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奶茶杯上有针眼大小的孔,还能喝吗?
撰文 | 苏澄宇
网友晒出一张奶茶杯照片,杯盖上有个诡异的针眼小孔,都不敢喝了,怀疑是给人下毒用的?!……
图源:小红书
还有这位用户喝的,还是两个孔。
图源:小红书
先别慌!这个孔不仅无害,甚至能帮你省去一堆烦心事。
评论:刚插吸管发现封口上有针眼,喝都不敢喝 图源:大众点评
还记得被物理老师支配的恐惧吗?没错,我们得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这个小小的孔其实是为了平衡杯内外的气压而设计的。
在喝奶茶时,我们从吸管吸入饮品,内部的液体被抽取出来,这样就会造成杯内压力的降低。而外界空气的压力不变,这样会导致液体不容易流出,尤其是在杯子密封的情况下。
图源:网络
那如果没有这个小孔呢?
假设没有这个孔,杯子内部的空气无法顺利进入,压力差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导致液体变得“无法吸取”,而你吸管上的“吸力”就会变得非常无力,甚至可能吸不上任何液体。此时,你会觉得吸管“抽空了”,其实就是物理上的压力失衡。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针孔相当于偷偷给杯子开个“呼吸口”,让空气溜进去平衡气压,防止你吸到脸变形!
而且如果是热咖啡的话,它还有另一个小作用,可以让热气逸出,避免瓶内气体因温度过高而产生过大压力。简单来说,就是避免爆掉。
图源:tb
那孔的直径越大越好吗?
也不是。通过对比不同大小孔的流动情况,科学家发现孔的直径对液体的流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物理学的流体动力学原理,如果孔太小,空气流动将会受到很大的阻力,造成液体吸取困难。而如果孔过大,可能导致液体流动太快,反而会影响饮品的吸入体验。
因为如果流速过快,液体在口腔中的分布不均匀,可能影响你对饮品口感的感知。打个比方,奶茶中的珍珠、果粒等配料也可能因为流速过快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口腔中被感知到,导致口感不协调。
图源:tb
所以,从体验的角度来看,合理的孔径设计使得液体流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既能让饮品流动顺畅,又不会过快或过慢。
为什么有的孔是人工扎出来的?
一些饮品包装(特别咖啡杯)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固定的呼吸孔。这个孔一般会被封口膜或盖子部分覆盖,用户在使用时会通过吸管或其他方式打开封口来启用这个孔(避免打翻)。预留孔通常是标准化的设计,符合饮品包装的使用需求。
图源:tvbs
而某些外卖饮品(尤其是冷饮、奶茶等)会在杯口预留一个较薄的膜或铝箔封口,需要用吸管或工具(如“扎孔器”)在饮品包装上“扎”一个孔来启动呼吸孔系统。这种设计常见于自取、外卖或分销系统中。
如果你不信这个针孔有用,可以试着堵孔,看会发生什么?
图源:网络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是由美国缅因州的几位居民于2008年建造的,名为“奥茨”。这座雪人的身高达到了37.21米,比一座十层楼的建筑还要高!奥茨不仅在雪人界创下了世界纪录,还穿上了一个巨大的圣诞帽,成为了全球最引人注目的“雪人明星”。
为了建造如此庞大的雪人,团队用了超过13万立方米的雪,还动用了各种重型设备。尽管它只存在了几个月,因为温度升高和雪的融化,它最终没能维持太久,但它仍然是世界纪录保持者。
图源:giphy
一项2007年发表在《Periodontology》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牙刷在使用后可以积累多达10^7个细菌单位,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这些细菌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可能会继续在牙刷上繁殖。
另据2024年研究发现,当牙刷被放在浴室里存放24小时后,牙刷刷毛上可以检测到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研究表明,72%的牙刷在湿润的环境中都会发生细菌滋生。
为什么牙刷容易变脏?
牙刷的脏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刷牙时接触到了细菌,还与它的存放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潮湿环境是细菌繁殖的理想场所。刷牙后的牙刷往往会保留一些水分,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存放,湿气和温暖的环境就会为细菌提供完美的生长条件。尤其是浴室这样经常潮湿的地方,牙刷放在浴室内不仅容易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还可能被不小心与其他物品(如洗手池、毛巾等)接触,从而发生交叉污染。
此外,牙刷与口腔中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污垢相互作用,也容易导致细菌进一步滋生。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scielo.org.za/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0011-85162020000900004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9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