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变革期,如何释放“破局力”与“生长力”?

500

©️镜象娱乐

文丨栗子酒

一直以来,内容的周期性波动,都是长视频发展中绕不过的话题。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变得复杂,内部创作方向与用户需求存在错位之时,行业的前行之路便充斥着更多变量。

于市场而言,热门题材、大体量IP,不是总能成功。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而填满这些“碎片”的内容则走向多元。基于市场端的变化,创作者要面对的不只是横向的同行竞争,更要立足于网络视听的内容整体,从中抢夺越来越稀缺的用户注意力。

行至这一发展阶段,长视频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视频平台、内容创作者,网络视听行业的所有参与者该如何在诸多变量中,找到破局点和新的生长空间,成为行业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的发言再度将视角聚焦于此,由腾讯视频主办的“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也将当下长视频发展的难点逐一摊开,并尝试通过产业链多环节参与主体的深度对话,寻求长视频破局的解题思路。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之时

沉淀内容尤为重要

事实上,长视频行业在周期性波动下应对种种挑战,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创作者,市场瞬息万变的不确定,在无形中拉高了内容把控的不确定。因为,当下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内容类型的多元化、内容载体的多元化,都在冲击着内容产业原有的发展格局。

在这样极度复杂的发展局面下,正如孙忠怀所言:“如今网络视听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型,朝着多元共生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的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500

而在内容产业,最能提振行业信心的莫过于有说服力的内容,这一点其实已经被验证多次。孙忠怀能够在当前阶段深入洞见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也在于腾讯视频在这一打法上践行已久。

2021年,在影视创作的理性回归尚不完全之时,腾讯视频就已经更早一步地理清思路,提出要成为艺术与科技驱动的视频娱乐引领者,明确将“艺术”作为统领内容的核心策略。在这一导向下,从其近几年产出的内容来看,平台的爆款率甚至有走高的趋势。

比如在剧集方面,从《庆余年》《长相思》,到《繁花》《玫瑰的故事》等,腾讯视频现象级作品的密度越来越大。同时,深耕垂类的内容也在不断突破上限,喜剧赛道的《鹊刀门传奇》系列,悬疑板块的《漫长的季节》《棋士》等都是典型案例。而在前不久,平台上线的古装剧《雁回时》也在多个热度榜单上拔得头筹。

500

同样的走势在综艺、动漫等多个板块亦有体现。其中,在综艺方面,除了陪伴用户多年的综N代系列作品之外,平台还基于用户欢乐解压需求猛增的趋势,打造了包括《喜人奇妙夜》《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等多档喜综在内的喜剧节目带“笑吧”,并结合旅行探索和游戏互动,创作出贡献不少热搜的《现在就出发》。后者在与市场的持续碰撞中,第二季的豆瓣评分已经达到8.8的高分。

而在动漫板块,腾讯视频长达十多年专注国漫的探索,也开始迎来枝繁叶茂的时刻。仅在2024年,腾讯视频的自制动漫无论在美学风格上,还是题材类型上都有突破。比如《剑来》水墨画风的中式美学,诠释都市异能题材《斩神之凡尘神域》等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随着技术进步和AIGC的应用,国漫工业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国漫崛起也早已不是一句空谈。

500

正是这些被观众喜爱的、反复讨论的内容,维持着长视频与消费市场的紧密连接,这种紧密连接将转化为行业信心,驱动更多优质内容产出。孙忠怀将此次发言的重心聚焦于此,便在于平台更早地洞察到,支撑长视频穿越周期的关键,还是持续产出扎实的内容。正如他演讲中强调的,“对于平台来讲,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体项目的成功率,而不是过度押注超级爆款。”

破局与生长

是一个长期命题

当然,表面上,在多维度拿出优质的作品,是长视频平台应对内容产业环境复杂化下的一个解题之法。而在内里,这一思路指向的其实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层关注与回应,是创作者和平台在与用户的持续对话中,愈发坚定地意识到,作为文化深度与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长视频在完整叙事、思想引领和艺术表达上突显出不可替代性。

