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解决问题,但经历着便觉得:有问题也无所谓

爱情与世上大多数美丽动人的事物一样,不需要解释或分析,只需要去经历。

《老友记》里,Joey的爸爸问他:Joe,你爱过吗?

Joey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也许吧。

他爸爸于是点头:那你就是没爱过。

爱情就是如此: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过,就是没有过。

真经历过了,就不会怀疑其有无了。

道理大家都懂,但遇到爱情时,就是没道理的。

《围城》里,方鸿渐当学生时很懂道理,跟人大吹自己看透了,没有爱情,就是生殖冲动。

真遇到唐晓芙,立刻全身心融化,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遭遇爱情时,就像游惯泳池的人,初见到大海:会觉得目眩神驰,美丽到让人恐惧。

会觉得之前的经历与信念,全都被冲走推翻。

会让一个无神论者一下子相信有神,有命运,有命中注定之类的。

明知道真涉足过去可能有无数波折,但还是身不由己、满怀欣喜、义无反顾地走过去了。

某些对爱情有意见的人,会觉得爱情是虚幻易逝的——然而世界上大多数事,可不都是转瞬即逝的?

以我所见,大多数对爱情深恶痛绝的人,自己可能恰好经历过爱情——未必如意就是了,所以容易走另一个极端。

爱情不一定圆润无瑕疵,肯定不纯粹,而且经不起分析——一分析,里头很容易掺杂着虚荣心、爱欲、占有欲、依赖心,等等等等。

就像大海浪潮汹涌而来,色彩明丽。你如果细致分析,无非是风、咸苦的水、阳光、矿物质等等拼起来的。

世上没什么东西经得起细细拆分,也没什么东西能保持不变。永垂不朽只是个美好的祝愿。大多数事情,拆开来想,或希望无限久长,都没啥意思。

但美好的东西就是美好的。经历过的感受,是最真实的。

大多数动人的爱情过去之后,你回忆时,会连同甜蜜的时刻和苦涩的时刻,一起想起来。苦情歌就是为后一种经历存在的。

如果爱情有了好结果,你甚至会挺乐意回想起那些艰辛过的时光:身处甜蜜之中时,忆苦能让后来的快乐加倍。

爱情没有固定的形式。爱情经不起分析。爱情会让人记下那些独特的体验。

去爱就好了。

做过甜品的人都知道,有些甜品也很虚幻(拼命手打蛋以便掺入一定的空气),也不都甜蜜(烤杏仁或可可粉并不甜,酸奶很多还很酸,法国人做苹果派喜欢用单吃酸得吓人的苹果)。

是那些虚幻的东西(比如自我陶醉,比如胡思乱想,比如自我暗示)和那些不太甜的东西(某些苦涩的回忆,不停的希望与失望),才让爱情丰厚动人、甜苦交加。

一味纯粹甜而厚实的爱情,就像夯实的吃食。好吃,饱肚,但那不太会让你魂牵梦萦。

所以,有可能爱时,就好好地爱吧。就像遇见一款能让你着魔的甜品。如果忙着琢磨这家甜品店会开多久、性价比高不高、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健康习惯之类,那……你有没有过那种“那家店关了,才后悔自己没多去吃几次,以后吃任何东西,都还会想起来觉得遗憾”的经历呢?

世上绝大多数事都虚幻且无常,但并没有多少比爱情更美好的。

爱情,如同音乐与阳光一样,不是个手段,而是意义本身。

譬如你在晒着太阳时、听着音乐时,感受到的无目的的、无缘无故的快乐,爱情里也有。

而且,好的爱情是这样的:你身处在爱情里,就会觉得,这是个底。

有俗话所谓有情饮水饱,有点夸张。

但按我的体验,有情让人容易满足,倒是真的。

世上的确有那么些东西,是你一想起来,就觉得“不管怎么着,有这个,日子就能过下去”。爱情是其中之一。

在爱情里的话,人多少会觉得,其他都是锦上添花。有就挺好,没有,也不是过不下去。

所以爱情并不解决具体问题。

只是,身处在爱情或其他会让你愉悦、让你深情付出的爱好里,大概会让您觉得:

没什么事是“非如此不可”(据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开头灵感就来自德语的这句话)的。没什么问题,是成其问题的。

身处在爱情里,或者有一项特别美妙嗜好的诸位,一定能体会到我这句话吧。

觉得表达情绪很丢人,许多是小时候,被挑刺多了,被伤害惯了。但相当多数自己感受到的内心痛苦,都是自己在惩罚自己。 人生到最后,后悔没做的事,永远多过后悔做过的事。 世上绝大多数事都虚幻且无常,但爱情还是美好的。 如果需要表达,表达就是了。 希望每个人都获得爱,以及爱之中的快乐吧。

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复杂的幻觉。

但人世间,总有那么一两样,一旦获得了,就会觉得:

唉,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他的有就有,没有,就这样,也挺好。

因为爱情就是意义本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