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东莞的客家人,从洗碗工起步,一手创出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

500

在伦敦、曼切斯特、伯明翰等英国最主要城市,会见到一组绿瓦飞檐、凸显中华文化的建筑,书写着“荣业行”中英文大字,而荣业行这家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背后,有一段广东东莞客家人从洗碗工变为英国华人首富的创富传奇故事。

“荣业行”的灵魂人物叶焕荣,66年前从香港去英国时,身上仅有10英镑,刚20岁出头的他最初在华人开办的中餐馆做洗碗工,凭着客家人四海为家、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办成了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而且是首位跻身英国千人富豪榜的华人。

500

500

10英镑闯荡英伦,从洗碗工到英国华人首富

500

荣业行集团主席、创始人叶焕荣

在英国华人圈,荣业行集团主席、创始人叶焕荣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创富人物。叶焕荣,是首位跻身英国千人富豪榜的华人,他一手创办的荣业行,是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可说是华人超市的“王中王”,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中国及亚洲食品经销商。

在英国各大主要城市,如伦敦、曼切斯特、伯明翰等,均可见到“荣业行”深具中华文化色彩的建筑,以及“荣业行”在商贸方面的投资布局。

叶焕荣也是在英国的知名侨领之一,身为荣业行及叶氏兄弟企业主席的他,也是英国惠东宝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多年来,他积极参与侨社团活动,积极促进中英经济文化上的交流。2010年,叶焕荣获得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还他创办“叶焕荣兄弟助学金”,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事业有成的叶焕荣,经常活跃于英国社会名流的聚会。谈及事业上的成功,叶焕荣曾表示:“我做生意,都是做自己熟悉的行当。”当年,20岁出头的叶焕荣,初踏入英国的土地时,身上仅剩下10英镑,他到华人餐馆做洗碗工,有了一定积蓄后,白手起家,开了中餐馆,后来又开了中式杂货店,此后将一手创立的“荣业行”发展为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并成为英国“华人超市大王”。

500

年轻时的叶焕荣

叶焕荣,出生于1937年12月,祖籍广东东莞塘厦镇,是客家人。今年3月,叶焕荣的侄儿叶锦雄曾返回家乡塘厦镇,并将叔公叶焕荣获颁英国女王OBE奖的照片、以及报道报纸等珍贵资料,捐赠给塘厦镇的“侨胞之家”。

客家人,向来以吃苦耐劳著称,闯荡天涯、四海为家。叶焕荣的祖父那一代,就远渡重洋到加勒比谋生,到了1940年代,叶焕荣的父亲荣归故里,在家乡置下田产,还兴建宅第。后来,由于连年战乱等原因,叶氏家道中落、财产尽失,叶焕荣举家不得不移居香港,另谋生路。

在香港完成高中学业的叶焕荣,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于1959年只身到英国闯荡。经过一个多月海上颠簸后,20岁出头的叶焕荣来到英国赫尔城(Hull City)时,身上仅剩下10英镑。

最初,叶焕荣是在一家中餐馆做洗碗工,由于他年轻又懂英文,后来成了餐厅的领班。叶焕荣日后回忆,当时英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华人都从事餐饮业,但他刚到英国就知道,他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名洗碗工。两年后,他与餐馆的厨师合伙一起创业,一个人出资500英镑,四个人两千磅买下一间关了门的中餐馆,在Clacton-on-Sea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家中餐馆,当时,其他合伙人负责厨房,叶焕荣站台做大堂经理。

此后,叶焕荣他们很快开设另外三间餐馆,还有一间外卖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500

叶焕荣在荣业行自家超市

1970年,叶焕荣与弟弟叶吉荣在伯明翰市中心,开始了他们“荣业行”第一家专营中国食品、杂货的商店,此外,他的另一个弟弟叶利斯也加入生意队伍,在曼切斯特开设分店,如今,叶焕荣兄弟的荣业行,分店遍及伦敦等英国主要城市,其产品不仅来自中国,还有许多从亚洲直接进口的食品、以及其他商品。

