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改增一条笔顺规则,谈谈现代汉字笔画顺序的逻辑性

 

谈谈现代汉字笔画顺序的逻辑性

——拼形文字(第12篇)

          夏国民

现行汉字笔画顺序虽然有规范可依,其中33种不同形式的笔画分为横、竖、撇、点、折5大类,依次可以用1、2、3、4、5表示,但有些单个汉字的笔画顺序缺乏逻辑性。例如,竖心旁“忄”的规范笔画顺序是“丶丶丨”,女字旁是“折撇横”(这里的一笔只用“横竖撇点折”五笔中的一个字代替,下同),万字是“横折撇”,力字是“折撇”。制定这些笔画顺序的依据主要是传统楷书书法习惯,其中少数字的笔顺原则性比较差,致使具体操作上缺乏统一的简单适用方法,学习者对一些字需要单独硬性记忆,拆分和书写汉字缺少逻辑支撑,以致汉字编码应用的根基不稳。

楷书有汉字书写楷模一说,书写过程中要求遵守一些必要的套路,不仅要求好看,而且要耐看,自然有些书写规矩,规矩中就有笔画顺序。

一般的笔画顺序有,①先横后竖,②先撇后捺,③先上后下,④先左后右,⑤先中间后两边。这些传统简单明了的规矩,适用于大部分通用规范汉字,但不能完全适用所有现代汉字,比如本文标题中的“试辑性”3个字,再比如此文前面的“国然旁女代万力书求好就”这11个字,就解释不清楚。

如果笔画顺序再加上一条“⑥先骨架后补差”,上列“试国然代书求就”这7个字就都有了规矩,具体来说,这7个字里所有构架上单独的“丶”笔就都有了“补缺”的道理。不仅如此,“辑”字里“车字旁”的第四笔“提”,与“车”字的第三笔“横”顺序不一样,“提”依据⑥也就有了“末尾找补”的道理。

“性”字左边的笔画顺序不符合上述6条规矩中的任何一条,问题就出在竖心旁(忄)。如果竖心旁按“④先左后右”写,应该是“丶丨丶”,跟“心”的笔画顺序同理。如果按“⑤先中间后两边”写,由于两点基本对称,应该是“丨丶丶”,也有道理(行书的规矩就是先写竖,再连写两点)。按目前规范笔顺“丶丶丨”,无从解释。倘若说是按“③先上后下”而为,显然,则未免太牵强。因此,竖心旁(忄)的笔画顺序有必要改革。

“旁”字下部的“方”以及“万”字的笔顺是同一类问题。下部的两笔本来可按“④先左后右”写成先撇后折,而按传统楷书书法习惯写成先折后撇而成了“先右后左”,与“④先左后右”相悖,显然不符合逻辑,应该纠正。

如果将“力”当成“以两折为骨架”,“以撇为补差”,笔画顺序就可以按“⑥先骨架后补差”理顺为先折后撇。尽管“以两折为骨架”有一点牵强,但毕竟能勉强解释“力”字的笔画顺序。

从宋体字的形态上观察,单字“女”与“好”中的“女字旁”一模一样,如果按“③先上后下”,横笔应该在前。但在楷体中,“女字旁”的上笔是“提”,实际上是“以折、撇为骨架”,“提笔”在最后被视为“补笔”。

      500 ​  

上图是“两两对比”的几个楷体和宋体字,清晰显示:楷体在向宋体的演变过程中,“女字旁”没有象“车字旁”一样保留着“提笔”,而是变成了“横笔”,但笔画顺序并没有升格到第一笔的地位。

因此,现在用“⑥先骨架后补差”,收编“女字旁”可以说是合理的。这里需要明确说明,“女”字的笔画顺序是随“女字旁”这个大流,很可能从来都是如此。

通过以上对“试辑性国然旁女代万力书求好就”这14字的具体分析,先后已经说明了:由以往大众熟悉的5条笔画顺序,再加上“⑥先骨架后补差”这1条,就能够解决以往规则“不能完全适用所有汉字”的笔画顺序理由问题。

笔画顺序本来就应该遵从形式逻辑,不应该让传统书法习惯继续降低其逻辑性。如果将“①先横后竖,②先撇后捺,③先上后下,④先左后右,⑤先中间后两边,⑥先骨架后补差。”这6条笔画顺序规矩推而广之,作为规则应用于《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个汉字,除了上述含竖心旁(忄)和“万”的几类字,以及另外含“肃、敖”等几类字的笔画顺序有需要改变外,其它的都能够执行得了。

下面罗列十几个典型的字例加以印证。

为:③先上后下。

长:③先上后下。

旭:④先左后右。

区:③先上后下,②先撇后捺,③先上后下。

发:③先上后下,⑥先骨架后补差。

瓦:③先上后下,⑥先骨架后补差。

鬯:②先撇后捺,⑥先骨架后补差,③先上后下。

臧:⑥先骨架后补差。

叉:⑥先骨架后补差。

贯:⑥先骨架后补差,③先上后下。

母:⑥先骨架后补差,③先上后下。

丑:⑥先骨架后补差,③先上后下。

办:⑥先骨架后补差。

丸:⑥先骨架后补差。

刃:⑥先骨架后补差。

北:总体④先左后右。细分为⑥先骨架后补差,③先上后下。

非:总体④先左后右。细分为⑥先骨架后补差,左右都如此。

竖心旁(忄)应该按“④先左后右”对待,“肃”需要向“⑤先中间后两边”集中,“敖”的左下方和“方”的下方务必一样。

根据统计,如果按照上述的“六先六后”规则理顺笔画顺序,一级3500个常用汉字里,有91个字需要改变笔画顺序,占比2.6%。《通用规范汉字表》中8105个汉字,一共有182个字需要改变笔画顺序,占比大约2.2%。其中有82个竖心旁(忄)字,7个肃类字。

综上所述,通用规范汉字笔画顺序的逻辑性问题可以解决。也就是说,现代汉字笔画顺序的逻辑性问题能够解决。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项笔顺改革建议,在汉字笔画顺序传统5大规则基础上,再改增一条“先骨架后补差”规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