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的小短文:我对社会的看法
{社会}
西方宗教之于社会,
恰如儒家之于家国,
恰如佛家之于世界,
恰如道家之于天地。
西学东渐已有几代人了,然而有多少人,理解了“社会”之根本。
{社会关系}
所谓社会,就是以钱为核心,以社会人(包括社会组织和自然人)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称谓。
{依属二义}
所谓社会关系,
不离“依”、“属”二义。
依者,有依靠、依赖等意;
属者,有归属、属于等意。
既然社会关系不离依属二义,那么所谓的社会关系就是“依属关系”。
比如:
张三是以销售为导向的甲公司的销售员工,
那么:
张三,属于甲公司,
甲公司,依赖张三达到销售目的。
更有:张三依赖甲公司得到工资
…
比如:
李四是以生产为导向的乙工厂。
那么:
李四,属于乙工厂。
乙工厂,依赖李四完成生产任务。
更有,李四依赖乙工厂得到工资…
依属关系,依据着“依”“属”二义,大抵所此,不仅仅是存在于自然人与社会组织(公司,工厂)之间,也存在于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
如果真能理解社会关系就是依属关系的话,那么西方世界设计出来的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把握住他也不是难事。
{逻辑关系}
依我对西方、对社会的理解,
所谓的社会关系,就是依属关系。
而所谓的逻辑关系则是一种特殊的依属关系。
中文里的关系,就是很纯粹的关系;而西方,从逻辑关系,到依属关系,再到仅仅只是关系的关系,西方却搞得很复杂
{语言逻辑}
从西学东渐开始的白话文运动开始。我们用的白话文的语言逻辑,就是西方的语言逻辑。这是无法否定的。
{语言逻辑反证依属关系}
就像
儒家经典里的“之夫者也”、
佛家经典里的“无非亦即”一样,
白话文的文章里面,是少不了“的”、“是”二字。
白话文里的“的是”二字,把西方语言逻辑的“依属关系”赤裸裸的展现在中文面前。
比如,下面这句话:
这个蓝色的书包是小明的。
1.书包属于小明
2.蓝色是书包的颜色,属于书包的属相,
3.依赖蓝色这个颜色,确认这个书包是属于小明
…
不知有没明白,所谓语法,所谓英文里的介词,都是围绕这西方语言里的“依属”关系服务的…
{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能够理解西方语言的逻辑,就是一套复杂的“依属”关系的表达…
所以,如果在语言上能够熟练运用这种“依属”关系,你想写一首古典的十四行诗,恭喜你,你可能写得比西方人写得更好…
最后,用《圣经》里面的一句名言做为结束:
尘归尘,土归土,
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
尘埃的归属于尘埃,泥土的归属于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