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塘:马斯克的DOGE运动,能否拯救美国?
结论:
美国的关税不会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而是会加速美国制造业的解体。现在投资于美国制造业的资本,依托于中国的低成本供应链,还有一个看得过去的roic。如果中美脱钩,那么美国的资本为什么非要投资制造业呢?投资OpenAI不香吗?相比于roic,美国已经沦落到追求资本利得了。
如果你是一个美国的制造业企业主,依托于中国的低成本供应链,你还能苟延残喘。现在关税提高了,成本上升了,roic下降了,你会真的在美国建一个零部件工厂?如果在一个铸件工厂和OpenAI之间,你会怎么选择?
美国制造业真正的敌人不是中国,美国制造业最大的敌人是资本,是那些美国内部能提供更高ROIC回报的产业!
开年以来,除了A股的DeepSeek之外,最热闹的可能就是大洋彼岸的DOGE运动了。美国过去这半个世纪,弄了很多这样的东西,什么女权啊,什么DEI啊,发证一大堆.......这次又来了一个DOGE运动。
看客们无所谓,反正怎么好看怎么来,怎么high怎么来。但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啊,美国的问题是DOGE小将们能改变美国的国运吗?
Reform的要义在增量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次的改革,远的有商鞅,不远不近的有张居正/王安石啊,当然最近的这一次,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到底什么样的reform能成功,什么样的reform不能成功呢?因为每个时代的社会矛盾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reform细则的比较,一点点的对比谁优谁劣。但是reform的要点是在于两个:
a.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增量利益,来对冲reform的成本?
b.增量利益的分配,是否惠及大多数人?
如果不能满足上面两个条件,改革可以说基本失败。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来看看,美国MAGA运动,到底是想做什么?不要光听口号,因为口号不花钱,我们要看看美国人到底在做什么?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看:美国的问题是怎么发生的,美国的增量利益在哪里,美国能否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再分配?这三个问题看清楚了,其实
2.美国的问题
美国历史上的问题是改变不了的,比如美国现在的种族问题,这是历史形成的,我们只能基于这样的历史现实去做一个分析,我们不能像西方经济学那样,假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理性人”作为代表。美国也不存在所谓的“美国人”这个概念,社会内部的复杂结构才是推动系统演化的根本力量——当然外部环境的变化(全球化)才是决定性力量。
美国的历史走势,必然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的,当二者冲突的时候,那reform的成本可能覆盖不了收益!这一切都始于全球化。
全球化应该是分作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苏联解体前的全球化。这个时候算是全球化的雏形,因为本质上来说,只实现了区域经济共同体。
不管是美国主导的北约体系,还是苏联主导的华约体系,其最根本的特征都是:将外部边缘国家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大国对抗。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那个时候你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企业可以去苏联开厂,然后经营的风生水起;同样,反过来的事情,你也看不到。
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几乎就是一家独大的,再也没有了像样的敌人。美国这个时候,开始加速推进全球化了,这里面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加入WTO。
过去25年,我们看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资本为了利益,在短短的25年不到的时间里,改变了全球的工业版图——制造业的产出中国占了1/3,而且在很多关键工业品的产出上,中国达到了50%。尤其是最近这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工业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虽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如果不抓住这几年的窗口,可能你不会看到现在的中国制造2025所取得的成果。
如果大家关注军事,就知道2016年南海发生的事情,这才过去了不到10年。如果说1999年的南联盟事件,让中国意识到了必须加速发展军事力量(从那年开始,中国的军事采购和投入方面快速增加),那么2016年的事情让中国意识到,我们必须加速发展工业。在真正决战之前,必须储备好足够的资源,现在来看,我们基本达成了这个目标。
美国去工业化,并不是这几年才开始的,只是最近这二三十年,速度加快了,程度加深了。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发现了一些现象:
a.美国的人均GDP显著的超越了传统的盟友,欧洲,加拿大,日本的人均GDP显著的落后于美国了。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给美国整体带来的利益——继续抽取全球资源。
b.美国的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停滞不前,社会分化问题日益严重。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对内的成本。
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了,这个时候,美国准备放弃全球化。这个才是美国现在MAGA运动的主导。
3.增量利益无处可循
这个时候,reform的主导者,可能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思路:到底是对内改革,还是对外扩张?
前面我们说了,美国一直在扩张,而且在90年底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情。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继续加速了这种经济扩张。现在的核心矛盾是:美国的扩张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扩张能够带来的边际增量已经非常小了;而对外扩张的成本,主要是被美国的社会底层承担了——就业流失。
美国在全球其实,已经无法有效的获取增量利益了。
对美国的体量来说,如果真的改革成功,我们做一个假设,需要为美国社会每年注入5万亿美金的实际流量财富,那么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到底谁能提供这种规模的增量利益。
首先,如果这部分利益来自中国,现在来看,基本不可能的,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顺差和制造优势至少还能保持20-30年——因为我们的制造业升级的计划,在过去1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一个数据,其实很有意思,我们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去年中国商飞交付的大飞机达到了波音的13%,虽然波音的交付量只有空课的大约一半!是的,当年二分天下的格局,目前来看,波音已经落败了。商飞吃掉空课,可能只需要10年的时间.......
