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罗马风格灯架丢失”乌龙事件看某些历史学者的论证水平

7月2日一个叫”忧郁爱吐槽的Marvin“发微博吐槽说:称“几十年前在甘肃酒泉出土”的“罗马风格的灯架”“据说最近大火的国博甘肃展本来是打算借调这件文物”“现在已经很难追问去向……”

500

一时引起轩然大波,甘肃文物局立刻启动了调查,并且发布了声明:

500

原来甘肃根本没有这件文物,就更谈不上丢失了,那么原博是怎么误解的呢,简单梳理一下“破案”过程

有博闻强识的网友先发现了这张照片的出处,1986文物出版社《丝绸之路》图册的照片,这本书只有这一张照片,说是魏晋墓出土,但没有提到具体出土地点,而且注的是波斯杂技俑。

500

500

那么这么一本埋在故纸堆的老书,又没有确切信息,还写的是波斯俑,怎么会引起原博言之凿凿说是甘肃出土的罗马灯架呢?原博说的这个讲座的主讲人到底是谁?向他提供了这样的信息?

又有慧眼如炬的网友发现了一篇著名学者葛承雍教授的文章:《从出土汉至唐文物看欧亚文化交流遗痕》:“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罗马枝形铜制烛台”

500

文章链接:https://www.dpm.org.cn/journal/246965.html

就此真相大白,原来主讲人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这件文物出土于甘肃,而现在不见了,并在自己的讲座上讲了这件事,导致原博吐槽,那么文章作者本人的论文中关于这件文物的相关内容是怎么描述的呢?

500

葛教授认定这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烛台

500

然而引用文献就是之前网友找到的图册,而这本图册并没有关于这个烛台出土的具体信息。网友分析是因为这张照片和嘉峪关的照片摆在一起,引起了葛教授的误解。再经过一系列传导,成了舆论事件,于是引起了这么大一个乌龙。

500

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文物出处判定不严谨,这个风格的认定也大有问题,

在文章中,葛教授言之凿凿是个罗马风格的烛台,并且确定无疑塑造的是拉瑞斯,然而依据却是德国泽曼写的《希腊罗马神话》中译本。

500

这是一本科普读物,主要介绍希腊罗马的神话,以下为引用文献的版权信息和相应页数的截图

500

500

500

难道葛教授得出烛台是罗马风格的依据就是这本书的插图吗?然而从书里的描述,如“牛角酒杯”“向另一只手的容器倾倒”这些特征在照片的出土文物中完全看不出来,插图和文物照片也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就算风格这种东西见仁见智,这位教授从哪里看出来,那个烛台是拉瑞斯呢?

而这个教授在回复甘肃方面的调查的时候承认:他没有见过实物

500

那么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