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赛道头部品牌,开始跨界卖快餐

奈雪的茶盯上了轻食赛道。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卢子言;编辑:王秀清。

近日,奈雪的茶(下称“奈雪”)开了首家轻食店,名为“奈雪的茶·green轻饮轻食”(下称“奈雪green店”)。

奈雪green店位于深圳前海印里,周边写字楼众多,客群以白领为主。门店装修以绿色为主色调,延续了奈雪品牌标志性的颜色,同时与轻食所倡导的健康理念相契合。门头上除了“奈雪的茶”四个大字,还有添加了“轻饮轻食品 green by NAIXUE”的字样,凸显轻食特色。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

奈雪官方小程序显示,该店除了售卖品牌常规的茶咖和欧包,还推出了四款“能量碗”轻食产品,分别为双拼活力能量碗、泰式青柠鸡扒能量碗、元气牛肉泡菜能量碗和贝贝南瓜坚果能量碗,价格在23.8-28.8元之间。据店员介绍,奈雪green店的轻食产品为全天供应。

500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与其他知名轻食品牌相比,这一价位优势明显。以Wages为例,其能量碗价格在75-85元不等;gaga鲜语的沙拉则均在50元以上,而奈雪轻食产品的价格不到这些品牌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该店独家推出了“抹茶系列”“牛油果能量杯”以及“有氧小绿瓶”等部分门店限定饮品,其中,“牛油果能量杯”系列的三款饮品定价稍高,均接近30元,而其他创新饮品价格大多不超过20元,与奈雪经典款饮品价格相仿。

尽管目前奈雪并未官宣该店型相关信息,不过据店员透露,未来奈雪green店会陆续开设更多门店,但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目前尚不清楚。

目前,消费者对奈雪green店的轻食产品反馈不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健康、美味,价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反映,奈雪的轻食产品搭配奇怪,口感欠佳。

其实,这并非奈雪第一次尝试“卖饭”。

早在去年年底,奈雪旗下的新中式茶馆“奈雪茶院”,就在广州粤海天地店二楼与真·宋膳联合开设了一家粤菜餐厅。据悉,该餐厅主打粤菜融合料理,菜单上共有74道菜品,涵盖汤、炒菜、海鲜、点心、甜品和饮品等,分为“头牌菜”“真膳”“真火”等9个系列。

奈雪积极“卖饭”的背后,是茶饮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现实压力。近年来,新茶饮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头部品牌增长放缓,急于寻找突围手段。

此外,奈雪自身也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奈雪实现总营收25.44亿元,同比下降1.9%,经调整净亏损录得4.38亿元。在业绩压力下,奈雪正在持续探索新的业务方向以寻找增长点

事实上,不少茶饮品牌也在涉足烘焙、轻食等业务。如霸王茶姬在4.0门店推出了烘焙系列产品,其中就包含3款贝果,分别是奇亚籽蔓越莓贝果、黑松露培根贝果以及金枪鱼贝果,定价在15-26元;近期古茗在部分门店推出了谷物培根蛋贝果、猪肉脯松松吐司等产品,价格在10.9-12.9元不等......

相比之下,奈雪在多元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2020年4月,奈雪就推出了早餐业务。起初,奈雪的早餐产品较为单一,定价较高。随着奈雪不断优化早餐产品线,增加了更多烘焙主食产品,并推出了组合套餐,价格也逐渐亲民。

目前,奈雪的早餐组合包括3款饮品和9款烘焙产品,可组合成20多套搭配,最低9.9元即可买到一份套餐。这些变化为奈雪的早餐带来了亮眼的增长,据奈雪方面透露,2023年上半年,奈雪早餐销售增长约620%

500

△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在烘焙业务上,早期奈雪凭借其“茶饮+欧包”的双品类模式,在新茶饮市场众塑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过去几年,奈雪就曾因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对烘焙业务进行了调整。先是为了降本增效,逐步缩减起标志性的软欧包产品线,再是推出了PRO店型,取消了现场烘焙区,改为售卖由中央厨房供应的烘焙产品。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头部品牌纷纷开始回归差异化竞争

喜茶的发布内部信指出,要回归经营品质,不做同质化产品、不做单纯的低价内卷、不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与数量,将以差异化产品和品牌活动再度激活用户对茶饮消费的热情。奈雪则重新加码烘焙业务,先后在东北、西南区域开设三家烘焙升级门店,上新近50款现烤烘焙产品,覆盖蛋挞、吐司、魔法棒等多种类别。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表示,到2025年,奈雪的烘焙将与茶饮处于同等位置,同时还计划通过优化烘焙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其在烘焙市场的竞争力。

奈雪的多元化布局是茶饮行业的一个缩影。对于茶饮品牌来说,如今想要成功打造出一款爆款比过去难得多,单纯依靠茶饮产品很难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多元化布局成为头部品牌的一大探索方向。可以预见,未来或将有更多茶饮品牌开始“卖餐”,推出轻食、烘焙,甚至正餐米饭类产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