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不是一个好文明吗?
问,工业革命以来所带来的是什么?是战争、是环保困局,还是什么其他宗教、民族、国家间冲突问题?是不是还有人口增加寿命延长果腹改善自由度更高?那么,工业革命带来的到底是好还是坏?
我们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没有人说奴隶制比原始部落公社坏;也没有说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坏,更没有说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坏。之所以,网络不时冒出这些似是而非的帖子,在于他们不是读的课本和系统化的知识,是读的碎片化的公众号互联网上的知识。这些碎片化知识又在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或者严重的倾向性的选择性交流情况下,不断强化了走入歧途的思维方向。造成了,所谓奴隶制比原始共产主义的部落公社坏。认为马克思“资本来到人间,沾满了血泪”的说法是说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更坏。这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钻牛角尖的偏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或者亵渎。
我们可以去比较分析:为什么同样是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的性别认知会成为全人类的极端?一百多种性别?为什么特朗普签署:人类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的法律?这本不需要立法的性别认知,但美国德国翩然就成了问题。为什么东亚儒家文明圈内,这样的问题就明显轻微?
说工业文明不可持续。一是有把文明割断的嫌疑。二是孤立地看待工业文明。三是把西方的工业文明当成了工业文明的全部,把西方的问题归咎于整个工业文明的问题。如战乱如民族矛盾等。
文明不能被割断,就像我前面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说法,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了相对来说不同的社会制度。当然,社会科学不可能像数学那样精确对应关系。把西方的问题归咎于工业文明,是错的;把西方的工业文明当成工业文明的全部,也是错的。把战乱和民族矛盾归咎于工业文明更是离谱:以中国历史为例,从夏商周到今天,中国的历史战乱,毫无疑问不是工业文明造成的。西方的历史和现实也是如此。
工业文明为什么给人一个不可持续的印象?在于美国为代表的消费经济的邪恶。奥巴马就说过,中国和印度,过上美国的那种生活方式,这对地球是非常恐怖的。为什么?因为美国占世界百分之五的人口,消耗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资源。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这样的消费方式,当然不可能是普世价值。因为全世界占80%的人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消费。这不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蓝星资源硬约束问题。
中国的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就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纠偏。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的再生资源利用,中国的绿色能源发展,中国人的节制的生活方式,都是确保蓝星资源可永续利用,都是对蓝星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贡献。中国的资本积累也是源于中国人的节俭。我写个小作文,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没有像美西方那种通过侵略殖民掠夺过程,在于中国人的节俭和储蓄,是储蓄帮助我们完成了资本积累。所以,美西方的工业化模式不是工业化道路的全部。中国韩国的工业化,是和平时期的工业化的新的模式。中国继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如光伏水电风电等,以及资源节省环境友好的工业化,是对起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的主要发展道路的的补充。有一个估计的说法:撒哈拉沙漠铺上光伏,可满足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达克拉马干沙漠铺上光伏,可满足全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民族矛盾和国家间的矛盾怎么化解?中国历史的有益探索,给出了一个方向:融合,创新,发展。在私有制的历史过程中,没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东西方都如此。但中国历史上明显比美西方历史上,解决的好很多。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民族矛盾的极大的缓和,也值得人类重视和研究。改开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民族问题一度激化,值得深刻反思。
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矛盾激化,是美西方的严重缺陷的工业文明发展激化的。这是结论。但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是明确的:建立一个包容的互惠的开放的,以儒家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主导的工业文明,这就是中国对于人类发展的又一贡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帜,以共同的惠及全人类发展观,以共同的安全观,以包容的文明观,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业化信息化路线,才是蓝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