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反思为什么没有踏上AI赛道,那就反思错了
南京在反思,不知道是否会引起其他地方反思,还真是有不少地方需要反思。但要是反思集中在为什么杭州有六小龙而本地没有,那就反思错了。
没错,全国一窝蜂都去搞AI,那是力气用错地方。AI非常重要。在30年前,数字革命开始。开始人们不以为然,“前数字”技术挺好用的,谁也没想出来数字化能多干点什么。相机还在用胶卷,手机还是模拟式的大哥大,电视看有线,汽车绝对都是内燃机。但数字化席卷过来,如今电饭锅、洗衣机都是数字化的,电视机就是大屏幕的电脑,汽车数字化到取消仪表盘,全数字化的智能手机则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之重。出门忘带钱包、忘带钥匙都有办法,忘带手机那就日子没法过了。
在可预见的将来,AI革命会像数字革命一样,深入到生活和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胞。
AI产业化不只是像DeepSeek那样专注于基座模型,还有各种各样的重量级、轻量化部署。就和数字革命一样,设计、制造芯片的只有那几家,但用芯片的就乌央乌央了。连每一个LED灯泡里都有芯片。AI也会一样。
所以AI经济会成为支柱经济,前途不可限量。但这依然不是“千军万马战AI”的理由。
中国经济在转型中。旧产业的产能已经高度发达,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限,但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进则退的,守旧没有出路。
包括电商、旅游在内的服务业有很大的空间,但经济健康的根本在于制造业。因此,未来在于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到底有些什么并无定论,一般认为包括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等。也就是说,特点在于:
1、科技或者说知识才是驱动力
2、低能耗、低污染、低原材料消耗
换句话说,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依赖大大降低,对知识和创新的要求大大提高。
如果各地的反思从这个角度出发,而不是拘泥在“为什么本地没有出DeepSeek和大模型”上,那才是反思对了地方。
新质生产力是容易走的路吗?肯定不是。要是容易走,还留着给你走?老实说,世界上容易走的路大概都被人踩过了,别琢磨了。不容易走还要走,光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肯定是不行的。知识经济,没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死啃书本知识也是不行的,把知识当做发财的敲门砖还是不行,最后这砖会砸自己的脚。
什么才是行的呢?大疆的汪滔、DeepSeek的梁文锋、宇树的王兴兴有不同的成长路径,他们的学习本事也肯定不是常人能比。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激情是常人能比的,他们把知识与激情相结合也是常人能效法的。两军相遇勇者胜,创业路上也是勇者胜。这对小巨人的创始人如此,对反思中的地方领导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