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主义与新思维
特朗普主义。
去年11月,特朗普高票当选美国总统,开始了第二次执政。短短几个月,他便在美国和世界一些地区刮起了政治风暴。在内政方面,让竞选盟友马斯克领导一个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团队,在内部清除冗余和虚假,用商人的手段整治政府弊端,初见成效。在外交方面,他挺俄抑乌,垂涎乌矿产资源,一边施压泽连斯基妥协,一边桌底下与俄交易,“吃了原告,吃被告”;他直言不讳要购买格陵兰岛,要兼并加拿大,要控制交通枢纽(港口),要退出北约,他要让欧洲自扫门前雪,他隐约表露出与中、俄联手的意图。在经济方面,向全世界的贸易对手加征关税,威逼外国企业去美国投资,目的是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让美国财政不再寅吃卯粮。特朗普的这些举措,无不是为了他心目中的“美国优先”和“让美国再次伟大”。
美国大变局,让特朗普成为风暴的中心,也让世界愕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对特朗普的解读和诋毁。许多人认为特朗普主义背离了普世价值观,挑战了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背弃了盟友,说他不靠谱。
特朗普究竟靠不靠谱,他应该靠谁的谱?是靠美国的谱,还是靠国际社会的谱?我们应该避免习惯性思维,用新的思维来解读特朗普主义——
(1)特朗普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美国大环境。
美国早已不是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缔造者,再也不是世界和平的捍卫者,美国早已背离了自己的价值观,挑战了自己亲手缔造的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全世界发动数起战争,给许多国家带来灾难。美国历任总统,一脉相承,凭借美国自身的民主制度和超强的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人习惯了这样的大环境,许多外国人也习惯了这样的大环境,许多外国人都习惯了让美国当带头大哥,许多人都认为美国是靠谱的。
其实,美国自911恐怖事件始,便显露了衰退的踪迹。美国的衰退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虚弱,而是因为它的强大,因为它的强大导致它的霸权扩张,是霸权扩张导致了美国巨额的军费开支,用经济学术语讲,美国巨额的军费开支,加大了社会交易成本,使美国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导致入不敷出。美国尽管入不敷出,还要支持全世界的颜色革命,还要支持各种各样的战争,还要到处撒钱,结果导致了美国的失血。由此,美国不得不加快印钞(加快印钞,是许多国家转嫁危机的手段),不得不转嫁金融危机,不得不透支美国信用,使美国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但不管怎么样,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极。
②国际大环境。
欧盟国家既是美国的盟友,也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的产物,也是美国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管怎样,欧盟国家和北约组织构成了世界的第二极。
俄罗斯是具有经济潜力和军事潜力的强国,中国是新崛起的经济和军事强国,如果中俄联手的话,将成为强劲的第三极。
其他国家构成松散的世界第四极。
国际大环境,表面上是以美国单极世界为中心,实际上已是多极,表面上拥戴美国为带头大哥,实际上谁都想当带头大哥。在过去,在今天,在将来,世界上的国家都是讲实力地位的,有实力就有地位,没有实力就没有地位。恃强凌弱是世界的通病,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通病。
③实用主义哲学。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人都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信奉实用主义哲学,让美国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朗普信奉实用主义,他相信实用主义能使美国再次伟大,所以,他上台执政后,便抛弃意识形态和传统政治羁绊(许多人认为他背离了普世价值观),开始清理国内政治冗余,开始执行实用经济和实用外交。为达目的,他要将美国的霸权运用到极致。
以上,便是特朗普主义产生的原因。
(2)旧视角
世界的底色。
人性决定世界的底色。
