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霸主的,美国的霸权又将如何被中国终结?

500

 

大航海时代之后,人类社会一共诞生了两个真正的全球霸主——英国和美国。

20世纪前是英国的时代,英国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的海军成为全球霸主,英国的霸权在十九世纪达到顶峰。

20世纪则是美国的时代,美国在二战后问鼎全球霸主,美国的霸权在苏联解体后达到顶峰。

 

进入21世纪,美国的霸权开始变得不稳固,美国越来越担忧来自中国的挑战。

为什么美国会担心中国的发展,中国有能力挑战美国的霸权吗?

如果我们清楚美国是如何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霸主的,那么就能清楚美国担心霸权衰落的原因,也能知道中国终结美国霸权已经进展到哪一步了?

 

 

一、英国是如何获得全球霸权的?

 

20世纪以前,英国是毫无争议的全球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霸权的标志是皇家海军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正是凭借这支全球最强大的海军,英国牢牢控制了全球的海洋。

英国皇家海军的建军原则是“两强标准”,即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至少要等于第二强和第三强海军实力的总和。

 

英国全球霸权的基础不仅仅只是庞大的海军舰队,更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的。

英国的物质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同期的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不仅无法在大洋上挑战英国的舰队,工业产品的产量也远远无法和英国相比。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的煤炭、钢铁、纺织、造船等工业在当时绝对领先其它欧洲国家和美国。

 

119世纪主要工业国煤炭产量对比

 

500

20世纪以前,煤炭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燃料,是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燃料。

煤炭不仅广泛用于加热、取暖,也是驱动蒸汽机的重要燃料,是炼铁的重要原料。

英国对煤炭的开发利用很早,在18世纪煤炭产量就已经超过1000万吨,同期其它欧洲国家和美国都还没有大规模开采煤炭。

1815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就已经达到2250万吨,同期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煤炭产量都还不到100万吨。

在20世纪以前,英国长期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大幅领先其它所有国家。

 

21865年主要工业国煤炭产量

 

500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英国海军的第一艘铁甲舰已经服役,蒸汽机开始取代风帆成为海军新的动力方式。

1865年英国的煤炭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同年美国、德国和法国的煤炭产量分别是2220万吨、2860万吨和1160万吨,至于俄罗斯的煤炭产量更是微不足道。

美德法三国的煤炭产量加起来只有6240万吨,只相当于英国的61.2%。

英国一国的煤炭产量比就其它国家煤炭产量的总和都要多,这就是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的物质基础。

“一国等于其它国家总和”这种现象我们现在还不不熟悉,不过没关系,后面这种现象会不断出现。

 

319世纪主要工业国生铁产量

 

500

十八和十九世纪是钢铁和蒸汽的时代,英国不仅煤炭产量全球第一,钢铁产量也当之无愧的是世界第一。

现代炼铁和炼钢技术都是英国人发明的:达比发明了焦炭炼铁技术,使得钢铁的生产摆脱了森林的约束;贝塞麦发明了转炉炼钢技术,揭开了粗钢大规模生产的序幕。

180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还只有18万吨,但同期其它欧洲国家的生铁产量只有几万吨;

1835年英国生铁产量首次超过100万吨,同期其它欧洲国家的产量只有十万吨左右,整整差了一个数量级。

 

41865年主要工业国生铁产量对比

 

500

1865年,英国的生铁产量是490万吨,比俄美德法四国产量之和334万吨还要多46.8%。

此时的日本还没有现代钢铁工业,日本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厂一直要到19世纪末才建成。

英国的钢铁产量也是“一国等于其它国家总和”,这也是日不落帝国的物质基础。

 

5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帆船数量对比

 

500

在十八和十九世纪,英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商船船队。

1800年,英国拥有的帆船数量就已经高达1.57万艘,同期其它欧洲国家拥有的帆船数量不过几千艘。

1850年,英国的帆船数量增长至2.48万艘。同年法国的帆船数量才达到1.42万艘,德国的帆船数量是3655艘,荷兰的帆船数量只有1781艘。

在风帆时代,英国拥有的帆船数量超过其它国家拥有的帆船总和。

 

