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回正,需求还是问题吗?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林毅夫:“通缩也能高增长”不现实?我们不妨回顾下20多年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927995002151
林老师虽然不大赞成财政强刺激,但林老师文章的逻辑却可以推出强刺激是走出通缩的唯一路径的结论。
第一个证据,是林老师自己提供的,说美国历史上走出通缩的本质原因,是靠二战的无上限财政赤字。推论:中国要想走出当前的通缩,财政赤字上不能自我设限。
第二个证据,林老师提到想刺激的四个需求中,外商和民企不愿投资的原因不是体制性阻碍因素,否则,以最近国家对外资和民企的鼓励政策,应该看到外资和民企投资的恢复。
事实上大家都看到,政策鼓励实际上对外资和民企投资需求的恢复帮助不大,对外资和民企真正有刺激作用的,是有较正面盈利前景的好项目,没有好项目,一投就赔钱,再鼓励也不会有用;
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刺激效果不大,同样不是因为有政策阻碍。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告诉你,不消费是因为没钱或者对经济和工作前景不乐观,担心工作没了、担心生病、担心房租和孩子的教育费,这么多担心,怎么能大胆消费?
要刺激林老师说的四种需求,逻辑上的结论只有一个:增大财政刺激力度。
对外资和民企而言,既然可以投资盈利的环境最重要,那就用财政支出增加需求的办法创造出一个零投资有利可图的环境;对城市和农村需求来说,消除他们担心的最好办法是增大财政对福利的支持,接除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我理解林老师说的通缩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即需求与产能的不匹配。如果产能从供中国,走向供世界市场,则产能压缩很难,因为资本因逐利而存在。而在需求端想办法,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人均购买力水平,这就需要产业升级,在高端竞争领域有一席之地,这些都不是很容易解决的事情。但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从教育、医疗和养老上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相对容易做到,如果通过政府不断努力,提高了全民安全网的底线,那么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更容易回正。我认为当前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人口问题,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回正,需求还是问题吗?那就不是通缩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