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价比比较高相对专业的磨豆机就是小飞鹰了,我已经用了13年

【本文来自《在家喝咖啡嫌磨豆麻烦的人,同样也会嫌喝普洱茶麻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断脚圆规
  • 咖啡粉颗粒粗细的均匀度也是会影响咖啡的口味,所以好的电动磨豆机很贵的。便宜的也有,但是质量很成为题,尤其是磨头安装的同心度,我都遇上好几个了。

国产性价比比较高相对专业的磨豆机就是小飞鹰了,我已经用了13年。

小飞鹰磨豆原理是一片定盘和一片动盘,两个磨盘中间留有一定间隙,通过不同的档位设定不同的间隙,就可以打出不同粗细均匀的咖啡粉,满足不同的喝法需要。(见下图1)

500

咖啡粉粗细的不同,在于在相同温度和时间内,萃取咖啡的程度不同。咖啡粉的不同粗细,就是既不能让萃取时间不足,更不能萃取时间过度,因此咖啡粉粗细和均匀度就需要相当的严格。

刀片磨豆其实是用类似破壁机刀片砍豆的方式打碎咖啡豆,那么势必就会产生粗细不均的现象。除非你持续打成最细的粉末,但你无法获得需要颗粒粗一点的咖啡粉。

不同粗细的咖啡粉看下图2就知道哪种喝法用哪种粗细的咖啡粉了。

500

咖啡粉越细,那么渗透速度就越慢,很容易萃取过度(摄取过多咖啡因)。但是对于有压力的萃取方式例如意式浓缩有9bar泵压(最细),摩卡壶有高温水压(中偏细)。如果咖啡粉粗了,在压力下萃取就很容易渗透,水滋溜一下就渗透过去,造成萃取不足,品尝不到咖啡应有的风味。

对于没有压力的咖啡制作,例如手冲法、虹吸法、法压壶,那么就需要粗一些的咖啡粉。

这里面有一个大致的萃取时间的标准,如何保证适量萃取咖啡,既不过度萃取咖啡因过多,又不会萃取不足没有风味,一般意义上的程序而言就是无论哪种咖啡粉,相同温度下的萃取时间保持在25-30秒左右。(特殊程序冷萃和冰萃的萃取时间另议)

如何理解这个萃取时间?

例如手冲法、虹吸法、法压壶是无压力萃取,只是靠水的重力进行渗透,如果咖啡粉过细,那么渗透的时间就会超过30秒,等全部的水渗透完后,结果就是萃取过度。

同理,意识咖啡机泵压9bar,在这种相当于约91.8公斤的强大压力下,咖啡粉过粗,水滋溜一下就渗透过去了,结果就是萃取不足。(之所以不推荐国产半自动咖啡机,在于一些厂家的机泵压达不到9bar,能达到的又死贵,不划算,磨豆机也是如此。)

不同的喝法不需要你每种都去试验粗细与萃取时间的关系,只需要按照下图的对找关系就可以了,除非你换咖啡豆品种了,第一二次是要试试粗细和萃取时间之间的关系,如果保证你习惯的喝法,与粗细程度是否匹配。

另外,特殊情况下,例如冷萃(常温纯净水)、冰萃(冰块自融化)虽然也是重力萃取,但是因为低温萃取,因此萃取时间长达8小时左右,这是特例。

假如用刀片磨豆,你只能得到最细,但你得不到中偏粗的咖啡粉,因为它是靠砍豆完成粉碎的,有粗有细,那么怎么计算萃取时间,这是不可能的。

我这台小飞鹰有算古董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