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矿产协议背后有重大隐情?何时能签?需让欧洲先掌眼吗?特朗普被窝里笑醒了!

美乌矿产协议迟迟没签,原来背后另有重大隐情!

一、‌美乌矿产协议“难产”背后:特朗普的“要价游戏”‌

美国和乌克兰的矿产合作协议谈判已拉锯一个月,但华盛顿最新提出的条件反而更加苛刻。这一反复背后,折射出特朗普政府的核心策略:‌抬高筹码,迫使乌克兰妥协,同时在最后让欧洲替乌克兰“买单”‌。

特朗普一贯以“交易艺术”著称,此次谈判中,他显然将矿产协议视为一笔“政治经济双赢生意”。通过设置更高门槛(如要求乌克兰让渡更多矿业控制权、扩大美国资本准入),特朗普既能强化对乌克兰资源的掌控,又为华尔街资本提前铺路——一旦协议签署,矿产收益预期将成为融资工具,特朗普阵营可借此套现。但乌克兰的弱势地位使其难以直接满足美方要求,于是欧洲的介入成为关键,未来欧洲将是美国的“背锅侠”。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明确表态:美乌协议必须符合欧盟法律,且欧洲在协议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表面看,这是欧盟维护自身规则和乌克兰入盟进程的正当要求;实则暴露了欧洲的焦虑——‌既要防止美国单方面“收割”乌克兰资源,又不得不为协议合法性背书‌。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强调协议不能与加入欧盟相悖,进一步说明欧洲的“掌眼”实为利益捆绑:只有欧洲认可协议,乌克兰才能获得更多援助,而美国也能真的从欧洲那里提前把乌克兰矿产协议的钱给提前套现出来。

500

二、‌欧洲“掌眼”的真相:提前兑现筹码,替美国分担风险‌

贝尔伯克声称欧洲在落实协议时应有“话语权”,但这更像是政治安慰。从谈判进程看,美国主导协议框架,欧洲仅在事后“确认合规性”,而无法实质性参与条款制定。德国对乌克兰的1.3亿欧元追加援助和110亿欧元军援,实质是为协议“预付保证金”——欧洲出钱出力稳住乌克兰,美国则坐收资源利益。

特朗普深知,若美乌协议绕过欧洲,不仅会激化跨大西洋矛盾,还可能因乌克兰入欧盟的法律冲突导致协议流产。因此,他未来可能会在协议确认后,以默许欧洲“掌眼”为条件,要求欧洲答应条件并为这份协议背书,而只要欧洲背书,实则是将协议风险转嫁给欧盟:欧洲的背书既能为协议合法性镀金,又能分摊未来可能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如俄罗斯的反制、乌克兰履约不力)。而特朗普只需坐等协议生效,便可从华尔街融资中获利。

三、‌协议何时签?三大信号指向“美国外交突破”‌

‌泽连斯基政府夹在美欧之间,既需美国军援续命,又不能得罪欧盟入盟进程。其最新表态“不接受威胁欧洲一体化的协议”与“对修订草案保持开放”的矛盾,暗示乌克兰正等待美欧博弈结果。若美国提高要价超出欧盟容忍度,协议可能再度搁浅。

贝尔伯克此次访乌被德媒称为“最后一次”,因德国政府已解散,新内阁组阁前对乌政策可能生变。加之北约外长会即将召开,欧洲需赶在特朗普可能连任前锁定协议框架,避免美国政策转向。

500

‌特朗普需要在上任后制造“外交胜利”,矿产协议若成,可宣传为“振兴美国经济、制衡中俄资源布局”的政绩。同时,矿产收益预期可刺激华尔街资本流入,为其竞选注入资金。

四、‌特朗普为何“被窝里偷笑”?‌

‌经济层面‌:协议落地后,美国资本可借矿产预期在华尔街发行债券、股票,迅速套现。美国还可以先融一轮建设资金,做到“一鱼两吃”。

‌政治层面‌:特朗普既能向国内展示“美国优先”成果,又可借欧洲背书淡化“抛弃乌克兰”的批评。

‌地缘层面‌:削弱俄罗斯对乌克兰资源影响力,同时将欧洲绑上对抗俄罗斯的战车。

欧洲为协议背书后,将被迫承担更多维稳成本(如对乌援助、应对俄罗斯反制),而美国却可随时以“资本自由”为由撤出。贝尔伯克宣称“德国不会抛弃乌克兰”,恰恰暴露欧洲已陷入“接盘侠”角色。

美乌矿产协议的博弈,本质是美欧乌三方在资源、地缘与选举政治中的利益交换。特朗普抬高要价、欧洲被迫买单、乌克兰挣扎求存的戏码,最终成全了特朗普的“被窝偷笑”——他用欧洲的钱和乌克兰的矿,为自己的政治野心和华尔街金主铺路。而欧洲的“掌眼权”,不过是这场游戏中一块华丽的遮羞布。

面对这样的形势,特朗普着急归着急,但欧盟的态度正符合他的意图,所以未来只要美国能从乌克兰抽身,并且能把利益拿走,他是不会吝啬再进一步挑起俄欧冲突的!所以,当欧洲要介入协议后,特朗普恐怕要笑醒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