被问到为什么不是在伦敦开首店,而是在伯明翰?叶焕荣曾解释,伦敦是英国经济大城市,就像是一座大森林,大森林里的小植物难以引人注目。他说:“生意讲品牌经营,伦敦太大,即使开店十年,人家距离你几条街都不一定知道你在这。我在伯明翰开店三个月,人人都知道我在这。”

荣业行的第一间店,最初主要销售来自中国的烹调佐料,比如酱油、辣椒酱、蚝油等,多是从香港进口的。此后,包括食品、杂货在内品类愈来愈多了。另外,荣业行还有一块重要财富版图,就是房地产物业的投资。顺带提及,荣业行让人记住的不光是中华文化色彩的牌楼建筑,在“荣业行”醒目中文招牌底下,无一例外会有一行字“All the Chinese you need to konw”——这里有你要想买的中国的一切。

叶焕荣与他的兄弟成功了,他不仅成为首位跻身英国千人富豪之列的华人,还于2008年获得伯明翰城市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有阿斯顿大学荣誉博士。2010年,因为对东方食品工业的突出贡献,叶焕荣获英国女王颁发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其后又在“世界食物奖”中获得“终身成就奖”。

500

我的孩子,只能和华人结婚!

500

叶焕荣(左2)

从昔日的洗碗工,到中餐馆老板,再到发展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成为英国华人首富,叶焕荣的创富历程相当励志且传奇。

如今的他,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他已退入二线,由儿孙及侄儿们来打理家族生意及产业。即便如此,他经常会到荣业行门店走走,无论有多晚,都要到荣业行“看一眼”才回家睡觉。平常,他还订阅多份中英文报纸,随时掌握国际增进动向,以指导企业作出及时反应。

对于自己的成功之道,叶焕荣总结为八个字——“勤思、勤劳、公正、无私”,并写下来挂在办公室墙上。

值得一提的是,叶焕荣还给儿孙们定下一条“家规”:我的孩子,只能和华人结婚!他要求,他的孙辈们必须是纯粹的华人血统。他说:“我不在意你们与任何国籍的人谈情说爱,但是,我的孙子辈一定要和我长得一样,黄皮肤,黑眼睛。”

他曾与在英国的留学生开玩笑,鼓励华人学生之间谈恋爱,还玩笑地说:“你们不要被‘蓝眼睛’拐走了!”

500

叶焕荣

叶焕荣曾说,当年自己来到英国,没有后台、没有本钱,身上也无一技之长,靠打工、小买卖起家,唯一的信念就是脱离贫穷。他说:“我的家族虽然没有留给我什么财产,但是遗传给了我做生意的细胞和头脑。”

有年轻人向他请教创业,他会问“为什么创业?”他说:“如果回答‘我讨厌贫穷’,这是一个好答案;但如果是‘我想成为有钱人’,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

叶焕荣教导儿孙及员工,要“勤思、勤劳”,他说: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都说要勤劳,不要投机取巧,但我觉得很多事情,策略方法不同,效果就不同,而且有规律可循。有机可取,我们要多思考。

在生意场上,叶焕荣奉行海外成功华商“不熟不做”理念。他说:“我做生意都是做我自己熟悉的行当,不熟悉的我不做,我自己控制不了的我也不做。”数十年来,叶焕荣都要以经营贸易及地产投资为主,在他看来,商贸与地产密不可分,一个是“骨骼”,另一个是“血肉”。

500

叶焕荣与家人在一起

荣业行与英国叶氏兄弟企业,毫无疑义是“家族企业”,叶焕荣表示,虽然荣业行是依靠“兄弟连”家族力量创建与发展起来的,但也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机制。

他说,一个企业无论大小,管理非常重要,一定要专业化。他有一套做法,就是老板一定要与员工们“同甘共苦”,关心企业的一点一滴。他说,若老板松松垮垮,如何要求员工认真紧张起来?

在荣业行,叶焕荣在管理上事无巨细,他每天会到门店走走,才回去睡觉,且已是日复一日的不变规律。他觉得,这像父亲一样,每天晚上会与宝宝亲吻一下,道一声“晚安!”

值得一提的是,叶焕荣特别注重市场定位的选择,他曾将市场比喻为剥洋葱,做生意到晓得自己在哪一层。他说:“我们荣业行不卖最贵的,但一定不卖最差的,我们做中间的,有自己的定位。”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