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李白《陈情赠友人》新解(新韵+拗救)

七律 李白《陈情赠友人新解(新韵+拗救)

世界李白研究总会国际有限公司 魏裕昌

(2025年3月9日)

 

古公亶父尊太王,泰伯采药岣嵝藏。

略眼鸿达德感颂,展图高远赞无双。

微知清浊谓之圣,道晓深浅论者刚。

赠剑徐君赢章禹,陈情友人诚信方。

 

1 说明

1.1 律绝16表(七律-平起平收-首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仄(不),⊙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不),⊙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仄(不),⊙平⊙仄仄平平(韵)。

1.2 平仄韵对拗

古公亶父尊太王,⊙平⊙仄平仄平,韵十唐。尊平应仄,太仄应平,五拗六救。季札世系:1姬轩辕→2姬玄嚣 (少昊)→3姬蟜极→4姬夋qūn(帝喾kù)→5姬弃(后稷)→6姬不窋kū→7姬鞠→8姬刘 (公刘)→9姬庆节→10姬皇仆→11姬差弗→12姬隃 yú(毁隃)→13姬非(公非)→14姬高圉→15姬亚圉→16姬类 (公叔祖类)→17姬亶 【古公亶父,周太王。3子:太伯(泰伯);虞仲(仲雍);季历(历,公季,王季)】→18吴太伯(泰伯)→19吴叔达→20吴周章→21吴熊遂→22吴科相→23吴疆鸠夷→24吴余桥夷吾→25吴柯庐→26吴周yáo→27吴屈羽→28吴夷吾→29吴禽处→30吴转→31吴颇高→32吴句卑→33吴去齐→34吴兴王→35吴寿梦【(前585-前561),4子:诸樊;余祭;余昧;吴季札】→36吴季札(前585-前493)→

泰伯采药岣嵝藏。⊙仄仄仄⊙仄平。韵十唐。采仄应平,药仄应平,三拗四救。岣gǒu嵝lǒu,衡山别称。

鸿达德感颂,⊙仄⊙平平仄仄,略眼,战略眼光。鸿达,鸿宇通达。感者有也。

展图高远赞无双。⊙平⊙仄仄平平。韵十唐。展图,大展宏图。高远,志存高远

微知清浊谓之圣,⊙平⊙平⊙平仄,浊平应仄,上拗下救。圣者大贤也。

道晓深浅论者刚。⊙仄平仄⊙仄平。韵十唐。浅仄应平,下救上拗。

赠剑徐君赢章禹,⊙仄⊙平平平仄,章平应仄,上拗下救。

陈情友人诚方。⊙平⊙平平仄平。韵十唐。人平应仄,白平应仄,四拗五救。信仄应平,下救上拗。

   

2 正文

摘  要:按古韵,该诗为四韵两叶韵。四韵:下平十二侵、下平七阳、上平十一真、上声六语。两叶韵:去声二十三漾、上声七。叶韵者,又谐韵、协韵、叶音,本音不韵,改另音,称之。主要描写春秋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出使中原八国61年赠剑徐君嬴章禹的感人故事。彭诗漏“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沉忧心若醉”,王注补,但未载时间地点和人物。瞿注入京前作于安陆。安释人物不知,时间地点遵瞿注。詹评按安释。郁评无考。詹译不可考,按四韵修改10处。百度作于吴越、潇湘等归来,开元28年(740)夏秋。郭本开元28年(740)春南阳返东鲁,非百度吴越潇湘。武本“四件文物”等纠错“任城说”。本文倾向安释时间不地点,开元25年(737)作于瑕丘非安陆,人物亦友人徐国末代君主嬴章禹(?-前512),字文肃,号亘子。阖闾3年(前512),吴王阖闾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徐君披发文面,缚己携妻,跪求阖闾,其子夫差不准,逃楚而亡。

关键词:时间737年、地点瑕丘、人物嬴章禹

 

2.1 李白五古《陈情赠友人》(古韵四韵两叶韵)

