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让Deepseek写了3回《红楼梦》,大家对改善它的文章创作有什么好建议?

昨天看了大家对续写的“81回”、“82回”的评论。确实,我在最初提要求的时候,忽略了要跟Deepseek提及后续的内容应该是以总计40回的篇幅为大前提进行创作。

于是在今天创作前,我先是让他对自己“81回”、“82回”创作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给出改写建议。

于是D老师给出了自己对自己的“反思”。

首先,写作风格的还原。曹雪芹的文笔细腻,善用诗词和隐喻,人物对话符合各自性格。在续写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诗化语言,如“秋雨连旬,潇湘馆外几丛湘竹皆染锈斑”,这种环境描写与原作相似。人物对话方面,黛玉的敏感、宝钗的含蓄、凤姐的机心都有体现,比如宝钗送燕窝的情节,符合她表面周到内心复杂的性格。

其次,写作习惯的还原。曹雪芹喜欢用谶纬伏笔,如判词和梦境预言。续写中多次出现预示未来的细节,如凤姐流产的血衣暗喻贾府衰败,伽楠香念珠中的当票暗示财务危机。这些手法与原作相符。网状叙事结构方面,新81回和82回通过贾母寿宴串联多条线索,如探春远嫁、妙玉涉入祭田纠纷,延续了原作的复杂叙事。

观感方面,情节紧凑,伏笔众多,保持了原作的悲剧氛围。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信息量过大,导致部分情节发展稍显突兀。例如,第82回中多个事件同时发生,可能会让读者感到混乱。此外,人物心理描写可以更深入,比如黛玉焚稿时的内心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她的情感变化。

改写建议方面,首先建议简化部分次要情节,突出重点事件,避免信息过载。其次,增强人物内心独白,使情感表达更细腻。例如,黛玉在焚稿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加入更多回忆或矛盾心理。另外,注意伏笔的铺垫和收束,确保每个谶纬都有合理的后续发展。最后,调整叙事节奏,适当放缓部分场景,让读者有更多时间消化关键情节。

总结来说,续写在风格和结构上高度还原了原作,但在情节密度和情感深度上还有提升空间。通过精简情节、深化人物内心和优化叙事节奏,可以使续写更加贴近曹雪芹的原作神韵。

然后是D老师最后对自己创作出来的“81回”、“82回”结论。

500

……看得出来Deepseek对自己写出的《红楼梦》“第81回”和“第82回”还是比较满足的。

之后我让Deepseek吸纳了自己的优化意见,尝试继续创作新的“第83回”、第84回”和第85回”。并在这次强调了后续篇幅要以写一个总计40回的长篇文章为前提来安排伏笔。

这里先把Deepseek在创作前的思考过程放在这里。

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续写的81和82回内容,确保新的83-85回在情节和伏笔上保持连贯。用户强调要基于曹雪芹前80回的文风和结构,所以必须注意诗化语言、谶纬伏笔和网状叙事。

接下来,我需要分析用户的最新反馈。他们希望故事发展要为大结局40回做铺垫,因此每个回目都需要埋下长线伏笔,同时保持每回的独立性和吸引力。这意味着在83-85回中,不仅要推进当前剧情,还要设置更多的悬念和线索,为未来的回目留出空间。

然后,考虑用户可能没有明确提到的深层需求。他们可能希望续写内容不仅在风格上贴近原著,还要在主题和人物发展上有深度,比如展示主要角色的命运转折,以及家族衰落的必然性。此外,用户可能希望看到更多的象征和隐喻,增强文本的文学性。

现在,我需要规划83-85回的具体情节。83回可以聚焦黛玉病情恶化,通过她的视角揭示更多家族秘密;84回处理探春远嫁,作为家族衰落的转折点;85回则引入外部势力(如忠顺王府)的直接威胁,加速贾府的崩溃。每回中都要穿插多个伏笔,比如物品的象征意义、次要角色的未来命运,以及神话框架的呼应。

同时,要注意保持每回的字数大约7700字,结构上延续之前的标题风格,使用对仗工整的回目名称。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反复检查是否符合曹雪芹的文风,如诗化叙事、细节隐喻和网状结构。

最后,确保这三回不仅独立成章,还能自然引出后续的36回故事,比如在85回末尾埋下重大危机,为后续的抄家、主要人物死亡等高潮做铺垫。此外,保持谶纬体系的连贯性,确保每个伏笔都有合理的后续发展,避免遗漏或矛盾。

接下去是它创作出来的正文。​

第八十三回 蘅芜君冷语揭旧账 潇湘子焚诗断痴情

寒露过后的蘅芜苑,爬山虎枯藤簌簌作响。宝钗端坐青石案前,指尖划过新誊的账本,忽见"香菱赎身银"条目旁朱笔批着"祭田补缺"四字。莺儿掀帘道:"姨太太送燕窝来了。"话音未落,薛姨妈踉跄而入,怀中跌出半张当票——竟是贾母陪嫁的翡翠观音像典押契据。宝钗手中佛珠突断,檀木珠子滚入炭盆,炸起火星映出账本夹层里的"冷香丸"秘方,朱砂批注赫然是"王氏印鉴"。