人类社会历史,在三千多年前已经“不杀俘虏”,已经告别丛林社会,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时代,但这种文明还是低质量的,人类仍然没有停止过掠夺和杀戮,人类仍然保留动物隐形的尾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依然继承和保留了动物的基本属性(林副主席在日记中曾经写过“动物全凭掠夺,皆可师之”的话),人性的原欲、原恶、原善,一起描绘了世界弱肉强食的底色。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所有国家都要争取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有国家对此都心照不宣。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凭实力地位的,没有实力就没有地位。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没有实力地位,只能小国师大国,大国师强国。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时,都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都是从本国优先出发,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实力地位基础上。如果偏离了自己的实力地位,硬要逞强,硬要碰强,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比如中东的哈以战争,东欧的俄乌战争,强者都捞取了实惠,弱者都呑下了苦果。全中东的国家打不过以色列,全北约国家也奈何不了俄罗斯,全世界都怕美国。美国仍然一骑绝尘。
(3)新思维
①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皆因自发秩序。
从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食物制度、群婚制度、杀害俘虏的制度,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从奴隶社会的不杀俘虏,让俘虏成为奴隶,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有了家庭,有了私有制,有了国家,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变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生存形式,不变的家庭私有制基本生活方式,不变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主导生产和分配的生产关系,不变的市场经济形式,不变的契约社会形式,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重复发生的贫富两极分化、阶层固化、暴力运动、战争行为,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资本主义的渐进改良,社会主义的基因突变和返祖现象,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都是自发秩序的结果。
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几个特点——A符合人性的需要,具有内生动力;B人是自私的,人具有自主性,人追求自由,自由能发挥人的最大潜能;C坚持简捷有利原则(路是人走出来的);D坚持资本引领,追求效率,实现资本的自动增殖;E因为追求效率,需要秩序,所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搭成共识,形成互不相扰(互不干涉内政)的自发秩序;F自发秩序具有自动纠错机制,促成了社会渐进改良和革故更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类社会自发秩序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虽然人类总是抱着建构主义,妄图建构一个理想的社会,但在人类社会自发秩序面前,便显得苍白无力。人类社会自发秩序总是无坚不摧,人类社会自发秩序总是出人意料的不断向前走。人类社会的明天究竟会是怎样,也要看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发展的结果,也要看人类的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关系理性最终是否能将人类社会带往理想的彼岸。当然,也存在人类社会自我毁灭的可能,比如发生核战争、生化战争、人工智能战争。
②正义辨。
举例1,俄侵乌,俄到别人家里扔炸弹,杀人放火,是不应该的,不应该就是非正义的;乌抵抗侵略,以牙还牙,是应该的,应该的就是正义的;俄乌战争,俄是侵略方,加害方,是非正义的一方,乌是被侵略一方,被加害一方,是正义的一方。俄侵乌,事实清楚,全世界的人都明白谁是正义,谁是非正义。但,某些国家出于各自国家利益需要,在正义和非正义事实面前,持爱昧态度。
举例2,俄侵乌,造成了俄乌两国士兵巨大的伤亡,造成了俄乌两国巨大的财产损失,是不应该的。因为战争没有赢家,见不到一丝一毫的正价值,满目尽是负价值。所以,无论任何形式的战争(包括台海两岸可能发生武统),都谈不上应该,都模糊了正义和非正义的界线。
举例3,欧洲国家和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动用各自军事资源,支援乌克兰反抗俄罗斯的侵略,是应该的,理论上是正义的,但实际结果是不理想的。
举例4,欧洲国家和美国虽然竭尽全力支持乌克兰反抗俄罗斯侵略,但由于俄乌之间军事力量悬殊,乌克兰仍然打不过俄罗斯,仍然牺牲比俄罗斯更多的士兵。如果欧洲国家和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反抗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将会牺牲更多的士兵,牺牲更多的士兵,乌克兰又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说明抵抗侵略的战争是无效的,牺牲更多的士兵是不应该,用正义的手段没有取得正义的结果,没有赢,便是亏;如果欧洲国家和美国继续支持俄乌双方互相厮杀,只能造成更大的人道灾难,是不应该的。本例子,模糊了正义和非正义的价值判断。
