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非和平统一,如何赢得最广泛支持

当年,蒋家王朝在大陆崩盘后,落寞龟缩台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随即侵入台湾海峡。海峡两岸由此迎来令人扼腕的长达半个多世纪分治。

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任何反华势力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夙愿,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节点。

实现海峡两岸统一,不外乎和平统一和非和平统一两种方式。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最有益于增进中华民族福祉。所以,我们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上,和平统一成了首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我们接续将其完善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而后,“一国两制”构想,率先在实现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及其回归后持续稳定与繁荣的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中华民族千古罪人、“台独”教父李登辉骗取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信任,坐稳台湾地区领导人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大位后,精心策划一次次分裂中国国民党、切割中华文化脉络、扶持“台独”政党民进党不断坐大。包藏祸心的民进党当局,借美国以打“台湾牌”遏制中国的国际战略大环境,在美国及其仆从国日本跟前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对内不遗余力全面去中国化、追杀统派政党与社团,切香肠式推进“台独”。同时,还不惜慷纳税人之慨,甘心做冤大头,大规模购买武器,为其“台独”的罪恶行径壮胆。民进党倒行逆施,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空间蚕食殆尽。

或许非和平统一,成了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最后的选择。

非和平统一,意味着战争。战争意味着对中华民族福祉一定程度的伤害。

显然,我们力争在最短时间结束非和平统一过程,将战争对中华民族福祉的伤害减轻到最低。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实施非和平统一如何赢得最广泛支持,就成了重要战略选择。

500

若此,应当怎样理解最广泛支持呢?在台湾本岛,主流民意情感上认可,心底里支持。

国际上,我们核心朋友圈伙伴国家底气雄厚,承诺支持;中间层朋友圈伙伴国家道义上认可,尊重支持;外围层朋友圈伙伴国家法理上认可,没有异议。

于是,美国即便反对,但由于在道义和法理上站不住脚,也就难以在国际社会树立向我们发难的“带头大哥”形象。美国仆从国相应失却跟进的底气。

那么,何以支撑最广泛支持?

我们非和平统一行动,一旦获得台湾地区广大民众情感上认可,心底里支持,也即赢得了台湾地区主流民意,实质上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台湾地区主流民意是什么呢?当然非反对“台独”莫属。台湾地区选战频繁、激烈,“九合一”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每隔2年举行,从正副领导人、民代,到县(市)长、县(市)议员,再到里长,都由选举产生。中国国民党基于选战战略考量,忌惮民进党随时强加的“卖台”帽子,搅浑岛内民意,重创其选情,不敢公开接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敢于始终旗帜鲜明高喊反对“台独”。

事实上,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首届直选得票情况,最能真实反映绿营基本盘。这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候选组合彭明敏与谢长廷得票率为21.13%。这就是说,二成左右民意才是绿营基本盘。这一基本盘后来扩展到四成左右民意,与“台独教父”李登辉和“台独”政党民进党掌权后持续鼓吹和嚣张裹挟直接相关。这也是中国国民党敢于高喊反对“台独”底气所在。

500

我们不妨打一场海峡两岸联手的反“台独”战争,实现海峡两岸完全统一,搬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最大绊脚石,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夙愿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反“台独”战争,通过严厉制裁“台独”骨干分子,除尽台湾地区滋生“台独”的土壤。

一方面,以白皮书形式,细数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政党和社团,在政治、法理、军事、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接续推进“台独”的罪恶。

另一方面,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名义,发布《关于取缔台湾地区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政党和社团的公告》,明确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政党和社团,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台湾地区非法政党和社团,坚决予以取缔。

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法,将取缔台湾地区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政党和社团,纳入2005年3月14日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