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神速试飞,并列三发开始高空放油测试,完全碾压美国F-47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据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报道,中国的成飞六代机(歼-36)进展神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密集升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五次试飞。成六代还在此期间进行了高空放油系统测试,而且是3台发动机同时进行放油测试,这意味着歼-36的3发设计布局和相关配套系统成熟可靠。
空中放油是指当飞机遭遇紧急情况(例如起落架、发动机或操纵系统出现故障)后,为了能够降低自身重量和降落安全,会通过放油子系统来倾泻出多余的燃油储存。成六代选择在试飞期间进行空中放油,是对放油系统开展测试,而且是三台发动机同时参与放油作业,所以并非单台或两台发动机作业那么简单。
在成六代、沈六代以及F-47还未亮相之前,来自中美两国的多家军工院所与防务企业,无一例外地认为六代机应采用无尾布局。认为取消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特别是垂尾,已经成为第六代战斗机进一步提高作战性能的主要影响。
取消垂尾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如何为飞机提供横航向稳定性,以及如何保持飞机的操纵控制性能。成都所和沈阳所在综合运用集成/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以及高运算能力数字处理器的基础上,为各自的六代机引入了推力矢量技术与创新控制舵面。例如成六代就在机翼中后段布置了多个开裂式阻力方向舵,沈六代则采用了全动翼尖方向舵。两者虽在舵面形状、技术路径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别,但都能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从而使得垂尾彻底消失不见。
除了以上两种舵面外,还有一种舵面也值得关注,那便是嵌入式阻力方向舵,倘若没有意外的话,稍后亮相的轰-20估计会使用这种舵面。
综上所述,六代机气动控制方案,标准答案应以极为简洁,且取消掉垂尾的无尾布局为主。在中美之后的世界各国想要发展六代机时,都只能尽力朝着这个方向靠拢,反之距离六代机只会越来越远。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最新公布的第六代战斗机F-47却采用了鸭翼方案。要知道,拿下F-47大单的波音公司,在早年间推出的六代机概念方案中并没有在无尾布局基础上采用鸭翼设计,加之那句“鸭翼最好的位置是在敌机身上”的嘲讽,足可见美国航空界对鸭翼是何等厌烦。
所以波音公司为啥要逆天而行呢?首先是要强调的是,F-47身上的那对鸭翼与意在增升关系不大。波音公司大概率是想借鸭翼来减少F-47在超音速状态下的配平阻力。坦言讲,波音公司的这个出发点是对的,毕竟在现有技术手段还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选择鸭翼无疑是较为稳妥的办法。
关于鸭翼与隐身性之间的纠缠,鸭翼前置相当于在飞机前方增加了一个散射部件,外加鸭翼与机身之间的活动缝隙会直接暴露在飞机前方,因此会导致整机的隐身特性恶化。
不过,我国的歼-20战斗机却用实际行动表明,鸭翼完全可以应用到隐身飞机的布局设计中,且隐身性能与常规布局相当。以此类推,F-47身上的那对鸭翼看起来也就不会那么碍眼。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F-47的自身定位是一款典型的六代机。这就意味着要具备更高的隐身性能,也就是全向隐身,即将“低可探测性”进一步压缩,使之能够进入高威胁区域纵深,然后对敌打击或与敌交战。在此背景下,F-47的鸭翼在很多人眼中就成了隐患。隐身性一旦被其拖累,美国空军谋求依靠F-47对他国形成空战优势的想法,就会轰然倒塌。
当美国还在为F-47的图纸吵架时,中国已经用歼-36数次试飞改写了游戏规则。美国波音F-47号称五年前首飞,目前已经飞了几百小时,但却拿不出一张照片进行佐证。而成飞歼-36在短短四个月里的五次试飞,毫无疑问将走在最前面,成为“全球首款六代机”。研制进度远远超过美国六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