6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帆船吨位对比

 

500

英国不仅在帆船数量上超过其它国家,帆船的总吨位更是大幅领先其它国家。

1800年英国拥有的帆船总吨位就达到170万吨,1850年帆船总吨位进一步增长至340万吨。

1850年法国帆船的总吨位只有67.4万吨,德国帆船的总吨位是49.6万吨,荷兰帆船的总吨位是33.1万吨。

英国帆船的总吨位一度超过500万吨,而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帆船总吨位最多不过100万吨。

 

7:主要国家轮船吨位对比

 

500

1850年以后,轮船开始逐步取代帆船成为主要运输工具,英国轮船的发展速度也显著高于其它欧洲国家。

1850年英国拥有1187艘轮船,轮船的总吨位达到16.8万吨,同期法国和德国的轮船数量分别是126和22艘,总吨位分别是1.4万吨和0.4万吨。

世界第一艘商用的轮船是美国建造的,美国早期轮船的规模比英国稍微领先,但是在1870年后被英国反超。

1900年,英国轮船总吨位是691.7万吨,美国、法国、德国和荷兰四国轮船的总吨位是477.3万吨,仅有英国轮船总吨位的69.0%。

不论是风帆时代还是进入到轮船时代,英国商船的数量、总吨位和平均吨位都领先于其它欧美国家。

 

81860年主要工业国棉花消费量

 

500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赚钱的产业是纺织业,现代纺织机器大部分都是英国首先发明的,英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

1860年,英国的棉花消费量是49.2万吨,同样大幅领先美国、德国和法国。

美国虽然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国,但是此时美国本土的纺织工业尚未发展起来,1860年美国纺织工业消耗的棉花只有18.4万吨,只相当于英国的37.4%。

 

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能够仅仅靠本土的那点人统治殖民地上亿的人口,依靠的就是强大的物质生产力。

英国生产了最多的煤炭、最多的钢铁、最多的纺织品,建造了最多的船舶,拥有规模最庞大的舰队。

正是因为有如此强大的生产力,英国皇家海军才能够一直维持“两强原则”。

如果说早期英国海军的强大靠的是地理位置优势和些许运气,那么在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进入到铁甲舰时代之后,没有强大的生产力是无法建立和维持如此庞大的舰队的。

 

那么英国又是如何失去全球霸权的?

是因为战争吗?两次世界大战确实加速了英国霸权的衰亡,特别是二战后全球殖民地的解放彻底肢解了英国的殖民帝国。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的霸权就早已显示出了衰败的迹象,最明显的是生产力逐步被其它国家超过了。

 

9:英法德三国煤炭产量对比

 

500

在进入20世纪的前一年即1899年,美国的煤炭产量首次超过英国,英国从此失去了最大煤炭生产国的称号。

此后美国的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英国的煤炭产量增长却十分缓慢,到1915年美国的煤炭产量已经接近英国的两倍。

 

英国的煤炭产量不仅无法保持全球第一,即使在欧洲也不断受到挑战。

1914年英国的煤炭产量是2.7亿吨,仅比德国2.4亿吨的产量高0.3亿吨;到1917年,德国以2.6亿吨的产量超过了英国2.5亿吨的产量。

 

101900年主要工业国生铁产量对比

 

500

钢铁工业也是同样如此。

1900年,美国早已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此外德国的生铁产量也已经逐步逼近英国,英国的钢铁工业不再拥有绝对领先优势。

1903年,德国的生铁产量首次超过英国,到1914年一战爆发时,德国的生铁产量已经比英国高了近500万吨。

 

在粗钢的生产上,1893年德国就以316万吨的产量超过了当年英国300万吨的产量,比生铁产量超过英国早了10年。

为何德国的粗钢产量会更早超过英国?

