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台大幅加税会否导致卓荣泰下台?
正当包括卓荣泰在内的台湾当局喋喋不休地夸耀现在是「台美关系史上最好时刻」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对全球多国实施关税新政策,对包括对贸易伙伴设立百分之十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台湾地区课以百分之三十二的高税率,这比与台湾地区对美贸易有着高度相似性的日本、韩国还要高得多;而且对台湾当局实施「新南向政策」的东南亚诸国的新增税率更高,等于是封闭了台湾地区对美贸易的后路。特朗普宣布的这项加征百分之三十二关税措施,不但等于是《台美二十一世纪贸易倡议》失效,而且还将会导致台湾地区的GDP下滑约三点八个百分点。这对声言要「抱美国大腿」的民进党当局来说,不啻是当头重击。
由于民进党当局对特朗普的这项加税措施在事先是思想准备不足,以为既然台湾当局已经部署「台积电」到美国投资设厂,因而对台湾地区的加税幅度,只是普遍性的百分之十基本关税,因而卓荣泰在前一晚还要大家「安心入睡」;在事后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却又找不到与美国交涉的管道,因而府院官员在特朗普宣布加税的当天全部神隐起来。赖清德在等了一整天后,只是在脸书发文「我也请院长指示相关部门,持续与美方强力交涉」。
既然赖清德「有令」,卓荣泰昨日下午召开记者会,不得不承认「我们来晚了」,并在承认特朗普加税措施将会对台湾地区的电子信息、钢铁、金属、机械、汽车,尤其是零组件、建材,还有家电等,以及蝴蝶兰、毛豆、茶叶,还有渔业的吴郭鱼、鬼头刀、鲈鱼等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导致消费市场缩小或减少竞争优势力的同时,宣布了九大面向及二十项措施协助方案,总经费八百八十亿元新台币,其中工业七百亿元、农业一百八十亿元。卓荣泰又表示,下周他将主动邀请「国会」朝野共商「国是」,希望大家用最高的共识、最快的速度,经由特别条例,编定特别预算,同时针对今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该做合理的调适,一并做检讨。卓荣泰还声称,已经「启动与美方全方位沟通」。
然而,卓荣泰的这番应对措施,不但是遭到在野党的强烈批评,而且财经专家们也「唔收货」。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认为这些措施只能是短期措施,「止唔到咳」,民众党主席黄国昌称卓荣泰都到这个节骨眼了仍是束手无策,没有事前计划、没有事后对策,整场记者会全部在说空话,「脑袋里想的只有如何进行自己的阁揆保卫战,也无怪乎连绿色媒体人,都喊出要卓荣泰赶快回家睡觉!」因而他公开指出卓荣泰不该继续担任「行政院长」,亦即必须下台负责。
民众党「立委」张启楷也提到,特朗普对台湾地区扔出高达百分之三十二的高关税核弹,显示台湾地区长久以来对美国百依百顺,甚至过于乐观的政策是错误的,台湾当局要严正交涉,争取台湾该有的权益,另外,也急需一个强而有力的财经内阁。张启楷认为,卓荣泰在特朗普公布新关税的前一个晚上,还要大家安心睡,一方面是因为卓荣泰在财经方面专业上的不足,又热衷于政治斗争,才会又错估情势。为此,张启楷呼吁,现在应该改组「内阁」,从业界找来对财经比较了解的童子贤或是朱敬一,重新改组,以因应新的高关税核弹。
俗语说,「好话唔灵丑话灵」,说不准,一直倔强僵硬的赖清德,这次将会对在野党的诉求「从善如流」,果真会接受「改组内阁」的建议,让卓荣泰下台。
但赖清德却将又不会按照在野党的建议,让财经专家「组阁」,而极有可能将会是指派现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潘孟安出任「行政院长」,以确保台湾地区的行政权力,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实际上,赖清德在胜选「二零二八」后,当初的「行政院长」人选就不是卓荣泰,而是潘孟安,因为潘孟安与自己都是属于「新潮流系」更是「南流」,较为放心,而且潘孟安曾经担任过屏东县长,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另外,潘孟安也曾在「立委」任上担任过民进党党团的书记长与干事长,对「立法院」的生态及议事程序较为熟悉,有利于「行政院」与「立法院」的沟通。而卓荣泰在党内派系上,曾经是与「新潮流系」相对峙的「福利国联机」亦即后来的「谢系」的重要成员。在「谢系」式微后,与罗文嘉等新组「民主活水」,与赖清德的派系关系并不亲密。
只不过是,一方面赖清德感念卓荣泰在担任民进党主席期间,在民进党「二零二零」大选前的党内初选过程中,顶住压力处理「蔡赖之争」,在「二零二四」大选中又成功辅选赖清德,因而赖清德胜选后委任他为「行政院长」,带有一定程度的「酬庸」性质。但赖清德心中的「行政院长」人选,却是潘孟安,只是在刚「走马上任」时,需要潘孟安做自己的「大管家」,协调好各方的关系。现在,赖清德已经基本站稳脚跟,就是执行原先的设想的时候了。因此,在这次台湾当局应对特朗普加税的失误,可能就是赖清德「改组内阁」的最佳借口及最佳时机。估计,在「五二零」赖清德上台一周年时,「改组内阁」的方案就会出台。
让卓荣泰必须下台的另一个原因,是卓荣泰昨日「主动邀请『国会』朝野共商『国是』」的宣示,可能会被视为僭越赖清德的权限。实际上,按照台湾地区的「宪制」及过去惯例,只有「总统」才有权召集及主持「国是会议」。卓荣泰昨日的宣示,即使是没有「僭越」之心,但也用错了政治术语,这是政治伦理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