[清]彭定求(1645-1719,75岁)等编《全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10,简称彭诗)P.963,《陈情赠友人》漏“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沉忧心若醉”三句,[清]王琦(1696-1774,79岁)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2011.3,简称王注)P.536补齐。按古韵,该诗为四韵两叶韵。四韵:下平十二侵、下平七阳、上平十一真、上声六语。两叶韵:去声二十三漾、上声七麌。叶韵者,又谐韵、协韵、叶音,本音不韵,改另音,称之。

其一,延陵有宝剑,平平仄仄仄,【季札(前576-前484),春秋吴王寿梦(前620-前561)第4子。延陵为季札封邑】。价重千黄金。仄仄平平平。【韵下平十二侵】。观风历上国,平平仄仄仄,【指八国。其中,包括鲁国。瑕丘,商为负瑕属徐州,春秋鲁之邑,战国改瑕丘属齐】。暗许故人深。仄仄仄平平。【韵下平十二侵】。归来挂坟松,平平仄平平。万古知其心。仄仄平平平。【韵下平十二侵】。懦夫感达节,仄平仄仄仄,【达节,通达事理】。壮士激青衿jīn。仄仄仄平平。【韵下平十二侵。青衿,学子、诸生、未仕之文士,泛指读书人】。

其二,鲍生荐夷吾,仄平仄平平,【鲍生,鲍叔牙。管仲,字夷吾】,一举置齐相。仄仄仄平仄。【韵下平七阳】。斯人无良朋,平平平平平。岂有青云。仄仄平平仄。【韵下平七阳】。临财不苟取,平平仄仄仄。推分固辞让。平平仄平仄。【韵去声二十三漾,叶韵】。后世称其贤,仄仄平平平。英风邈难。平平仄平仄。【韵去声二十三漾,叶韵。miǎo,遥远。尚,超过】。论交但若此,仄平仄仄仄。友道孰云丧。仄仄仄平平。【韵下平七阳】。

其三,多君骋逸藻,平平仄仄仄。【逸藻,超逸之文藻】。掩映当时人。仄仄平平平。【掩映,文采光耀。韵上平十一真】。舒文振颓波,平平仄平平。【舒文,舒其文。波,事物衰落】。秉德冠彝伦,仄仄仄平平。【秉德,执德、持德。彝伦,常辈。韵上平十一真】。卜居乃此地,仄平仄仄仄。共井为比邻。仄仄平仄平。【韵上平十一真】。清琴弄云月,平平仄平仄。美酒娱冬春。仄仄平平平。【韵上平十一真】。薄德中见捐,仄仄平仄平。【薄德,谦卑】。忽之如遗尘。仄平平平平。【韵上平十一真】。英豪未豹变,平平仄仄仄,【豹变,身份、地位变化】。自古多艰辛。仄仄平平平。【韵上平十一真】。他人纵以疏,平平仄仄平。君意宜独亲。平仄平仄平。【韵上平十一真】。

其四,奈向成离居,仄仄平平平。相去复几许。平仄仄仄仄。【韵上声六语】。飘风吹云,平平平平平,【飘风,无常之风。云霓ní,恶气】蔽目不得语。仄仄仄仄仄。【韵上声六语】。投珠冀相报,平平仄平仄,【投珠,投珠报玉】。按剑恐相距。仄仄仄平仄。【按剑,赠剑。韵上声六语】。所思采芳兰,仄平仄平平。欲赠隔荆渚。仄仄仄平仄。【渚zhǔ,指出使期任务。韵上声六语】。沉忧心若醉,平平平仄仄。积恨泪如雨。仄仄仄平仄。【韵上声七麌yǔ,叶韵】。愿假东壁辉,仄仄平仄平,【假,假借。辉,烛光】。馀光照贫女。平平仄平仄。【韵上声六语。贫女,用典。不忘徐君嬴章禹之友情,以求借其余光,照亮赠剑未遂愧疚之心】。

 

2.2 译文

【詹福瑞(1953-)-刘崇德(1942-2024,83岁)-葛景春(1944-)等《李白诗集全注全译》(凤凰出版社,2024.4,简称詹译)P.427。四韵两叶韵。修改10处】。

