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改革方案进展:优先听取中小公募意见

方案对于在投研资源、渠道布局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的中小公募来说,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500

近日,基哥从业内获悉,半个月前坊间盛传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有了最新进展,监管层已经针对该方案向部分基金公司征询了意见。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方案意见征询未循惯例优先约谈头部机构,而是重点听取中小公募的看法。

从业内的反馈情况来看,改革方案的目标性是明确的,直指公募基金行业的很多痛点,但实现难度比较大。

比如,方案中提到对于高管层面,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指标权重,基金业绩指标的考核权重不低于50%。同时,基金公司分类评价指标改革将盈利客户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产品占比、投研能力评价等纳入评价指标。

打破“唯规模论”经营理念的同时,强调对于投资业绩和持有人收益的考核,对于在投研资源、渠道布局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的中小公募来说,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或许正是监管层优先约谈中小公募的原因所在。

相比之下,调整基金业绩基准的难度要小得多。“从现在来看,最先可能实现的一个方案就是基准这一块。改基准的话,可能更多的基金经理更愿意把基准改向偏A500这个方向,一方面这是一个宽基指数,另外也是上层重点去推广的一个指数。”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但是,选这种宽基指数很有可能导致各家公募的投资行为更趋向于贴近基准,这样会让基金经理的行为可能变得相对来说更“躺平”一些。

“只要贴近基准,有一点超额就满足了,不要犯大的错误,不要阶段性大幅跑输。因为一旦跑输,对于他们的工资待遇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方案征求意见稿,对低于业绩比较基准10%或者负收益的产品,基金经理薪酬下降50%。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公募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绩差基金经理的待遇下调,而是绩优基金经理的激励明显不足,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持续流失。

该人士强调,对于长期业绩稳健、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基金经理,应当建立额外的激励机制,给予更丰厚的回报。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