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二元风格对应经济二元结构,周期炒作是主流

美帝基本都是垄断经济型,包括科技行业大企业垄断,

中国是关键部门国家垄断,盈利稳定,其他行业高度竞争内卷型,一般都是行业初起时做铲子的最赚钱,随着技术扩散,规模扩张,运气好的龙头业绩能捞一把(光伏短暂的行业高光),然后就是大家都不挣钱。

所以A股也二元化,汇金带着银行和高股息板块走慢牛(最近是AI情绪太强了),其他行业股票都要炒周期,最好是从无到有的行业刚开始,然后除了炒龙头,铲子也是必炒的。现在AI和机器人这么火,说到底还是这个规律,只是要等过几年才能体现出来,算力就是铲子,机器人说到底最接近于从无到有,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不是说以前没有,是以前大家都觉得还很远,现在突然觉得近了,类似于从无到有。

去年就是低空,最接近从无到有。  

然后,只要是这种从无到有,或者说新兴行业的早期,那基本很少有利空,炒作模式就完全变成机构游资所有活跃资本都在拼信息快,拼钱多,拼引导舆论,拼下手快狠,业绩完全无所谓,大家都知道最后是咋回事。  

说到底,中国股市就是两个局,一个是保守型资金在保险和汇金带领下搞红利国企,另一个是剩下的各路公墓私募柚子散户,围绕新兴经济的周期炒作,这个局的核心竞争力是信息、反应(量化还是有用的)、资金和舆论引导。业绩其实关系不大,像光伏那样靠着zf集中投资(其实就是现在所谓的资本开支集中化,从美股炒英伟达开始学到这个概念,大公司集中投资到英伟达,通过自己的大额资本开支养肥了英伟达,现在国内几家巨头也在宣传上复制,但是美国也是垄断经济,所以它的逻辑链条是可以赚到钱的,国内互联网经济也是竞争型的,这条路就有点说不通了。但是不搞又是被淘汰的命。)

所以,最后靠着AI真正能赚到钱的大概率还是算力(直接制造而不是算力中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