芯片的产量,虽然咱们的高端芯片存在制造瓶颈,但是中低端芯片问题不大,去年中国的芯片出口额,已经是中国第一大的单一出口商品了——后面虽然价格可能存在问题,但是从量上来看,吃掉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按照晶圆数量统计,我们可能今年差不多能吃掉全球30%的芯片市场了,2030年未必不能吃掉60%。芯片不是原理创新,而是工程创新了,而且工程创新和屏幕前些年面临的问题一样,现有的光刻技术路线走向技术的尽头,应该是肉眼可见的。技术的尽头+经济性的尽头,可能也就是5年吧。制程到了1nm的水平,还能继续往下走?毕竟这只有10个硅原子的尺度了。后面估计主要改结构,这些年你听到的新技术,什么3D堆叠,什么chiplet,本质上都是对1nm物理极限的应对——中国在这方面不差,中国差的只是制造问题。至于从根本上脱离硅技术路线的解决方案,不是没有,但是离产业化很远,而且如果真的切换,中美至少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其次,如果5万亿来自美国的所谓盟友呢?现在来看,美国盟友的GDP体量大约也就是25万亿美金(欧日为主)的规模,如果要来自于此,那么相当于抽走20%的规模,这基本不可能——要知道一点,中国也在吃他们。美国很难从现有的全球秩序中,继续抽取红利,以维持美国的霸权了。
从国别和产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几乎看不到美国能继续从全球抽取红利的手段和方法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a.今天特朗普说,让乌克兰用50%的矿产开发权来回报美国,小泽拒绝了,估计这个没人敢签。现在回头看看,西方国家对U的援助,完全就是扯淡的。西方的援助,多以负债的模式进行,最后强买人家的资源。这就是所谓的西方道德水准......
b.要加拿大,要格陵兰,要巴拿马.......
这很显然,如果增量财富无法获取了,那么就竭泽而渔,直接从存量上找出路。也就是中国现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了,否则,我们估计是第一个被抢的国家,尤其是你不但有钱,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
我不知道美国会不会突破这个底线,如果真的做了,那么也就意味美国构建的二战之后的体系彻底瓦解了,整个人类社会之前至少嘴上是满嘴的仁义道德,现在大家都不装了。可以看到,后面的事情无非就是若肉强食的规则罢了——无非就是你在餐桌上,还是在菜单上。
4.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
历史上的改革,一般都是增量改革——无非就是谁分的多一点,谁少一点。财富的分配问题,本质上是激励机制和委托代理成本的问题,当追求效率的时候,财富分配可以考虑差距大一些;当追求社会公平的时候,财富分配必须小一点。
经济政策无非就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摇摆,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做摇摆罢了。
现在的MAGA和DOGE,我们看看他们的逻辑,我觉得是存在严重的问题的,这是一个根本上的错误。
美国的问题是在于过度追求效率,导致内部分配的严重失衡,包括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MAGA也说要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是没有人会问,到底怎么回归?特朗普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现在的说法是:对外征税,对内减税!但是我们看看,一加一减就把人弄迷糊了。现在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美国zf的税收占GDP的比重到底要不要下来?
从DOGE和川普的政策来看,还是小政府那套思路,缩减军费,缩减各种部门的开支,进行政府瘦身,减税.......如果是这样,美国仍然会是一个小政府的模式,仍然是市场主导的模式,那就解决不了主要的问题。
从这点来说,美国政府的正确思路应该是提升税收占GDP的比重,同时在政府预算中,大幅改变支出结构——增加民生福利支出(教育和医疗),增加公共服务支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缩减对外支出。
如果缩减军费支出(你现在可以说美国的军费里面太多拿不到台面上的东西,但是不可否认军费的重要性),的确是有空间的,美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可以用少量的军费维护本土的安全。但是如果要维系全球利益,那么就不太可能缩减军费了。
如果美国调整自己内部的支出结构,导致美国的影响力全球收缩,那么也就意味着美国人要在一个整体利益收缩的大环境下实现对内的改革,你觉得能成功吗?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在收缩,然后还要对内分配改革,这个真没看到有成功的reform,都是revolution。
人类历史上,应该还没有出现过和平状态下的这种改革模式吧——蛋糕变小,还要分的更加公平?富人会不满被拿走,穷人会觉得给的太少。最后社会会回归到一个低水平的均衡上,虽然更加公平了,但是整体利益受损了。这不正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要解决的问题吗?