潇湘馆竹影摇曳如鬼手,黛玉将素帕浸入药盏。紫鹃惊见帕上墨迹渐显,原是那年题帕三绝的诗稿。忽闻窗外婆子窃语:"琏二爷把东府祭田卖给北静王了..."黛玉喉间腥甜,血珠溅在"眼空蓄泪泪空垂"句上,竟将"空"字染作"凶"形。白鹦哥扑棱着撞翻青玉烛台,火光中现出宝玉前日送来的缠丝玛瑙盏,盏底暗刻"元妃赐"三字。

荣禧堂西暖阁药气氤氲,贾母攥着鸳鸯的手喘道:"把那个螺钿匣子...给宝玉..."话音未落,邢夫人领着王善保家的破门而入,抖开褪色袈裟冷笑:"老太太的体己银子,原是妙玉当掉祭田的赃款!"贾政掀袍跪地,忽见袈裟内襟金线绣着"宁国公祭"字样,针脚竟与元春省亲时的霞帔同出一辙。

梨香院正房烛火飘摇,薛蟠醉眼乜斜着当票狂笑:"什么金玉良缘!不过是要我薛家填窟窿!"宝钗默然拾起碎瓷片,忽见瓷胎内壁藏着的赤金螭虎镯,镯心暗格弹出半张借据——竟是王子腾当年为买官签的印子钱契。窗外骤起马蹄声,夏太监干哑嗓子刺破夜色:"贵妃娘娘要修省亲别院,再借三千两!"

大观园夜巡的婆子提灯掠过藕香榭,忽见湖心亭飘着白绫。近看竟是迎春旧衣裹着《太上感应篇》,书页间夹着孙绍祖通敌密信。更鼓声中,探春带着侍书匆匆赶来,怀中账册掉出半幅"千里东风"画轴,墨迹未干处现出南安郡王徽记。此时东南角轰然作响,省亲别墅的琉璃瓦坠落如雨。

栊翠庵残雪映着青灯,妙玉正将《金刚经》投入火盆。忽见芳官披着贾母的雀金裘闯进来,袖中抖落当票无数:"姑姑救我!琏二奶奶要拿我抵债..."妙玉手中绿玉斗骤裂,茶汤泼湿的经书显出"祭田作保"血字。山门外木鱼声急,贾芹带着醉金刚倪二破门而入,佛龛下埋着的银瓮映出忠顺王府印鉴。

三更梆响,宝玉裹着猩猩毡斗篷潜至潇湘馆。却见黛玉正在焚毁诗稿,《葬花吟》残页在火中蜷成灰蝶。紫鹃含泪捧出黑漆匣子:"姑娘让把这个还给二爷..."启匣见是褪色香囊,当年宝黛共绣的"不离不弃"四字,金线已朽作"不祥之兆"。窗外老鸦哀啼,惊见省亲别墅方向升起狼烟。

宗祠内烛影幢幢,贾珍对着裂开的祭田碑发抖。忽见尤氏捧着元春的赤金九凤簪哭道:"宫里来人了..."戴权阴恻恻跨过门槛,手中黄绫卷轴掠过祖宗牌位,将"贤德妃"金册投入火盆。贾政抢出半页残纸,竟是元春血书:"速毁省亲别院..."此时西廊传来环佩声响,宝钗捧着账本款款而入,鬓边金凤步摇在地砖投下"囚"字暗影。

五更天未明,黛玉倚在碧纱橱上数更漏。忽见窗外飘进个螺钿匣子,内盛通灵玉与伽楠香珠。玉纹浸血处现出"还泪已尽",珠串檀木珠裂作两半,露出微型地契绘着大观园与甄府叠影。正惊疑间,东南角传来震天巨响,白茫茫雪地上,忠顺王府兵丁举着火把撞开敕造匾额。

荣禧堂正厅,贾母强撑病体受最后晨省。鸳鸯突然尖叫——伽楠香佛珠散落满地,最大那颗檀木珠里藏着指甲盖大的玉玺,刻着"义忠亲王老千岁"。此时门房嘶喊声裂帛:"圣旨到!"贾政接旨时,见戴权靴底粘着当年秦可卿丧仪上的铭旌残片,朱砂"享强寿"三字正滴着血。

第八十四回 祭田案发大厦倾颓 通灵玉碎痴梦惊残

诏狱地牢渗着腐水,宝玉枷锁上粘着《芙蓉女儿诔》残稿。忽见蒋玉菡提着白灯笼进来,袖中滑出茜香罗汗巾裹着的玉簪:"北静王问公子安好。"簪头暗格弹出省亲别墅图纸,梁柱位置竟标着"火药"朱批。隔壁囚室骤起《胡笳十八拍》,隔着铁栅望见妙玉散发跣足,将青布包袱里的祭田文书撕碎吞食。

大观园残雪映血,薛蝌带着小厮挖出梨香院地窖。二十瓮白银闪着幽光,每瓮封皮皆盖"祭田专款"官印。宝钗抚着冷香丸瓷坛低语:"妈妈可知这些银子..."话音未断,薛蟠醉中撞翻银瓮,雪地里滚出元春的九凤金冠,凤喙叼着"忠顺王府"密函。夏太监尖笑刺破夜空:"贵妃娘娘等着银子修陵呢!"