因为现代炼钢技术——转炉和平炉炼钢技术都是19是60年代以后才诞生的,比18世纪70年代诞生的现代炼铁技术——焦炭炼铁晚了近80年,因此英国在炼钢方面的先发优势并不明显。

 

一战之所以会爆发,重要原因就是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德国觉得自身具备了挑战英国霸权的物质实力。

虽然英国拥有的商船规模仍然远远超过其它国家,皇家海军依然拥有超过其它国家海军总和的实力,但是英国在陆地上没有优势,甚至还有劣势。

德国的第一次挑战虽然失败了,但是一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英国的全球霸权更加岌岌可危。

 

11:华盛顿海军条约

 

500

1922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海军条约。

华盛顿海军条约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海军强国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建造。根据这个条约,各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是: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法国 : 意大利 = 5.25:5.25:3.15:1.75:1.75

 

华盛顿海军条约是英国霸权衰退的重要标志,虽然英国海军的规模仍然是世界第一档,但与曾经独步全球的时代完全无法相比。

美国海军的规模首次与英国旗鼓相当,英国海军再也不是维持“两强标准”、傲视全球的霸主了。

 

二战则彻底击垮了英国的全球霸权,英国不仅将全球海军战略要点悉数转交给了美国,其海外殖民地在二战后被美国和苏联联手瓦解。

二战前全球只有几十个国家,二战后则一下子增加到了近200个,这些国家都是原来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二、美国是如何取代英国获得全球霸权的?

 

 

美国是如何取代英国获得全球霸权的?

美国获得全球霸权的前提是在生产力上超过英国。

 

12:主要工业国煤炭产量

 

500

1899年美国的煤炭产量首次超过英国,到1920年美国的煤炭产量已经是英国的2.6倍。

美国不仅在煤炭生产上拥有优势,而且美国还拥有英国没有的重要能源品种——石油。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进入内燃机的时代,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种类。

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英国本土的国土面积太小,基本没有什么石油资源,北海油田是二战后才发现的。

 

131950年主要国家石油产量

 

500

美国是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1860年美国就开采了7万吨的石油,到190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848万吨。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石油的重要性开始不断增长。

193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1.2亿吨,1940年达到1.8亿吨,石油产量全球第一

195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是2.67亿吨,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50.4%。

 

14:主要工业国粗钢产量

 

500

美国的生铁产量在1890年就超过英国,粗钢产量在更早的1881年就超过了英国,在19世纪末美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在20世纪,美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欧洲国家,美国钢铁产量对欧洲英法德等老牌发达国家的优势在进一步扩大。

 

151913年主要工业国钢产量

 

50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美国的粗钢产量是3180万吨,占全世界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是41.6%

欧洲英法德三国的钢产量总和只有3142万吨,也不如美国一个国家的钢产量。

欧洲钢铁工业内部最大的变化是德国的钢产量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英国的工业实力在欧洲都不占有优势了。

 

161940年前全球汽车生产结构

 

500

汽车工业基本上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1900年以前全球的汽车产量不到1万辆。

虽然汽车是欧洲人发明的,但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得最好,二战前美国汽车工业的产量遥遥领先世界其它国家。

1900~1940年,美国汽车工业的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基本在70%~80%之间,部分时间占比甚至能超过90%。

德国汽车工业的最高年产量是1938年的34.2万辆,而美国汽车工业从20年代开始(剔除大萧条时期)年产量基本在300~400万辆之间。

 

17:英国殖民地图

 

500

美国的生产力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在20世纪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领先的优势,在新兴的汽车工业中更是拥有绝对的优势。

虽然在经济规模上美国早已全球第一,但此时的全球体系仍然是欧洲国家主导的,特别是拥有庞大殖民地的英国和法国。

此时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话语权很低,也根本没有称霸全球的野心,美国的国家领导人当时考虑的问题还是如何减少英国在美洲的影响。

美国的“门罗主义”反映出美国在全球的竞争中还是处于守势,美国还没有想到能够取代英国在全球的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击垮了英国的全球霸权,给了美国上位的机会。

1910年以后,英国的物质生产力不仅无法维持全球霸权,在欧洲都无法彻底压制其它国家。

此时英国只剩下造船和航运等少数产业还拥有绝对优势,但这只能维持英国的海上优势。

英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都被德国超过,英国的汽车产量也不如德国,英国在陆地上不仅没有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

 

