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解之谜:突发爆炸沉入海底的韩国“天安”号轻型护卫舰
2010年3月26日21时20分,黄海白翎岛附近,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韩国海军“浦项”级轻型护卫舰“天安”号(PCC-772)突然发生爆炸,整个舰体被拦腰炸成两截后沉入海底,46名官兵丧生。据称,韩国军方对打捞出水的“天安”舰残骸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印有朝鲜标志的CHT-02D鱼雷发动机残骸,从而认定该舰是被朝鲜海军小型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特别一提的是,“天安”舰沉没原因只是韩国一方说辞,所谓国际专家参与调查的结论亦缺乏明确的事实和证据。对此,朝鲜方面予以坚决否认,并称这一说法完全是“虚构”的。
资料显示,韩国海军拥有24艘“浦项”级轻型护卫舰,主要用于维护海上安全和打击入侵的武装船只,缺乏应对水下威胁的搜索和攻击能力。为此,韩国海军于2012年对该型护卫舰进行升级改造,安装了SLQ-261K鱼雷声学对抗装置和AN/SQS-58舰壳声纳等装备。然而,作为一种补救性的应急措施,这种低成本的声纳装置很难满足反潜作战的要求。
目前,断裂成两截的“天安”舰残骸仍保存在京畿道平泽海军基地的纪念馆中,对外进行展示并可供市民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