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各种不顺之后,理性分析的自己天赋和学历,我毅然决定离开北京

【本文来自《对话黄文政:生育率持续低迷,所有人都会成为受害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流风之回雪
  • 说的好像人口十亿以下就没有内卷竞争似的!从现在之前一个班七十个学生,一个老师根本没有充分时间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只能抓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成绩差的只有放任自流,在这种人口规模下,我们的教育只是灌输式+筛选式的结合,就没有因材施教和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直到大学都是这样,一个班可以达到上百人,谁还管你,自制力差的学生就容易迷失自我。知道国外大学有小班制吗,二三十个人,教授对学生督促的很紧,这就是教育差距。你觉得堆积人口,残酷内卷可以出成果,一将功成万古枯。我更认可精耕细作,资金资源政策环境给予充分,大大提高成功率。而且别以为杭州六小龙只是人口堆出来的,地方政府可是给地给钱不干预,各种良性政策催生出来的。不然四川河南也是人口大省,可是没钱,拿什么支持!你倒是在他们那找个与杭州六小龙匹敌的创新独角兽看看!

人贵自知。像我,就在经历了各种不顺之后,理性分析的自己天赋和学历,毅然离京来榕。

之前公司里面,动不动就是硕士、博士,仅凭在校期间的一张竞赛证书很难拼过人家。

来这边之后,真的豁然开朗,不要挤那么长的公交,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别动不动就国内的教育如何不好,国外的教育如何好,人类社会本来就是正态分布的,行的人自然能出来,不行的人就是不行,起码也是差点意思。

想想自己的求学经历那些就是行的同学,再想想梁靖崑、林高远多年下来的比赛成绩,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你总能说国家队没有给他俩机会吧?教练偏心?

像我没有留学经历,就从来不会说国外如何如何好,这种事情,还是需要亲身经历。

假如现实可以一纸调令就把武汉的500万人口迁移来福州,福州肯定无法培育出杭州那样的公司,因为历史的机缘已经错过,加上各方面积累的厚度远远不够,但是,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有大的发展,而武汉嘛,我不相信减少500万之后,武汉还能保持住今天的方方面面。

真正怀才不遇的人,永远只是少数中的少数。而普通人也可以有多种选择,重点是要务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