其一,延陵季子有把珍贵的宝剑,价值高达千两黄金。他出使(中原ⅰ)要身佩宝剑到(八国ⅱ)去,心中把剑暗许给友人徐君(嬴章禹ⅲ)。归来之时他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头之树,万古以来都知晓他崇友爱友之心。懦弱之夫会因为如此达节而感动,壮心之士会因为如此友谊而激奋。

其二,鲍叔牙推存管仲给齐桓公,一举之间便成齐国之相。此人若不是有好朋友,哪里敢产生青云直上的念头?面对财物绝不随便求取,推托辞让自己那份给更需要的人。后代之人非常称赏鲍生的贤明,英名高风已远真是难以再见。与人相交只要如此,交友之道谁说已经沦丧?

其三,友人你驰骋美文美词,才华遮掩当时众人。文章舒展力振文风颓波,秉持道德居于常辈之上。占卜择居就确定住在此地,与你共井比邻相傍而居。对云望月弹弄清琴,美酒佳酿欢娱冬春。德性浅薄中道(与世无争ⅳ),轻蔑忽视如同遗弃尘土。英豪之人难逢时运地位未变,自古以来多有艰辛。纵然他人对我且疏又远,唯有你(徐君ⅴ)对我愈发亲近。

其四,为了什么如今离居相分?此一相别又要经历多少时日?无常之风吹拂(恶气ⅵ),掩蔽眼目不可得语。投人明珠期望有(美玉ⅶ)报答,人不理解(赠剑ⅷ)而恐推而拒之。心有所思采集一把芳兰,欲有所赠还远隔着(好几国未完成ⅸ)。沉郁烦闷中心如醉,恨积于胸我泪下如雨。愿借东壁邻居那一点点蜡炬光辉,让那余光照我(赠剑未遂愧疚之心ⅹ)。

 

2.3 写作时间地点和人物

2.3.1 王注P.536,(一) [西汉]刘向(前77-前6,72岁)《新序》: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幕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挂坟墓。”鲍照诗:我方历上国。

2.3.2 瞿蜕园(1894-1973,80岁)-朱金城  (1921-2011,91岁)《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10第2版,简称瞿注)P.943,[评笺]按:此诗似入京以前,在安陆时作,故云:“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此后似无卜居之事,且不得云“英豪未豹变”也。此友人必交道不终者。

2.3.3 安旗(1925-2019,95岁)《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4,简称安释)P.316,[集说]瞿、朱(瞿注)云:此诗似入京以前,在安陆时作,故云:“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此后似无卜居之事,且不得云“英豪未豹变”也。此友人必交道不终者。

2.3.4 詹锳(1916-1998,83岁)《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2,简称詹评)P.1814,[题解] 此友人及写作年代皆不可考。[校注](瞿注)云:此诗似入京以前,在安陆时作,故云:“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此后似无卜居之事,且不得云“英豪未豹变”也。本诗云:“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盖以为“荆渚”当指云梦泽,而安陆近云梦泽,故以为在安陆时作。安注所附《简谱》以为开元25年以为李白“闲居安陆”,因系此诗于开元25年(737)。此诗重点是“陈情”。细玩诗意,似结识一名流,此人既能“舒文振颓波”,又“秉德冠彝伦”。诗人卜居该地,与之共井为邻,得其“余光”照顾,因能“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后此友听信他人谗言而与白疏远,诗人特为“陈情”:赞古人季札、管鲍交友之道,冀重归旧好,再受照顾。

2.3.5 郁贤皓(1933-)《李白全集注评》(凤凰出版社,2018.5,简称郁评)P.750,[题解]此诗作年与所赠友人无考。

2.3.6 詹译P.427,[题解] 诗所赠的友人,姓名均不可考。诗人向友人陈情,诉说自己被佞人所害,又借典故述说交友之道。

2.3.7 《百度百科》(简称百度)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6%83%85%E8%B5%A0%E5%8F%8B%E4%BA%BA/2863226?fromModule=discussion-issue-list_lemma-list《李白集校注》(瞿注):“此诗似入京以前,在安陆时作。”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释)从前之《校注》(瞿注)说,其在《简谱》中认为李白开元25年(737)“闲居安陆”,因系此诗于该年。以上两说无据,均误。按李白生平事迹和行踪,其于开元24年(736)冬自安陆移家兖州(瑕丘),翌年暮春自离新家,游历3年。于开元28年(740)春归家兖州(瑕丘)。此诗云“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故知此诗当作于李白移家兖州(瑕丘)与其开元26年(738)谒见唐玄宗,继游吴越、潇湘等地归来之后的开元28年(740)夏秋。

