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对美新的“扭抱缠打”战略呼之欲出
(图片摄于贵州黄果树瀑布)
1)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世界发动非法的贸易战,中国首当其冲。特朗普的做法再次印证了我此前的一个判断——美国将会把中国对美国所有的依赖全部“武器化”,用于伤害和讹诈中国。
2)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中美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长期以来,两国产业链、供应链高度融合。中美经济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并不存在“美国无偿帮助中国”、“中国占美国便宜”的问题。过去40多年来,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和回报,中国也日益成为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还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支持了美国财政和金融的稳定。中国长期以来还是美国大量物美价廉消费品可靠、稳定的来源地。
3)正因如此,在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之前,中美关系虽然也时有波折、时有摩擦,但两国间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一度成为了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特朗普及一些美国政客认为,“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吃了亏,中国占了便宜”,他们实际上是在为过去二三十年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和恶果寻找“替罪羊”,也是在为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寻找借口,这在本质上来说就是,“美国自己生病,却强迫中国吃药”。
4)从特朗普开始,美国一些人一再扬言要与中国脱钩,究其原因,一方面就在于,美国一些人认定,美国通过对中国投资和开放市场,亲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现在要逆转这一政策;另一方面也在于,随着美国开始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它开始寻求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地遏制和打压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在所有它认为中国依赖它的地方、占了它便宜的地方,全部都要打破现状,甚至是“掀桌子”。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实际上是美国把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场的依赖“武器化”了。美国对中国打科技战,实际上是美国把中国对美国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方面的依赖“武器化”了。美国对中国打舆论战,实际上是美国把自己相对于中国拥有的强大的舆论操控力、叙事主导权“武器化”了。
5)在一段时间内,面对美国的遏制和打压,尤其是面对美国一些人要推动中美脱钩的论调,中国一方面在舆论上进行了驳斥,另一方面则通过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与美国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扭抱缠打”。中国的这一策略无疑问是明智的,也是成功的,它体现了中国在中美博弈当中的战略定力和斗争智慧。它让中美在很多方面利益相互交织,当美国极端反华势力要强推中美脱钩时,他们不仅会伤害到中国,也会伤害美国。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遏制了美国极端反华势力的行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中美综合国力对比美国仍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国通过与美国“扭抱缠打”推迟了美国与中国全面摊牌的时间节点,进而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下,仍为中国进一步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6)随着美国不断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逐步“武器化”,中国的这一“扭抱缠打”策略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尤其是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越来越成为美国拿捏中国的点,在特朗普政府铁定心要不惜代价遏制和打压中国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可能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为维持这些依赖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将越来越大。
7)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种更新版的“扭抱缠打”战略?在这种战略中,中国要系统性地推动对美国“去风险”,逐步降低对美国出口市场、零部件及原材料、金融市场、教育及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依赖,因为,即使中国不主动对美国“去风险”,美国也会把中国在上述方面对美国的依赖“武器化”,对中国施加讹诈和伤害。特朗普升级对华贸易战,酝酿打击中国占优势的造船业,不断限制中美之间的科研合作等,就是明证。与其等到美国强迫中美在上述领域脱钩,不如中国自己主动推动对美国“去风险”。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积极推动对美国“去风险”,一方面是从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出发,为美国的极端反华政策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未雨绸缪,提前把美国的这些“武器”废掉。
8)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积极推动对美国“去风险”,并不是鼓吹中美全面脱钩,而是在美国有可能拿捏中国的地方实现部分脱钩,在美国依赖中国、有求于中国的地方,在现阶段不仅不要脱钩,而且还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做美国工商界人士的工作,来增加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从现实层面来考虑,继续维持中美在很多领域内的合作,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战略层面上来考虑,通过加大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会限制美国极端反华势力在打压和遏制中国时的行动能力,他们会忌惮中国的报复,在强行推动中美脱钩时他们也会顾忌此举可能对美国自身利益造成的严重伤害。
9)简单来说,中国对美国的新的“扭抱缠打”策略就是,在系统性降低中国对美国依赖的同时,增加美国对中国的依赖。通过减少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来降低美国遏制和打压中国时所能对中国带来的伤害。通过增加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来遏制美国极端反华冲动。目前看,这一策略势在必行。中国如果不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无法摆脱被美国拿捏、讹诈的命运,中国的发展始终都会面临一个强大的外部不安全隐患。同时,在“台独”势力蠢蠢欲动,中国国家统一进程不得不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也有助于在极端情况下降低美国对中国实施极限制裁所能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这一次升级贸易战,固然会对中国的出口行业带来重大冲击,但是,这也相当于特朗普把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场的依赖“武器化”这张牌提前打了出来。退一万步讲,未来中国在彻底完成国家统一时,美国再要对中国进行极限制裁,起码在经贸领域它的杀伤力就会减弱,因为,它的效果在特朗普不断升级贸易战的过程当中已经逐步消解了。
10)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说,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谁对对方的依赖更大,在极端情况下,双方摊牌时,谁所遭受到伤害就会更大。随着美国不断遏制和打压中国,不断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武器化”,这迫使中国对美国“去风险”,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将会逐步降低。这在短期内将会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阵痛,但从长期看这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戒断或疗愈过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中美因为台湾问题爆发激烈冲突,美国将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施加的各种极限制裁全部升级用到中国身上,如果中国已经将对美国的依赖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大幅提高了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美国的极限制裁对中国的损伤效果将会有限。相反,美国对中国实施极限制裁时,还要考虑中国可能对美国的报复,以及中国的报复可能对美国利益造成的伤害。这会增加中国的战略主动性,也会降低美国的战略选择空间。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动中美早日走向终极对决,因为那将是中美两国甚至是全人类的灾难和悲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甚至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越是中国对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充足准备,中国越是有可能遏制美国极端反华势力寻求与中国全面对决的冲动,越是有可能真正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目前看,虽然中国一直在稳步推动独立自主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也由于全球化时代中美两国社会在各方面的融合、交织,中国在很多方面仍对美国存在依赖,接下来,在推动新版“扭抱缠打”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考虑:
——如何在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降低对美国出口市场的依赖,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扩大内需,同时开拓非美国市场?
——如何处理中国所持有的7000多亿美国国债?
——如何确保中国3万多亿美元外汇资产中美元资产的安全?
——如何进一步降低在部分技术、零部件、原材料等方面对美国的依赖?
——如何降低对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依赖?
——如何降低中国企业对从美国投资者当中获得融资、中国企业对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市的依赖?
——如何降低中国对美国教育、科研资源的依赖?
……
当然,从长远看,中国不仅要系统性地对美国“去风险”,与此同时,当美国胁迫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强制2选1时,中国也要有能力影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把美国的倒行逆施变成对美国的孤立和包围,当美国对中国铤而走险,在中国周边挑起代理人冲突,或者利用美国的海洋霸权阻断中国从全世界获取资源、与全世界开展贸易的通道时,中国也要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反击。
中美博弈是一场持久战,中美博弈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不得不接受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越来越没有容易的选择。但是,只要全体中国人齐心协力,早做打算,时间仍站在中国这一边,历史发展的势头仍对中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