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还能生存多久?

各类纸媒倒闭已经不是新闻,电台电视台面临的收视收听率下降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甚至已经有地方电视台被停的新闻出来过。

要追溯原因,大多要扯到互联网媒体,或者说各种自媒体的兴起,直接稀释了观众的注意力。也许这是各种媒体生存艰难的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

其实以我的观察,互联网媒体并不一定就那么活的轻松,甚至,我觉得背后的投资商已经感到非常不易了。如果投资人的兴趣下降或财力不够,失去财务补贴的互联网媒体未必能稳定的产生效益或者保持收支平衡。

01/平台维护、管理、运营及宣传费用巨大。

要赢得激烈的竞争还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些投入包括网罗各类优秀人才,为了不断扩大知名度进行的宣传费用。这些无不都需要巨大的投入,没有钱,怎么玩得转?

02/媒体资讯创作奖励成本巨大。

有了互联网媒体平台,就需要大量吸引人气的内容。于是又要花钱让更多的内容作者入驻,以保证媒体有持续的新鲜的资讯生产。

为了吸引优秀的作者要花钱,为了奖励创作,还要吸引建立各种自媒体栏目,奖励的制度是有了,开始或许有一定的效果,如果长时间没有让自媒体人有持续的收益,自媒体也没有活下去的财务支持,创作热情也会慢慢冷下来。

现在网上就有自媒体运营收益低下的讨论出现,估计自媒体的创作仍然只能保持在以兴趣为依托的状态。

我想各种公众号之类的自媒体也未必能保持低收入状态下的创作或运营。

网上类似宣传自媒体创作如何短期实现财务收益暴涨的传言,排除获得补贴之外,其他的估计少之又少,和中奖差不多的那种情况还是有,大部分还是给网络媒体提供品质并不高的,但足够多的免费信息源。

03/媒体资讯浏览奖励成本不小。

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为了吸引流量,各种媒体还不得不对阅览人士提供现金奖励,展现出传销式发展模式。可惜,这种为了吸引流量花钱效果并不一定特别明显,而且一旦奖励值下降,那种专门奔着奖励而去的点击,也会失去兴趣。

遇到过一些阅读受奖励人士,可能是因为奖励规则多变,尤其是提现规则朝三暮四,上述人士往往觉得媒体言而无信,甚至会出现负面宣传的意味。

说回来,这种媒体为扩大知名度,提高点击流量,进行点击奖励,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刷单行为呢?个人以为有相似之处。

总而言之,各种互联网媒体也好,纸媒体也好,电视新闻媒体也好,如果完全没有财务良性循环,自我生存的能力。在投资人兴趣下降,信心不在的时候,估计就是该关闭的时候了。

(这一点和前两年出现的共享单车有点类似。关于共享单车另外讨论。)

网民的兴奋点总是多变的,兴趣也不容易被引导了,想要专注的办好一个网络媒体,一厢情愿还真难办。当然,我们也离不开网络媒体,毕竟网络媒体的存在带给我们即时性互动感和以往的传统媒体大不一样。

希望被淡忘的那一天来的不要太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