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改提民生法案台当局或将逆势而行
台湾地区「立法院」新一个会期于昨日开议。按照过去惯例,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和党团于前日举行「立法实务研讨会」,讨论新会期将要推动的议案。党主席朱立伦为国民党党团新一个会期的提案方向定调,指出民生经济是本会期推动重点,至于民众党所提的法案,可以讨论汇集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让福国利民的法案尽快通过。因而党团对提案策略作出调整,将以推出民生法案为主。这既是为了争取民心,凸显民进党当局不顾民生,终日价操弄政治的需要,也是对民进党发动「大罢免」的有力回击。
在前日的「立法实务研讨会」上,由智库和党团分别公布优先提案内容。按照朱立伦的指令,国民党党团在本会期将以民生议题为重,总计将围绕议题提出二十三项提案。这些提案涵盖普发现金、电力产业、非核转非碳、还劳工国定假日、AI基本法等等多个领域。国民党党团总召傅昆萁指出:今年是一个崭新的一个挑战,还有非常多的民生相关法案,国民党党团将会在这个会期,一步一步来推动。
在这些民生法案中,最令人触目的是「税收超征全民共享发放现金特别条例草案」,主张普发现金一万元,同时推动「预算法增订第八十一条之一条草案」立法,规范「政府」税课收入实征净额达到预算编列数百分之一百二十,应还税于民普发现金。
国民党党团认为,「财政部」上修二零二四年总税收,超出预算数新台币五千二百八十三亿元,创历史新高。因而国民党党团将促使「政府」启动「还钱于民2.0」版,主张全民普发现金一万元。总计为二千三百亿元,不足超征的一半,「政府」还是有很多资金可以运用。
因此,国民党党团将每人普发现金一万元,作为党团新会期的重大民生提案之一。这个议题显然是吸取新加坡和澳门地区等地的做法,有利于争取民心。而且由于是动用超额征收税收来动支,并不触动到年度财政预算,因而将不会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也可避免被民进党当局拿来大做「一边删砍预算,一边提案发钱」的文章。
实际上,在上会期蓝白两党连手删砍「总预算案」中,有部分是涉及民生的,因而被民进党及其侧翼拿来大做文章,并作为煽热「大罢免」之火的重要「理由」之一。现在提出「普发现金」法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浇降这股邪火。
其实,国民党的提案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从上会期的注重政治议题法案,转型为民生法案,在总体上也是为了回击及反制民进党及其侧翼发动「大罢免」的借口。本来,国民党党团在此前推出的各项非民生法案,确实是有此需要,也具有充足的正当性,但毕竟在「立法院」形成朝野了恶斗,而被民进党利用来进行政治撕裂,并要国民党来背锅,尤其是删砍「总预算案」,未能掌握好舆论主导权,反让民进党占领了舆论高地,「造谣」式地大造「删砍民生预算」的舆论,并将之作为加温「大罢免」的借口。因此,国民党确实是有必要调整策略,改为专攻民生法案,希望能够籍此浇降「大罢免」之火。
从牌面看,国民党党团将在本会期推动的二十三项民生法案,都将有利于争取民心。除了是前述的「普发现金」法案之外,核电延役、长照保险、还劳工七天假、提高诈欺犯罪刑度、AI基本法、营养午餐法等系列法案,尤其是有未成年子女的青年夫妻与弱势家庭在社宅分配上应该享有优先权,社宅应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优先提供给这些族群的法案等,都密切契合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
其中的还劳工七天假(五一劳动节、教师节、光复节、行宪纪念日等),及「长期照顾保险法草案」立法,修法保障外送全劳动权益的「外送平台管理暨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法草案」,推动运动事业举办运动赛事符合规定者,其门票免征营业税的「运动产业发展条例」修法,以及建立媒体要求数字平台付费使用新闻报导内容的法律依据,以促进数字产业平衡发展,都符合大众利益,相信民进党党团难以出手反对,即使是要反对也将难以出手。
在国民党较早前就已经放出「新会期专攻民生法案」的风声后,「大罢免」的氛围就开始有所减弱。这固然是还有着其它的各项因素,如估计能够完成第二阶段的联署的个案不多,及某积极投入「罢免」的大亨的桃色丑闻风波冲击了「大罢免」的势头等,但国民党调整法案策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民进党党团似乎是也不愿在政治领域「拗到底」,因而按照党团干事长吴思瑶所言,优先法案也是以民生法案为主,包括经济发展、扩大照顾、强化韧性等三大面向,并将聚焦于虚拟资产、劳保条例等法案。
但仍然还将会有政治恶斗的「尾巴」。其中一些是承袭上一个会期的,如「行政院」将于明日提出对「总预算案」的复议案,势必引发朝野「立委」的肢体碰撞,这就将把上会期的政治恶斗,延伸至新一个会期,「树欲静而风不止」。也有一些将会是民进党当局新提出的政治法案,如陆委会自证的将会拟制《港澳关系条例》的修订法案,建议将港澳人士在台居留的条件与外籍人士的规范一致化等。这些法案在送抵立法会进行审议表决时,势必会引发朝野两造的攻防战,甚至发生肢体冲突。
倘果如此,所引发的恶果,就应由民进党来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