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北京老影像,看起来也比现在的印度德里干净

【本文由“一杯酒999”推荐,来自《印度农业的条件真的比中国好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永远有一堆理由,这很印度。

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给成年男性(中等活动量)推荐的日均摄入量 2500 - 3000 千卡,成年女性(中等活动量)推荐的日均摄入量 2000 - 2400 千卡来看,印度人稳稳地处在推荐值范围内,堪称 “模范生”。而中国人呢,一不小心就摄入过多,健康风险也跟着增加了。或许中国人真得向印度人看齐学习,在热量摄入这件事上,好好找找平衡。

别小瞧了这件事,它可不单单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民族繁荣的基石。只有每个人都能合理管控热量摄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整个民族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稳步迈进,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就这还优越上了,真是屎坑里只要仔细扒拉,多少也能扒拉出点黄金,查查人均预期寿命,婴幼儿死亡率会死吗?

3,中国哪怕再穷的时候都有一个地方叫茅房,不会随地大小便,即便100年前的北京老影像也看起来比现在的印度德里干净,而不是一下雨污水横流,行人脚踩垃圾污水涉行,甚至60-70年代,街道办事处都有组织大家一起打扫卫生,而不是像印度万事凑合主义,既然是凑合,一切就不难理解了,中印的差异本质是生活态度的差异,更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更立足于当下,阿三喜欢幻想将来以逃避当下的不堪。

4,我国现在是一个工业国家,农业早摆脱了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本质是工业化农业。阿三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相当比例,而且佃农小农经济占比很大。

5,中国的南水北调很成功,阿三的全国水利联网大多停留在纸面上,好高骛远,执行拉跨,这很印度。看看400毫米降水线就知道谁的条件好了,而且印度基本没有无霜期这个概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