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行机非混行车道,你认为这能降低电动自行车对其它车道的影响吗?
2月14日,@南方都市报 从广州交警获悉,近期,有4条路段试行将最右侧1条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设置为机非混行车道。
据悉,为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规范车辆通行秩序,广州交警将于近期在荔湾区西湾路东往西方向(西湾横路至增埗河)、海珠区东晓路南往北方向(金禧路至前进路)、天河区天源路南往北方向(天源中路公交站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白云区机场路北往南方向(水边街至远景路)等4条路段,试行将最右侧1条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设置为机非混行车道,并设置相关隔离设施,以提升通行安全。请广大交通参与者根据道路实际交通标志标线指示通行。
广州交警工作人员曾介绍,交警部门设置混合通行车道,目的是将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公交车、部分机动车,规范在一条道内行驶,降低电动自行车对其它机动车道的影响。
羊城晚报资料图
据广州日报去年12月6日报道,数据显示,广州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突破560万辆,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
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电动自行车违法乱象日益凸显,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市有序运行。
一是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导致的超速现象十分普遍,事故频发。经过改装、解除限速的电动自行车,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公里。2023年以来,因电动自行车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高达1500多起,导致数百人受伤、数十人死亡。
二是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居高不下。2022年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每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都超过100万宗。
三是违规停放充电仍然存在,火灾事故时有发生。2024年6月至8月,两个多月间广州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65起。
2024年12月30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广州警方相关负责人向@南方都市报 表示,近年来,广州通过延展非机动车道、严查非法改装和增设抓拍设备等方式,加强电动自行车治理。
观网小伙伴,你认为机非混行车道能降低电动自行车对其它车道的影响吗?在你看来,治理电动自行车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