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动作,马斯克要查美国黄金储备!
据美国彭博社、《国会山报》、《新闻周刊》报道,2月17日埃隆·马斯克在X发文暗示,他将审查位于肯塔基州诺克斯堡(Fort Knox)的黄金储备库。
据美国铸币局说法,诺克斯堡拥有约1.47亿金衡盎司黄金,约4581吨,价值高达4263亿美元。
有人会说,美国一家科技公司市值都经常在1万亿美元以上,诺克斯堡也不算什么。
然而企业市值无论是1万亿或10万亿美元,它都是建立在美元体系之上。
一旦美元体系崩溃,美元也只是废纸。
但黄金仍然是黄金,在任何国家照样可以流通。
换句话说,黄金储备就是美国的家底。在极端情况下,仍可以依靠黄金维持经济运转,慢慢重建美元信用。
问题是美国的家底有被人偷盗吗?这个疑问在美国社会一直存在。
因为看管金库的不是军队或警察,它们只是保卫者。
真正的看管者是华尔街、美联储,也只有它们当中的极少数人才知道金库真实情况。
连美国总统对金库的了解都非常有限,4年或8年之后,新总统也是如此。
诺克斯堡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不存在审计。即便是有,也是自行其事,不对政府和国会负责。
上周末,知名财经博客Zerohedge发文称:“如果马斯克能去诺克斯堡看看,确保4580吨美国黄金真的在那里,那就太好了。上次去库房核实还是在50年前的1974年。”
马斯克注意到了这篇博文,并分享了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李的帖文(他要求进入诺克斯堡基地却被拒绝)
马斯克称,“谁能确认诺克斯堡的黄金没有被盗?也许在那里,也许不在。这些黄金属于美国公众!我们想知道它是否还在那里?”
1974年9月23日,诺克斯堡破天荒地对外开放,是因为社会上疯传“金库被掏空”的阴谋论,造成了美元信任危机。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续之后,美国铸币局局长(U.S. Mint Director) 带领一些议员和记者到实地参观,以向公众证明黄金安然无恙,这也是诺克斯堡唯一一次对外开放。
2017年,特朗普的财政部长姆努钦到诺克斯堡转了一圈,拍了张照片,笑着说:“黄金还在。”
外界一直存在金库每年都有审计的惯性思维,马斯克也不例外。
然而,当他看到来自肯塔基州的联邦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呼吁他对诺克斯堡采取行动时,他才确信金库不存在审计。
保罗的父亲老保罗,也是参议员,在任时就强烈要求对诺克斯堡进行定期审计,并将审计报告交给国会,但从来没有得到回应。
不过,金库内幕也并非密不透风。
1974年初,《纽约期刊》发表了路易丝·博耶(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前女秘书)的文章,她说洛克菲勒家族与美联储勾结,向匿名投机者出售诺克斯堡黄金,以获取暴利,他们打开金库并转移了黄金。
3天后,她从纽约公寓的10楼窗户跳楼自杀了。
关于诺克斯堡黄金的内幕信息就此中断。
如果马斯克真的去查账,发现账目与实物差额巨大,那将是一场可怕的美元危机。
那么,诺克斯堡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黄金?
