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超市毛利率净利润下滑:区域性双刃剑明显,屡屡违规被罚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日前,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超市)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为绰耀资本。
这已经是公司二度递表,上一次是2024年6月。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宏信超市净利润率微薄,且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江苏地区,区域性特征显著。此外,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缩减,而贸易应收款项却持续增长,引发关注。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净利率微薄
宏信超市是一家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
根据行业报告,按销售额计,公司于2023年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9.1%,及按销售额计,公司于2023年在江苏中部地区的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2.3%,及按2023年的销售额计,于江苏省超市营运商中排名第20位左右,市场份额约为0.4%。
2021年-2023年,宏信超市实现收入分别为14.32亿、13.29亿、14.02亿,实现期内利润分别为3508.0万、5106.5万、5160.2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为10.06亿,上年同期收入为9.88亿;实现期内利润为2407.8万,上年同期为3052.8万,增收不增利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宏信超市净利润率分别为2.4%、3.8%、3.7%及2.4%。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宏信超市的净利润率较低,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过20%,这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的信心。此外,公司门店数量在过去几年有所减少,显示出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业绩层面详细来看,报告期各期,宏信超市销售食品(包括粮油、食品等)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约69.3%、68.9%、71.9%及77.9%。按业务划分来看,公司业务主要涉及零售业务、批发业务、租赁业务、供应及销售餐食业务等。
报告期各期,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收分别为8.89亿、7.88亿、6.89亿、4.18亿,营收占比分别为62.0%、59.3%、49.1%、41.6%。
其中,超市业务实现营收分别为4.47亿、3.90亿、3.84亿、2.23亿,营收占比分别为31.2%、29.4%、27.4%、22.1%;便利店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7.9%、8.9%、6.7%、4.0%;商城营收占比分别为13.4%、7.9%、9.9%、9.9%。
此外,批发业务中,商品销售批发(批发包括粮油、食品及其他产品的销售)营收占比分别为36.0%、37.3%、48.5%、56.5%;来自销售及供应商品的佣金收入占比分别为0.7%、1.3%、0.5%、0.4%。批发业务合计营收占比分别为36.7%、38.6%、49.0%、56.9%。
批发业务营收占比逐年走高的情况下,各期其毛利率分别为12.5%、12.5%、14.7%、14.1%。2024年前三季度,超市、便利店、商城毛利率分别为26.2%、21.7%、16.7%。报告期内,公司总体毛利率分别为19.7%、22.7%、21.5%和20.7%。
落子江苏,区域性特征明显
江苏省一直是宏信超市业务的主要市场。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大部分业务营运均在扬州,而所有业务均在江苏省。此外,公司的分销中心以及存放大部分产品的两个仓库均位于江苏省内。
于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在江苏省经营52间超市及107间便利店,其中49间超市及106间便利店位于扬州市,三间超市及一间便利店位于泰州市。除超市及便利店外,公司亦于扬州经营两个商城,即江都商城及宏信龙购物中心。
公司计划自最后可行日期起至2026年第一季度在江苏省及安徽省开设共计12家超市及30家便利店,并提供粮油、副食及家居用品等多种产品。
其中,公司计划在扬州开设三家超市及六家便利店,在泰州开设七家超市及18家便利店。公司预计每家新超市及便利店的建筑面积分别约为1000平方米及100平方米。
柏文喜认为,宏信超市作为区域性商超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业务范围相对有限。通过上市,公司可以筹集资金用于进一步扩张,例如增加门店数量、拓展市场范围,甚至进入其他省份;第二,上市可以提升宏信超市的品牌知名度,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第三,上市可以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对单一资金来源的依赖,增强财务灵活性。同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宏信超市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柏文喜进一步指出,零售行业面临电商冲击、消费模式转变等挑战,宏信超市需要通过上市获取更多资源来应对这些变化。例如,公司正在布局线上业务、预制菜市场等新兴领域。
“宏信超市的业务高度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尤其是扬州。这种区域性特征使其容易受到当地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例如,如果当地经济下滑或竞争对手加大投入,宏信超市的业绩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此外,还可能面临一定的行业竞争压力,目前,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电商的崛起对传统商超形成了巨大冲击。宏信超市的零售业务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而批发业务虽有增长,但也面临更高的信贷风险。”
“一方面,随着批发业务的扩张,宏信超市的信贷风险也在增加。批发客户的付款延迟或违约可能对其现金流和财务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宏信超市的规模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上市后可能面临市场估值较低、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此外,投资者可能对其单一市场的依赖和行业风险持谨慎态度。”
应收款项持续增长,屡屡违规被罚
截止2024年9月末,宏信超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8亿,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8840万。有关减少主要由于公司录得经营、投资及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于2022年及2023年,公司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7003.5万及6921.9万;于2021年、2023年前九个月及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约为4582.7万、1114.3万、1062.5万。
宏信超市表示,公司可能会于业务中遭遇现金流量错配的情况。公司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乃主要由于存货以及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以及合约负债减少所致。
公司于2021年、2023年前九个月及2024年前九个月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乃主要由于以下各项的综合影响(1)除税前溢利金额较2022年及2023年为低;及(2)贸易应付款项的付款周期较贸易应收款项的收款周期短。此外,就2021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而言,此亦由公司的存货增加所致。
详细来看,2024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主要反映营运资金变动的负变动,主要由于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约3790万,存货增加约5130万及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约1870万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21亿、2亿、2.14亿、2.58亿,持续增长;同期,公司存货分别为2.86亿、3.24亿、2.66亿、3.18亿。
报告期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平均周转日数分别为约21.3天、44.1天、53.9天及64.2天(年化)。
据天眼查显示,2022年10月31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37万元,处罚事由为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2022年12月30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7万元。
2023年6月8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宝应水岸店因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被江苏省宝应县烟草专卖局处以罚款。
2023年7月26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高邮富城汇贤居便利店因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被江苏省高邮市烟草专卖局处以罚款。
2023年9月12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江都杨庄分店因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行为及其从属,被扬州市江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40.13元。
2023年10月18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三盛店制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行为及其从属,被扬州市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金额194.48元;没收违法所得119.48元。
2023年11月13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玉器街店因制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行为及其从属,被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金额200元;没收违法所得60元。
天眼查还显示,截至2月24日,公司共有23条司法案件,其中78.26%的案件身份为被告。(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