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與柯文哲聯盟?這是誰蹭誰呢?

500

7月7日的藍營凱道造勢,為史上最激烈的國民黨初選拉開帷幕,經過了三次還算擲地有聲的「國政說明會」,國民黨的網路聲量有所提升。但不可諱言,這是一場內部危機重重的初選,兇險程度遠高於民進黨初選。

民調顯示郭韓兩人的纏鬥簡直是一時瑜亮,而造勢舞台上的韓國瑜,看起來老神在在,羽扇綸巾,似乎勝券在握。相對地,郭台銘卻表現出焦慮與急切,似乎只差臨門一腳。這一腳是哪一腳?是「郭懂欲整合白色力量幹掉民進黨政府」嗎?

郭柯聯盟?這一齣戲外戲,到底是誰蹭誰呢?

按此風向乃起自柯文哲幕僚「反韓挺郭」的初選分析,很明顯是白色力量在「蹭郭」。關於此,柯文哲本人表現得一副事不關己,推稱是幕僚個人行為,鬼扯,明明白白就是柯文哲想藉國民黨初選操作藍營分裂的策略。

柯文哲的上海行,原本是他參選前的壓軸戲碼,但意外遭到香港事件的抵消,柯甚至面臨年輕票源大量流失的窘境,提早遭藍綠邊緣化。「蹭郭」這一齣戲,十足顯示柯文哲的焦慮,而他也是日日都在看大數據做「總統」夢的咖,深知郭台銘搶走了不少中間選票與年輕選票,此舉意在接收郭台銘初選落敗後的「郭粉轉移」,或郭台銘初選勝利後的「韓粉轉移」。

另一方面,對郭台銘而言,這次因為韓國瑜陣營反對納入手機民調,使得他這幾個月努力爭取的中間年輕票源版圖,可能無法反應於民調結果,因此來者不拒,誰蹭他都歡迎。畢竟郭也是一個日日都在看大數據的咖,一表現出「來者不拒」的態度,觀眾就知道郭對選情不敢樂觀。

要不是本週已經進入民調程序,郭台銘「引柯粉入關」的策略若延續一個月以上,恐傷筋動骨,因為挺郭的知識階層幾乎都討厭柯文哲,回蹭白色力量肯定會讓郭台銘流失藍營知識階層的支持。急病亂投「醫」的標籤,將牢牢貼在郭懂額頭上。

柯陣營的操作就初選來看,為時已晚,因為「棄柯保郭」的民調教戰守則,最起碼要一週的時間串連發酵,選民沒那麼機靈,熟稔怎麼回答民調電話對自己真實的支持對象最有利。

有趣的是,一向被認為最會操作民調灌票的綠營,這一次到底要「倒郭」還是「倒韓」,內部意見也出現分歧。雖然民進黨最近打韓打得順手,順手到許多人認為韓國瑜比較好打,但對選舉經驗豐富者而言,這可說不一定。

韓國瑜的群眾魅力不是蔡英文可比,尤其賣菜郎很會選舉。郭台銘的財力與極具廣度的議題操作空間,亦難對付。簡言之,郭韓都很難打,兩人合作則更是1+1>2,攪局初選不見得會出有利於綠營的結果。況且,有「任性的韓粉」存在,挺郭出線,國民黨內亂機率較高,挺韓出線反而會讓國民黨整合更快。

形勢既然這麼混亂,「郭柯聯盟」就只能看成初選的暫時性策略,「是偶遇不是外遇」,柯陣營主動示好,郭陣營被動「謝蹭」,但初選一落幕,兩方肯定要分道揚鑣。

即便郭台銘在初選落敗,脫黨搞「郭柯配」的機率微乎其微,因為郭柯有兩個矛盾配不起來: 

會捨韓國瑜支持郭台銘的選民,主因是他有行動派的形象,以及在商場上的寶貴作戰經驗,所以會希望郭懂能在長期滯悶的台灣政治裡,注入績效主義活水,這是郭柯聯盟的第一個矛盾。柯文哲在市長任內明明就沒績效,就只靠一張嘴混政治,「郭柯配」只會大量抹殺郭台銘的績效主義形象。

再者,由於郭台銘的初選策略選擇了中間選民與年輕選民作為他區隔韓的支持者版圖,因此不時嗆大陸以博「幼仔們」的好感度,但柯文哲走的卻是「和中」路線,這一嗆一和,雖都是選舉策略,但揉在一起不對盤就是不對盤。這是郭柯聯盟的第二個矛盾。

以上兩個難以調和的矛盾,簡言之就是「柯文哲不配」,郭懂得多低能,才會去搞「郭柯配」?不但勝率為零,且無論蔡英文是否成功連任,郭台銘注定是藍營之罪人。若韓國瑜贏得大選,此舉也形同讓郭台銘斷了參與藍營政治的後路。

大數據能否演算出「藍營罪人指數」我不知道,郭懂靠鼻子去聞可能就夠了。

按國民黨的初選辦法,郭台銘的初選策略其實應該放在大選時用,因為真正會守電話等民調Call in的是「國粉」,「藍粉」,「韓粉」,而不是中間選民與年輕選民,郭台銘這幾個月努力擴張的版圖,都是後者。但不這麼做也不行,因為深藍韓粉多支持韓國瑜,而且很鐵,所以只能說,若郭懂落敗於初選,是時也,命也,力有未逮也。

真正能左右郭懂勝敗的,不是柯文哲,而是朱立倫。作為第三名,朱陣營之所以策略「打郭」,主因是他得不到部分深藍選民的支持,除了「換柱」黑歷史之外,「正常倫」(朱立倫自稱)根本不具備對抗綠營的戰鬥力,深藍選民要的是「不正常」的領袖。此所謂「不正常」,是指能跳脫傳統國民黨窠臼的戰士,而「正常倫」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老藍男。

因此,朱立倫能取得的支持票源,主要在淺藍區塊,而這一部份是郭懂主力支持者,也是主要吸票對象。

朱陣營打郭策略的目的顯然是搶第二,以確保初選後自己不至於被完全邊緣化,若郭陣營與第三名糾纏,韓國瑜勝出機率自然高,朱立倫即成為另類的Kingmaker。只是,這項策略還會引來「棄朱保郭」的效應,一個不小心就弄巧成拙。

誠然是史上最激烈的初選,無論如何,選後國民黨必然整合,沒有人會脫黨參選,藍營也不會有人去蹭白色力量,除非柯文哲參選的目的就是做藍營側翼,而非當選。只是,為他人做嫁的條件不會低,國民黨未必埋單,除非辣台妹撿到核彈。

至於韓國瑜若落敗,那些「非韓不投」的韓粉會不會改投柯文哲教訓國民黨?我認爲這類韓粉數量不會多,無關大局,外傳的「一百萬」鐵粉大軍,不過是挺韓者放的煙霧彈。韓國瑜若脫黨參選,其得票數極可能還不到一百萬。

換言之,就算是韓國瑜,也無可能脫黨參選,遑論郭台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