正因为这种“不可替代性”,长视频行业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理由相信,行业当下面临的只是周期性影响下的短期波动,且在未来的长期发展中,这样的周期性波动大概率还会不断出现。因此,破局与生长,其实是一个长期命题,其核心的解题思路,便是如何不断地强化长视频本身的“不可替代性”。

“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上,也将话题瞄向了剧本创作、长视频价值重构等行业最迫切的命题。整场对话听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更多从业者认为,打动观众的内容其实没有题材、载体、方式之分,关键还在于是否能与用户产生共鸣。一如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所言:“重点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用心的程度,在于是不是能够反映现实、反映当下、反映人心。”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编辑、《十三邀》总监制李伦的发言更发人深省:把“精神生活”叫做“娱乐生活”“休闲生活”,这已经把“精神生活”的标准降低了。作为创作者,不能只生产“苦役谋生安慰剂”,人生不是用来消磨的。“我们应该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也应该做。”从这个维度来说,长视频面临的竞争环境虽然有所变化,但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则在不断延续。

去年,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不仅掀起市场的玩梗热潮,剧中很多直抵人心的台词也广泛传播,原因就在于剧中体现的自我意识、女性意识,与大量观众产生集体共鸣。今年热播的《六姊妹》亦然,剧中真诚的、真实的情感表达,透过年代戏下的女性群像,穿过时间,与现下的观众产生共鸣。

500

显然,于内容产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无论何种内容,只有抓住人心才能走得更远。尤其是落实到长视频的创作过程中,市场共鸣之于内容产业的长期价值,也应该被摆在更靠前的位置。

向外洞察、向内自省

共生而得新生

着眼当下,对于长视频的发展而言,洞察时代情绪、感知观众的情感触点无疑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内容平台,能够持续产出与市场共鸣的优质内容,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一方面,环境的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始终存在,在长视频前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伴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谋变。腾讯视频能够持续走在行业前列,也是平台积极谋变的结果。在孙忠怀的演讲中,他明确将提出艺术与科技驱动战略的2021年,视为平台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要知道,当时的内容创作市场还未褪去浮躁,在对流量盲目追捧的阶段,腾讯视频反其道而行之,尝试不再过度追逐IP与流量明星,也不过度依赖市场所谓的成功经验,而是进一步看向创作链上游,强调剧本的重要性,让创作者能够真正专注于内容本身。如今再看,这一思路其实奠定了腾讯视频发力好内容的基础。

但同时在另一方面,谋变并不意味着摒弃过往,而是在变化中有所变、有所守。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对即时满足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快”的追逐也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些变化投射到创作端,甚至让不少创作者陷于“节奏焦虑”、“创作周期焦虑”、“题材焦虑”等状态之中,以至于不少人忽视了,庞大的消费市场所容纳的需求本就是多样化的,市场既有快节奏强刺激的需求,也有沉浸体验、慢慢品味的需求。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守”就显得更加重要。就像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所说的那样:“快慢不是绝对标准” ,腾讯视频评估项目的核心在于“故事的新鲜度与文本有效性”。编剧秦雯更是直言:一味的快,是没节奏,知道在哪里快和哪里慢才是重要的。

同样,编剧赵冬苓在探讨“情绪价值”这一热门话题时,也给出了更理性的思考方向,在她看来:编剧提供的是人生体验,而不是情绪价值。编剧应该是把观众视为朋友,把人生写出来,把心捧出来,希望能够以此获得共鸣。

从“回归内容”到“回归理性”,体现的其实就是行业变中有守的发展脉络,比起一味迎合市场,守正创新或许更加重要。

尤其是在当下,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给了更多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多业态共生之下,行业既要向外洞察、拥抱变化,也要向内自省,从自身及行业内部寻求突破,守正创新。比如面对“快”时代到来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孙忠怀还提出,也要从行业自身着手,呼吁政策、市场和社会多方协同发力,为长视频破局提供更多支点。

时间会给出答案。置身于重塑行业信心的关键时刻,从业者更需立足当下向前看,长视频所面临的挑战,大概率也会成为行业再进阶的踏板。眼下的周期性波动只是一时,坚持守正创新、内容为王,将持续释放长视频的“破局力”与“生长力”,坚持以艺术为核心这一发展战略的腾讯视频,也将透过更多优质内容,带动行业穿越周期,迈上新的台阶。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