两次世界大战加快了英国霸权的衰落,并最终完成了新旧霸主权力的交接。

一战后美国获得了与英国相同规模的海军实力,但一战后成立的国联仍由欧洲国家主导,美国甚至都未加入国联。

二战后美国才真正成为全球霸主,美国不仅接收了英国在全球的海军基地,而且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七国集团等一系列行动和组织将欧洲国家牢牢掌握在手中。

如果没有发生战争,英国全球霸权的衰退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战争显著加快了英国霸权的衰退速度,美国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英国的先天条件如国土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禀赋等条件不如美国,工业潜力根本无法和美国相比。

当美国在工业技术上追赶上英国之后,美国的工业实力超过英国是必然的事。

英国的霸权被美国取代是必然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个过程。

霸权是昂贵的,是需要维持的,而英国早已失去了维持霸权的物质基础。

 

18:苏联解体

 

500

二战后美国接过了英国的衣钵成为新一任的全球霸主,虽然苏联一度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挑战,但是苏联从未动摇过美国的物质优势,美国也最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苏联解体后美国的霸权达到顶峰,1990~2010年更是美国霸权的黄金时期,美国的霸权地位无人可以挑战。

但中国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

 

 

三、美国的全球霸权为何会被中国终结?

 

 

2010年后,美国的霸权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了。

为什么会变得不稳定,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是美国开始失去绝对物质优势,甚至处于物质劣势的位置。

 

19:中美制造业增加值对比

 

500

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达到全球第一。

美国制造业的规模在整个20世纪都是全球第一,在美国当上霸主之后从未有挑战者在制造业规模上接近过美国。

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不仅超过了美国,而且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到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已经是美国的两倍有余。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仅超过了美国,而且相当于整个七国集团的总和,制造业整体实力已经能与发达国家集团旗鼓相当。

 

20:主要国家发电量对比

 

500

其实仅用一项指标就能看出中国的经济和制造业规模:发电量。

发电量是国家硬实力最有代表性的指标,现代制造业的运行主要靠电力驱动。

2023年中国的发电量是9.46万亿千瓦时,是排名第二美国发电量的两倍多,超过七国集团发电量的总和。

2023年发电量在10000亿千瓦时以上的国家仅有5个,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当今世界上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的发电量断崖式领先于其它国家,这与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是一致的。

 

21:中国造船市场份额

 

500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中国水泥产量也全球的一半以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中国化纤产量占全球的七成以上;

除此之外,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全球最大的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生产国。

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造基地,从服装纺织产品到轮船汽车再到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各类产品的产量都是全球第一。

 

“一国等于其它国家总和”这种现象现在是不是很熟悉?

历史上英国的煤炭工业、造船工业、纺织工业都曾经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美国的巅峰时期,煤炭、钢铁、汽车等工业品产量在全球的占比也都超过一半。

现在享有这种生产力优势的是中国,中国相比美国拥有绝对的物质优势。

物质优势是全球霸权的基础,当霸权国家失去物质优势时,霸权必定会衰弱。

 

22:中美先天条件对比

 

500

美国的霸权地位曾经遭到过日本、苏联、欧盟等多个对手的挑战但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如今会担心中国的挑战?

因为在美国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竞争对手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重大短板的国家。

1、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人口规模显著超过美国。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二者基本相当。

中国的人口规模是美国的4倍有余,国内市场规模更大。

2、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美国相当

2024年,中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分别是1.40亿吨、1.46亿吨和2.92亿吨;美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分别是0.54亿吨、0.07亿吨和3.85亿吨。

中国小麦和水稻的产量都大幅超过美国,但玉米产量低于美国。

3、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美国基本相当

中国的铁矿储量高于美国,铜矿储量略低于美国;

中国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储量都不如美国,但是与美国没有数量级的差距。

石油储量是美国的43.2%,天然气储量是美国的66.7%,煤炭储量是美国的57.5%。

 

美国以往的竞争对手,不论是欧洲的英法德、亚洲的日本,还是苏联,都存在明显的短板。

英法德日的领土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苏联国土的地理区位有严重缺陷,这些不足使得美国的霸权从未受到真正的威胁。

