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 的身体,清醒的灵魂

渐冻症,医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属于运动神经元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为每 10 万人中有 2-3 人患病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特别是在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且男性患上渐冻症的概率比女性略高。

虽然医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遗憾的是,渐冻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它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约 5%-10% 的渐冻症病例是家族性的,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于某些有害物质或毒素中,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像军人和运动员群体,由于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或职业活动,患渐冻症的风险似乎相对较高

500

此外,生化失衡,如神经细胞内谷氨酸水平异常,会导致神经毒性,进而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免疫系统异常,错误地攻击身体的神经细胞,引发炎症和损伤;以及蛋白质处理异常,致使神经细胞内积累异常蛋白质,影响正常功能等,都可能是渐冻症的诱发因素。

在症状表现上,渐冻症的首发症状通常较为隐匿,往往是一些部位的肌肉出现无力,如手指、手腕、脚踝等,手部小肌肉会率先出现萎缩与无力,大、小鱼际萎缩,骨间间隙凹陷,蚓状肌萎缩,使手掌屈肌肌腱之间出现沟凹,双手逐渐呈鹰爪形,随后这种肌肉无力和萎缩的情况会逐渐从手部扩展到前臂,乃至全身。

500

随着病情无情地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咽喉部肌肉受到影响,难以正常进食和饮水;说话也变得困难,舌肌和咽喉部肌肉的病变,导致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丧失,语音变得模糊不清,直至完全无法发声;呼吸肌同样不能幸免,最终引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气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在整个病程中,患者还可能伴有肌肉挛缩、肌束颤动等症状,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令人惋惜的是,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渐冻症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利鲁唑可减缓疾病进展,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保护脑功能,以及针对肌肉痉挛、睡眠障碍、流涎等不同症状使用相应药物,再配合物理治疗、营养支持、使用辅助呼吸设备等综合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恶化速度。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