 

2.4 新解

2.4.1 兖州地理:九州概念已有50万年历史,故而兖州有50万年历史。前7710兖州为诸侯国,首任诸侯国君雷祖。夏为九州之一,大禹兖州治水13年(前2142-前2130)。商为负瑕,属徐州。春秋为邑,属鲁国。战国负瑕改瑕丘,属齐国。唐武德5年(622),置兖州(州治),治瑕丘,领7县:瑕丘、任城、平陆(汶上梁山之间)、龚丘(宁阳)、曲阜、邹、泗水。贞观14年(640),置兖州都督府,治瑕丘,辖兖、海、沂3州。天宝元年(742),兖州改鲁郡,治瑕丘。乾元元年(758),复兖州,领8县:瑕丘、任城、曲阜、邹、泗水、金乡、方与(鱼台)、莱芜。兖州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4州。古兖州、今兖州,地理变化较大。

2.4.2 “延陵有宝剑”,延陵者常州。“观风历上国”,上国者八国。其中,包括鲁国。延陵南方,上国北方,观风八国。郭沫若(1892-1978,87岁)《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11,简称郭本)P.261:李白开元24年(736)五月,入籍瑕丘(误任城)。安释目录P.16:写作时间开元25年(737)作于瑕丘(误安陆)。支持郭本入籍时间、安释写作时间。武秀(1950-)《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2017.12第2版,简称武本),武秀《谈兖州今年出土的四件文物及其李白在兖州研究的实证》(P.132)、王伯奇《李白来山东,家居在兖州(瑕丘)》(P.27)、樊英民《兖州出土北齐沙丘城造像残碑考释》(P.147)等论文,已对“任城说”纠错。一是范碑“父客”等为错误,二是“沙丘碑”在兖州博物馆。此为铁证,否定了李白“任城23年说”和李白“泗水20年说”。从时间和空间关系看,安释等“安陆说”不成立。

2.4.3 赋者直铺平叙,比者彼物喻此物,兴者触景生情,因为瑕丘春秋时属鲁国,李白采用《诗经》赋比兴之表现手法,一开始就讲馀祭4年(前544)季札(前576-前484)出访八国的故事。“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2.4.4 “暗许故人深”。故人指徐君。徐君者徐国君主。徐国1559年(前2070-前512)历史,都城江苏泗洪县,故而“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2.4.5 吴王寿梦(前620-前561)4子:诸樊、余祭、余眛、季札。寿梦薨,吴国人拥立季札继承君位,季札“弃其室而耕”,其长兄诸樊继位。

2.4.6 季札,寿梦10年(前576),生于姑苏(江苏苏州)。馀祭元年(前547)封延陵(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又封州来(安徽凤台),称“延州来季子”。

2.4.7 馀祭4年(前544),季札出使徐、鲁、齐、卫、晋、周、郑、陈等中原八国,至徐国,徐君喜季札宝剑,想要而不敢明言。季札出使八国返回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故,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地之树上,以了心愿。

2.4.8 馀祭4年(前544),季札出使鲁国,赏音乐诗歌,思列国盛衰。出使齐国劝相晏平仲献出封邑,以免日后有累。出使卫国说:卫国君子很多,因此国家无患。出使晋国说:晋国政权要归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这三家了!出使郑国(河南新郑)目睹君臣奢侈,对子产说:国难临头,需子出而掌政事。夫差11年(前485年)冬,楚国子期公子结)进攻陈国,季札对子期说:两国之君不致力于德行,而用武力争夺诸侯,百姓有什么罪过?如果撤军,会得到致力于德行而安定百姓之好名声,于是楚军撤兵。回到吴国说:只要对先君祭祀,就不至于没有国君。到了封地延陵,终生不入都城。

