弹,除了饱和攻击突防手段以外,这16枚弹道导弹还带有诱饵弹系统,以最大可能将试验向实战状态靠拢。

500

试验结果令人满意,部署在预定地点的双波段雷达(S波段负责广域监视,X波段负责高分辨率目标定位),不仅能够保持对31个次要诱饵目标的稳定跟踪,同时还可对7个高威胁目标进行优先排序,发射多枚接敌的拦截弹将其全部摧毁,堪称是世所罕见。

《南华早报》表示,上述结果的出现,除了中国的双波段雷达在技术性能上极为出色以外,还与两种协同探测方法的成功运用密不可分。分别为协同搜索与协同跟踪,协同跟踪通过搜索加验证,高/低仰角搜索和跟踪加随动搜索等协同工作方式,使得探测雷达能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及时发现并捕获目标。不仅提升了预警系统发现目标的时效性,而且还增加了预警时间。

500

协同跟踪则依靠同步跟踪、交替跟踪和“测距+测速”跟踪等协同工作方式,促使探测雷达可以增强目标跟踪稳定性,更提升了对重点目标的测量精度。由此使得解放军不会出现诸如以色列国防军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在面对敌方发起的弹道导弹饱和打击行动时,便拥有较强的反制和防御能力。

500

《南华早报》认为解放军的这次拦截试验是围绕着台海冲突与美日干涉展开的,此外印度已经将弹道导弹视为打击利器,这不得不防。当某些国家还在吹嘘"不可拦截"的导弹时,我们用实实在在的试验数据说话,中国反导力量已经站在了"发现即摧毁"的技术高地。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