 

23AI技术竞争

 

500

美国曾经对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技术领先优势,但中国通过连续几十年的努力,在2010年前后基本完成了技术追赶,在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反超。

中国不仅在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石化、电力、船舶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在新兴产业如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AI等领域也达到全球领先。

芯片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后一块短板,但2018年美国的全面围剿都未能击垮中国的芯片产业,中国在物质实力上胜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中国的人口规模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的资源条件与美国相当,因此当中国在技术上完成追赶之后,中国的物质生产能力必然是美国的好几倍。

中国是全球唯一对美国拥有物质优势的国家,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未遭遇到的情形。

 

 

四、霸权通常是如何被终结的?

 

霸权衰落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衰落的过程都是相同的:

霸权国家首先失去技术领先优势,然后失去生产力优势,最终失去军事优势,直至霸权地位被终结。

 

要维持霸权需要有物质优势,在其它条件(国土、人口、资源)无法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时主要靠技术领先,但是一直维持技术领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技术是客观的,不受人类意志的影响,霸权国家无法决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进步速度。

技术进步速度会变慢,技术会扩散,会不断产生新的技术——这些都会削弱霸权国家原有的技术领先优势。

虽然霸权国家最初有技术领先优势,当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时,技术被其它国家追上就是必然的事。

 

技术领先优势是霸权国家维持生产力优势成本最低的方式,可惜由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这种优势无法一直保持。

当霸权国家失去技术领先优势时,接下来面临的竞争就是产能和成本竞争。

霸权国家由于其在全球体系中生态位的优势,拥有更多高投资回报的途径,因此成本是无法和追赶国家竞争的,接下来的命运就是在产业竞争中失败。

产业竞争的失败将导致越来越多产业的消亡,而产业的消亡则必然导致霸权国家失去生产力优势。

 

24:波音的衰落

 

500

英国曾经在蒸汽机、钢铁、纺织等领域的技术都领先于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但是当美国和德国等国与英国的技术差距缩小时,英国企业不得不与美国和德国的企业竞争成本。

由于拥有庞大的殖民地,英国资本的投资渠道众多,而且投资回报远远超过在本国投资工业的回报。

因此英国资本对本国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的投资意愿并不高,英国资本宁可跑去投资美国的铁路,也不愿意投资本国的钢铁工业。

这也是英国钢铁工业在20世纪初逐步被德国超过的原因。

 

美国的钢铁、化肥、化纤、火电、核电等产业为何会不断衰落,根源也在于当中国掌握了这些产业的技术时,美国资本觉得这些产业的投资回报太低了,不愿继续投资。

美国资本甚至连半导体、航空这样高利润的产业都觉得投资回报太低,对芯片制造、飞机这样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意愿都很低,一窝蜂的都只想投资互联网这样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

波音的衰退不是没有原因的,这种趋势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美国生产力的衰退。

 

25:中国航母

 

500

英国失去全球霸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英国的先天条件不足,在陆地上无法拉开与竞争者(法国德国)的差距,最终在陆战中被拖垮。

美国的先天条件比英国要优越得多,美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自然资源禀赋等条件都是极其优异的,二战后从来没有国家有能力挑战美国的物质优势,美国的霸权地位看起来似乎十分稳固。

 

中国是独特的,与德国日本苏联等美国曾经的挑战者相比,中国先天没有重大短板,中国的某些条件甚至优于美国。

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主要在技术上,当中美在技术的差距被逐步缩短时,中国的物质生产能力必定会极大超过美国。

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美国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失去技术领先优势,越来越多的产业在竞争中失败,最终美国失去霸权的物质基础。

 

美国目前还剩下军事优势,但是在失去技术优势和生产力优势的条件下是难以长久维持的。

美国拥有11艘航母,七十多艘驱逐舰;中国只有3艘航母,三十多艘驱逐舰。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与美国还有差距,但是考虑到中国的造船能力,抹平这些差距并不困难。

当美国的军事实力都不再有优势时,美国的霸权必定会被终结。

 

 

备注:文中历史数据主要来自《帕尔格雷夫历史统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