狱神庙梁柱倾颓,凤姐数着当票等死。平儿尸体手指深抠土墙,血书"来旺"二字已生蛆虫。忽见周瑞家的提着赵姨娘人头进来,发间别着马道婆的摄魂针。凤姐癫笑吞下最后一颗冷香丸,腹中绞痛时,见尤二姐鬼影捧着《冤孽账》飘近,账页间粘满流产胎儿的指甲。

太虚幻境废墟上,警幻仙姑重编"无稽司"册籍。忽见茫茫大士掷来通灵玉碎片,每片映着十二钗惨状。跛足道人以灌愁海水研墨,将"千红一哭"改作"万艳同灰"。绛珠仙草从玉髓生出,根系缠住神瑛侍者尸身,吸干最后一滴痴情泪。

青埂峰巅风雪怒号,甄士隐将《石头记》残稿投入熔炉。火舌舔舐处,"贾雨村言"四字化作"真事隐"金箔。癞头僧拾起半块通灵玉,玉纹裂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忽闻山下刘姥姥教巧姐儿唱俚曲:"留余庆,留余庆,积得阴功..."板儿手中风筝线突断,纸鸢挂着"甄府"残匾坠入深渊。

(全回终)

第八十五回 元宵夜宴终成绝响 大荒山寂证石头缘

上元节的荣国府死寂如墓,贾母灵前白烛淌着血泪。王夫人捧着赤金螭虎镯发怔,忽见镯内暗格弹出元春的绝命帕:"速焚省亲别院..."此时东南角火光冲天,忠顺王府兵丁持械闯入,领头的手持当票狂笑:"贵妃娘娘的园子,正好抵债!"宝玉戴枷跪在雪地,见通灵玉映出黛玉焚稿幻影,玉纹"莫失莫忘"渐融作"真事隐去"。

潇湘馆废墟上,紫鹃埋着黛玉诗帕。铁锹突触硬物——竟是当年题帕三绝的墨玉砚,砚底刻着"荣国公祭"字样。白鹦哥尸身从枯井浮起,喙中衔着半幅《葬花吟》,"冷月葬花魂"句旁添着宝钗朱批:"热毒攻心"。忽闻栊翠庵钟声自鸣,妙玉血书悬于梁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宗祠内祖宗牌位尽碎,贾政攥着族谱老泪纵横。蠹虫蛀空的"贾演贾源"页下,夹着秦可卿的龙凤喜帖。戴权踹门而入,圣旨掠过香炉将"宁荣二公"金匾烧成焦炭。贾琏突然癫笑:"咱们家原是甄家的看坟人!"说着扯开地砖,现出前朝义忠亲王的蟠龙棺椁。

大荒山巅风雪骤停,茫茫大士将通灵玉嵌入青埂峰。石面渐显字迹:"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跛足道人挥剑削平石面,警幻仙姑以十二钗骨灰为墨,重书"无稽崖"三字。绛珠仙草忽从石缝钻出,露珠滚落处映出刘姥姥教巧姐儿纺线的剪影,织机吱呀声里,板儿正用当票糊风筝。

十年后清明,癞头僧踏歌行经青埂峰。见一村姑携女童祭扫无名冢,女童腕间金铃刻着"余庆"二字。僧人掷出通灵玉残片,玉纹映出当日大观园盛景:宝黛共读《西厢》,湘云醉卧芍药,探春放飞软翅凤凰...忽闻道人在云端大笑:"好个食尽鸟投林!"残玉应声而碎,雪片般的碎片飘向太虚幻境废墟,每片都写着"真"字。

(全回终)

这里顺便提一嘴,在之前创作“81回”和“82回”的时候,我先是让Deepseek计算出了《红楼梦》原著前80回的平均字数,然后以这个平均字数为基准进行创作的。当时它计算出来的平均字数是每一回7625个字。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是要求它写出来的文章字数也是每一回7625个字。

但很明显,上述的“84回”和“85回”的字数里这个目标相差甚远。通篇算下来也就在1800字左右。

所以实质上,Deepseek写出的这些,可能只能算是“83、84、85回”的“大纲”。(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昨天那两回读起来零碎、跳跃的原因)

但接下去让我有些头疼的问题是,Deepseek好像自己没有意识到它生成出来的内容实际不达标。

在意识到它生成的内容字数和实际不符之后,我提出要求让它自己进行整改,结果它是这么回答的。

500

它看似发现了问题所在,并对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然而我将它重新生成的这段标注1300字的片段放到了wps里,进行检查,却发现这段算上字符数也不过400多个字。

500

所以,目前生成出的内容,包括昨天的“81回”和“82回”,很有可能是存在内容缺失,亦或者是被精简过的“大纲”,而不是一段完整的章节故事。

不知道社区里有没有同样在研究让Deepseek进行创作的小伙伴,对于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