举例5,俄罗斯凭一己之力与欧洲国家、美国、乌克兰对垒,即使最后赢得了战争,但牺牲了无数俄罗斯士兵,也是得不偿失的,还让俄罗斯背负全世界的骂名,让俄罗斯人永远也抹不去侵略者和反人类罪的负罪感,赢了也打折扣,也不正义。因此,战争是没有赢家的。
举例6,中国、印度、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是非不分,没有反对俄罗斯的侵略,还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往来,实质上从经济上支持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让侵略者有经济能力继续侵略行为,是不应该的;还有更不应该的国家是朝鲜,朝鲜助纣为虐,支援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是违背正义原则的,是与俄罗斯同罪的。
综上所述,战争没有赢家,无论正义与否,战争都是不应该发生的。战争的发生,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战争的双方都要反省。尤其是侵略的一方加害的一方,应该向被侵略的一方被加害的一方认罪和赎罪。
如何辨别正义与非正义?我个人认为,正义与非正义,应该轻过程,重结果,只要结果是负价值,就应该一票否决。
③关系理性
从关系理性出发,俄乌之间应该立即停火止战,应该妥协善后。
什么是关系理性?关系理性是站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集体理性之上的理性,关系理性是站在所有理性之上的最高理性,关系理性是由最高领导人决定的处理严重社会危机的最后的手段。当人类社会公平、正义、仁爱、和平原则遭到破坏,人类社会正常生活秩序遭到破坏,人类社会面临战争危机的时候,就需要关系理性来防范和避免危机,当战争发生以后,就需要关系理性来止战和消除战争后果。“关系理性”的前提是:假设人类社会是“黑暗森林”,是“零道德社会”,每一个人都是猎手,充斥猜疑和敌意,存在相互毁灭的可能性,人们在面临相互毁灭的危机时,“关系理性”便站出来力挽狂澜。“关系理性”能打破意识形态固化,可以站在物质利益冲突和精神冲突之上,促使双方坐下来,选择“相互敌意最小化优先于各自利益最大化,以便优先保证共同生存机会”(赵汀阳),各让一步,降低相互敌意,通过交流,谈判,妥协,求同存异,搭成“可信承诺”,保证“共同生存机会”,实现合作,互利,共赢,消解危机和冲突。关系理性能保证共同生存机会,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关系理性也是妥协的理性,当彼此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搁置所有的物质的精神的利益诉求,通过妥协,优先保证共同的生存机会,避免零和博弈。关系理性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妥协,二是投降,妥协好听一点,投降不好听,但二者都是属于关系理性,都能优先保证共同生存机会。妥协和投降能避免杀戮,是人类追求生存机会的最不坏的选择。许多人一提起妥协和投降,便嗤之以鼻,一概否定。不妥协不投降的结果会如何呢?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吗?不是你死,就是他活,何不选择相互敌意最小化,何不优先保证共同生存的机会?何不选择双活?妥协和投降是关系理性,关系理性是人类最高的理性,是不应该被否定的。
④基于关系理性,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
站在世界的底色上,站在关系理性的角度,站在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的立场上,来看特朗普挺俄抑乌力促双方停火止战的举措,特朗普还是靠谱的,特朗普仍然不失理性。如果按拜登的思想路线,俄乌要一直打下去,一直打下去,会死更多的人,一直打下去,乌克兰也赢不了俄罗斯(俄罗斯手上有几千枚核弹,北约和美国也怯核,全世界都怯核,核不是纸老虎,核是真老虎),所以,特朗普的实用主义还是胜拜登的理性主义一筹。
⑤警惕习惯性思维
我们无可避免都有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是应然,即世界应该这样,我们应该这样,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应该。但应该里边,有许多不应该。侵略战争是不应该的,但以弱敌强,毙敌八百,自损一千,也是不应该的。从实践的效果看应然的选择其容错率是居高不下的。我们的思维在某些情况下,应该采取实然的态度。实然的态度是在应然的基础上考虑价值平衡,考虑实际结果。比如制定法律,法条的依据是法理,法理是应然的,但制定的法条是实然的,法条既要符合多数人的愿望,也要保护少数人的合法权益,法条需要考虑价值平衡。我们应该轻过程重结果,结果能够保障双方共同生存的机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实然的选择,便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⑥特朗普主义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特朗普主义是美国民主制度滋生的一朵奇葩,虽然面目可憎,但他懂得变通。特朗普出于商人本色,他漫天要价,也期待有人能就地还钱,他骨子里追求的是利益,他不要战争,希望世界和平。特朗普会千方百计地运用美国的实力地位,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他知道,全世界都绕不过美国这一道坎,最终,人们会搭成妥协,搭成共识,重建世界新的格局和新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