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的技艺是处于哲学境界道的境界,讲究调和与中庸
【本文来自《谁把日本料理捧上神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硬盘硬 软件软
申遗成不成功,并不能改变饮食在全世界的被认知和被接受,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关心是不是世界遗产。日式料理近些年在欧美流行的主要原因,除了日本文化的带动以外,更重要的是日本料理“西化”和所谓健康的宣传点。
日本料理“西化”,主要是摆盘和仪式感,越来也倾向于高档法餐,意餐等。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开始全盘西化,饮食也一样,至今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招待国宾的正式国宴仍然是法餐为主。日本民间也对高档西餐趋之若鹜,特别是对法国米其林餐厅奉若圭臬,这导致了高档西餐的标准,仪式成为日本最高档料理追求的目标。所以,日本料理的“西化”,使得欧美容易认可和接受日本料理。
其次,日本料理由于个别特殊的菜品,给欧美人“健康”的假象,符合了近年来欧美大众追求”健康“的理念。但其实日本料理并不健康,过盐(如大酱汤,烤鱼),油炸和火烤(如天妇罗,炸鸡块,烤鱼),过甜(如煮鱼,日式面包)是普通日本人日常饮食的主流。但由于寿司,金枪鱼,荞麦面,饭团等的印象,使很多欧美普通人有日式料理食材健康,少盐少糖等错觉。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类似日本的趋附“西化”的形式,追求单纯的“健康”等现像。但中餐以其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菜系能与中餐相提并论。所以,一些讨巧的做法无法掩盖中餐巨大的身躯。所有人的舌头是无法骗自己的,我接触过的所有日本人几乎都是中餐的嗜好者,在日本中餐也是和日式料理不分高下的。
当然,日式料理做为一个菜系,还是有不少不错的菜品,其一些独特的料理手法和色香味也是值得借鉴的,但中餐是巨人,没必要去弯腰迎合日式料理或西餐,等其有一天爬上到一定高度时,才能理解中餐。
中国菜的技艺是处于哲学境界道的境界。是讲究 调和。也就是中庸。西方根本没有资格给中国菜的技艺打分。
中国商朝著名的宰相 伊尹 就是厨师。他治理国家的智慧恐怕 也借鉴了 做菜追求调和的智慧。
其他西方什么菜系的技艺,还处于拼盘,拼合阶段。
中国烹调这种调和,可不是捣糨糊 而是产生调和产生出新的 东西,就类似用各色泥巴搅合一顿,搅合出了一只活鸡。
比如 卤鸭子 ,鸭子本身膻的,各种佐料,三奈八角,花椒等等 ,如果单独吃 也是难吃的,但是这些难吃的东西,被中国的烹调技术 "调和" 一下就产生了一种美妙的卤鸭子味道。这个美妙味道并不存在各种组分之中。而是组分调和产生的新事物。
而西方的菜就是,1+1=2的境界。上边抹上黄泥巴,中间抹灰色泥巴,下边抹红色泥巴。然后给你一块三色泥巴。这就是西餐的境界。然后一口咬下去。美之名曰,口味丰富,听到令人发笑。滋味分层,就说明没有调和到一起,是一种低层次的表现。就如在中国煮粥,煮半截 掺和了凉水,粥和凉水滋味分层了,这种分层就是次品。
如果 卤鸭子 的佐料和鸭子肉 没有经过中国烹饪,而是以西方1+1=2的境界处理,让人咬一口下去,必然滋味丰富到让人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