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准备增加对中国造货船收费这件事

先说结论:预计每艘船增收100万-150万美元是不大可能,但可以每吨增收2-5美元,最高不超过8美元。这样一条十万吨的货轮,要增收20万-80万美元。

这种方式符合特朗普的特点:吹大牛、干小事、争实利、留住根。如果一开始就说每吨增收2-5美元,肯定同样会引起航运业和外贸业的强烈不满。就像法国那样,对非欧盟货轮涨价,结果把非欧盟的船都吓到西班牙去了。特朗普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先把调子喊得高高的,然后轻轻落下,大家就会觉得还能接受,不至于跑掉,结果是既能拿到实利,也不至于把玩家吓跑,把中国货轮吓到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去,美国就收不到钱了。特朗普要的是收费,而不是吓跑了人没钱拿。正所谓“在房间里如果要开个窗户肯定会被反对,但如果说要掀了房顶,其他人肯定同意开窗户”。

至于美国造船业的利益嘛就没那么重要,现如今美国造船业也没多大利益,主要是做个姿态,争取造船业的选票,还有港口行业的选票。如果说想靠着对中国货轮定向增收来增加美国造船业的市场份额,那属于超远期的规划,美国现在没那么多基础设施满足突然增加的需求,重新打基础需要时间,超出特朗普的视野范围。反而可能会让韩日造船业获利,但韩日造船业获得的利益又不会给美国政府缴税,特朗普何必为他人做嫁衣呢。说白了,美国造船业能不能成长起来,特朗普是不关心的,韩日造船业不要成长起来,特朗普是可能关心的。

从通胀角度考虑:特朗普没怎么在乎过通胀,或者特朗普认为通胀会很大,美国人得忍一下,忍一下就过去了。如果是对中国货轮剧增费用,美国国内的成本突然增加,对特朗普的风评以及共和党的中期选举不利,所以不能那么干。但可以较小幅度地增加费用,同时要做足前摇,让市场有足够的预期,减小通胀对选民造成的心理压力,维持特朗普与共和党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特朗普要对增收政策广泛征询意见。其实完全可以不做征询,比如移民政策,特朗普也没做征询,干了就干了。之所以做征询,就是打预防针,让选民有心理准备。

总之,针对中国货轮的增收肯定会做,但幅度不会那么大。这也留下了一个口子,以后美国政府每年都可以增加收费,比如参照物价上涨或汇率幅度来增加,可以视作是不断增收的巧立名目,也可以视作是打击中国的一个新的小工具。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