只有一种情况能成功:彻底的,流blood的,revolution,这可不是请客吃饭!所以你能看到musk的决绝,但是他注定不可能成功——因为他无法改变美国社会的现实,他也无法做大蛋糕了。他如果真的走向这条路,那么就要问问,美国是否还会存在?
如果看看想这么做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就清楚会遇到什么情况了。什么USAID,什么军队,什么教育部,这些都不是根本,最根本的问题是:政府到底应不应该拿走更多的税收,政府应不应该提供社会福利?
特朗普很天真的认为,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实现公平的目标?这在历史上来看,是没有人做到过的。当你的目标和方法相互矛盾的时候,那结果不言而喻.........
5.我们做对了什么?
如果反观一下自己,zf虽然拿走的多(tax+土地),但是支出上来看,有两个事情是美国根本无法比拟的:1. 我们历史上诟病的投资过度,现在来看,是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你有了制造业,才是维持国力的根本,尤其是一个大国,现在美国最羡慕的不就是中国的制造业;2.对社会保障和教育的投入,中国在养老的问题,医疗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虽然损失了一些效率,但是在公平上,你觉得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我们做过数据上的对比,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看,中国人均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上,基本已经超过了美国人的平均水平。
其实,我也很怀疑,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面临的精神困境,你说老子辛苦一辈子,攒下来一些家底,你是希望社会公平,阶层自由流动吗?
显然社会的精英阶层是不喜欢阶级流动的........所以才有了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呼吁,毕竟通过马术,钢琴这些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选拔标准能确保自己的孩子仍然是社会的上层。应试教育其实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公平分配社会教育资源的手段。你问问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去骑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看看梁文峰,我想没有人说应试教育出来的人,没有创造力吧?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社会的资源不流动,社会的创新,激励到底怎么实现呢?中国一个湛江农村的年轻人,可以搞出来deepseek,但是你去看看美国OpenAI背后的奥特曼,马斯克,比尔盖茨这些人的家世背景?你应该看到了这些问题........相比于OpenAI从开源走向闭源,在看看DeepSeek一开始的开源决定.......你就应该清楚,中国的教育在过去几十年里,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
教育公平,才是最根本的公平!真正的公平只能来自于努力,而不是资源......
美国大学的录取规则,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了,但凡去了解一下,就知道这其中的问题所在了。
6.总结
美国的问题其实是非常清晰的,对外扩张的模式,基本走到的尽头,不是美国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地球就这么大。你如果非要抢走别人碗里最后一口饭,是要死人的.......要么就是真的把别人弄死,就看谁的拳头大了。
美国应该实现对内的改革。美国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体系的重构,需要的不仅仅是DOGE,更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zf,来重新整合资源。
不要觉得关税能解决一切,这背后的逻辑是美国的问题是中国造成的。如果你是福特,现在川普要对中国的零部件征税,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的看法是,会美国本土建工厂,只要关税足够高,就可以了!这是你太不懂资本了.......
也许福特的管理层和工人是这么想的,毕竟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福特的股东会问一个严肃的问题:到底能不能增加roic?如果增加关税,导致成本上升,roic下降,那么我为什么要花费几亿美金在美国新建一个工厂?我把钱投给OpenAI不好吗?为什么我要将自己的钱,变成美国本土的工厂呢?
美国真正的敌人不是中国,是资本!因为很简单,资本只会流向投资回报最高的地方——有中国低成本供应链支撑的产业,还能获得一点微薄的资本回报,那么还能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增加关税导致中美供应链脱钩,成本上升,原本那点微薄的利润都没有了,为什么我不去投比特币,黄金,AI呢?毕竟,资本变成资产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资产变成资本只能通过辛苦的运营和生产活动。
美国股市的牛市,其实不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逻辑之上,而是建立在分配的基础之上。
美国去工业化的实质其实是去资本化——用最少得IC投入,换取最高的ROIC。美国的产业发展逻辑其实是专注于品牌和研发这种IC投入小的环节,提升ROIC的方式,有一种就是缩减IC啊。服务业就是最典型的这类产业。苹果公司将需要资本开支的环节大量的转移到了中国,歌尔,立讯这些企业的ROIC和美国的科技公司比起来,那低了不是一点半点啊。
川普通过提高关税,和中国脱钩的方式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不但不会缓解美国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反而会加速让美国仅存的一点制造业加速崩解!美国的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可贸易部分,比如工业厂房的建造,这归口是制造业投资,但是不可贸易,你看看美国企业买不买设备就知道了。
经济体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川普简单的认为,对中国加关税(当然这种叙事能迎合他的民粹选票),只要加的足够多,美国的企业就会重新在本土建立工厂,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只会带来短缺和更高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