1929年,美国爆发大萧条,美国经济和货币信用岌岌可危。
1930年,罗斯福赢得大选,他制造了“黄金计划”,以应对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极端情况。
1933年,罗斯福签署了6102总统令,也就是“黄金法案”。
根据此令,美国公民手里的黄金必须上缴国家,按照牌价兑换为美元,违者重罚,包括坐牢。
“黄金法案”建议者就是美联储,黄金国有化之后,美国政府拥有的黄金数量急剧上升。
罗斯福在1936年选定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陆军军事基地,位于布利特县、哈丁县和米德县境内,面积约441平方公里)为黄金主要存放在。
这里防卫极为严密,兵力最多时有3万多人,金库内部由美国铸币局警察看管,打开金库、进出黄金则由多个部门人员共同执行。
随着黄金增加,美国还增设了三个金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丹佛美国造币厂、西点军校。
为了促使全世界黄金流入纽约,美国“黄金法案”颁布后,就用较高的价格收购各国黄金,还有白银。
1934年7月-10月,单单中国,白银流出额就超过了1亿两(中国是银本位国家),而没有被统计的黄金,更不知道有多少流向海外。
1934年10月15日,蒋介石政府下令开征金银出口税,制止资源外溢。
但由于买办趁机谋利,中国金银私运出口仍然不绝,最后目的地就是美国。
中国有识之士,不断在报纸上呼吁蒋介石采取更严厉手段限制金银外流。
1936年,中国也采取了金银国有化手段,回收社会金银,使用法币(银元不再有官方货币的性质,这是另一个话题,以后再单独写)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由于担心法国介入北非,会引发欧洲大战,欧洲各国私人银行和大企业主纷纷将黄金向美国集中。
中国金银于再加上欧洲黄金,美国很快就成了全球第一黄金大户。
诺克斯堡金库投入使用后,美国保有黄金量已占全球总数43%,远超法国的22%。
战后,由于全球黄金开采量增加,美国黄金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绝对数量是在增加的。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绑定)原则,手头拥有美元的国家随时可以向美国兑换黄金(35美元一盎司)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热衷于黄金兑换,德国(西德)跟上。
美国不管怎么劝说,戴高乐就是不听。
诺克斯堡黄金储备在60年代中期不断减少,美国很吃力,人们开始害怕美元可能“不如黄金那么好”。
美国动用政治和经济手段胁迫德国,1967年,德国发表正式声明,答应不将美元向美国兑换成黄金,日本等国也只好跟进尽孝心。
只有戴高乐继续一根筋要见到黄金。1971年,尼克松政府干脆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从此,4美分一张成本的美元就成了全球“法定货币”。
作为货币发行量基础的黄金,美国到底有多少?就成了最高机密。
想爆出这个机密的人,结局都不大好。
2010年,在经历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金融动荡后,法国又出来惦记美国黄金了。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密特朗的贸易部长、希拉克的财政部长)在2011年指出,美国黄金实际库存有问题。
卡恩掌握着诺克斯堡191.3吨黄金“下落不明”的证据,这批黄金原本应该交付IMF,但被美联储转移了。
2011年5月,卡恩到美国出席会议,对美国滥发美元提出了异议。
2011年5月14日下午,在即将起飞的法国航空公司23次航班头等舱舱内,纽约警察逮捕了卡恩,罪名是强奸。
美国媒体大肆报道称:卡恩在当天上午于索菲特酒店2806号房间,强奸了一名32岁的黑人女服务员。
黑人、女人、单亲妈妈、服务员、几内亚难民……这些因素,令舆论爆炸。
美国警方则以带手铐游街的方式,狠狠羞辱了卡恩。
卡恩,一个62岁法国小老头,居然在退房前兽性大发,强奸比他高一个头的健壮女子,而且还是女方用嘴。
5月16日,美国警方将卡恩关进声名狼藉的赖克斯岛拘留所捡肥皂。
5月19日,卡恩委托女儿发表声明,辞去IMF总裁一职。
6月28日,拉加德接任IMF总裁。
7月1日,性侵案翻盘,卡恩无保释放,纽约检方放弃指控。
事后,那位女服务员被调查记者发现,她的银行账户收到了密集汇款,总计有数万美元。她还是个兼职妓女,并与毒品有关,在几内亚遭到军警强奸的经历,也是她为了获得美国难民资格而编造的。
不过,卡恩是彻底认栽了,再也不说诺克斯堡191.3吨黄金“下落不明”的事情。
卡恩是犹太人,当时欧洲媒体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犹太集团围绕着黄金控制权的爆发的一场激烈内斗。
而有黄金存放在美国的巴黎银行还在哔哔,想要运回。
2014年6月,美国重罚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89亿美元,把德意志银行也给吓退了。
美国一方面用种种可怕手段阻止黄金被“调查或提走”,一方面又胁迫弱国将黄金送到美国。
2015年,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就曾将乌克兰最后的数十吨储备黄金送到了美国,理由是防止被俄罗斯抢走。
去年8月,阿根廷总统米莱将国库分两批黄金偷偷运往英国,共68吨。
这些黄金都说是存放,但实际上都是泥牛入海,弱国穷国的这些黄金,最后都将变成诺克斯堡里的“抵押品”。
诺克斯堡是华尔街最敏感的部位,马克斯如果将手伸向这里,要查个底朝天,必定会激起对方的剧烈反应。
卡恩是前车之鉴,马斯克调查诺克斯堡,必须小心,最好别住宾馆,住也要离女服务员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