2.4.9 徐君嬴章禹(?-前512),字文肃,号亘子。春秋徐国末代君主。阖闾3年(前512),吴王阖hé闾lǘ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君披发文面,缚己携妻,跪求阖闾,其子夫差不准,逃楚而亡。

 

2.5 结论

2.5.1 瑕丘,春秋为邑,属鲁国。上国指八国,其中,包括鲁国。《陈情赠友人》,陈者陈述。友人指徐君,亦徐国君主。按纪年推断:徐君应嬴章禹(?-前512)。阖闾3年(前512),阖闾放泗水淹徐,逃楚而亡。季札出使中原八国61年(前544-前485)。馀祭4年(前544),季札经徐返吴时,徐君已亡,故而把剑挂在徐君墓地树上,以了心愿。夫差12年(前484)季札卒,享年93岁(前576-前484),葬于江苏江阴市申港镇西南隅申港中学内,墓高4米,面积2694平方米。

2.5.2 按郭本P.261,“开元24年(736)五月,李白春游太原,移家东鲁,寓居瑕丘(误任城)。开元26年(738),居鲁中(瑕丘),游洛阳。开元28年(740),李白春游南阳,旋返东鲁”。安释目录P.16:“写作时间开元25年(737)作于瑕丘(误安陆)”。

2.5.3 该诗写作时间、地点倾向于开元25年(737)作于瑕丘。人物即友人徐君嬴章禹。

 

作者简介

魏裕昌(1954.7.28-  ),笔名松雪比邻,教授级高工,建设工程总承包A级项目经理,国际注册高级项目管理师,省级综合评标专家,省级政府招标采购评标专家,省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专家,中国煤炭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为全球魏世家第十四发展总会国际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世界李白研究总会国际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常规工程设计(山东)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国家级出版社、国际刊物、网络等出版发表过科技-文史-诗词类文章1000余章篇。首先提出司马迁《史记》毕姓魏世家、魏姓魏世家两个不同概念,确立了毕侯万、魏侯万的历史地位,纠正了《辞海》(第七版)等相关辞条和历史年表错误。首先发现和证明了司马迁《史记》年十七应年卅七属印刷错误。首先提出李白不是生于长安-大足元年而是久视元年。首先提出和证明李白碎叶城4年、江油19年、居无定所3年、安陆9年、瑕丘28年。首先提出广义李白故里概念,并证明了鹿邑、秦安、碎叶、江油、安陆、瑕丘、当涂、宣城分别为李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故里的成立。首先提出李白四碑四序两传错误38余处其中范碑或正碑9余处。支持并高度点赞兖州李白学者武秀-王伯奇等纠错王琦-詹锳-安旗等任城说错误。首先提出兖州雷禹剑诗四祖概念。首先提出李阳冰不是李白族叔应族高祖,并理清李白世系和李阳冰世系。证明11维空间的存在。规范了大小拗救规则。《七律 李白四碑四序两传一表错误38处》《七绝 飞行起降十一维空间存在》《七律 兖州李白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等3件获《世界李白》(年刊)特等奖。《七律 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疑似兖州石马村甑山》《七律 兖州北齐沙丘城碑》《七律 李白故里》《七律 李白故里八宣城》《七律 李白传记》《五律 李白世系》《七古 兖州青莲阁》《五古 兖州雷禹剑诗四祖》《七古 全唐诗李白25卷》《七绝 李白-川字诗》《七律 《史记-魏世家》译文错误32处余》《七律 《四库全书》韵书61部537卷》《七律 近体诗16表》《七律 李白唐兖州田产在泗水龟山北》《五律 李白杜甫3次谋面互赠诗17篇》等15件获《世界李白》(年刊)一等奖。《七古 兖州兴隆塔•回文诗》《七古 10个魏国》等两件获《世界李白》(年刊)二等奖。

500

图1 季札出使中原八国路线图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