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Shein们的免税红利,还能吃多久?

500

美国对小额豁免的暂时松绑,为跨境电商赢得喘息之机。然而,在市场竞争和政策不确定的双重夹击下,Temu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原创ⓒ新熵

作者丨江蓠 编辑丨龙葵

虚惊一场!跨境电商从业者们,开年便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

先是美国新任总统在当地时间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取消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

500

在该政策生效的2月4日晚间,美国邮政服务(USPS)又宣布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紧接着,USPS半日后便更改政策,称美国暂时继续允许来自中国的低成本产品包裹免关税进入美国。

虽然暂时恢复了800美元以下中国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但危险的气息并未散去。加征关税和短暂取消小额豁免已使Temu平台商品出现了涨价,政策的朝令夕改也让跨境电商从业者们明白,生死系于他人的滋味不好受。

接连的政策调整,剑指跨境贸易。其中,取消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小额豁免政策,对近来发展迅猛,以全托管模式、跨境小包为支柱的快时尚巨头Shein,和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小额豁免被美国暂时恢复了,但从“暂停征收关税,直到商务部确认已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的口径不难看出,此番暂停征收的原因,只是因为相关系统尚未完善,“取消小额豁免”仍是悬在Temu、Shein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500

此前,Temu、Shein都因绝对的价格优势迅速打开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并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一度无往而不利,究其原因,免税清关模式T86功不可没。

据“参考消息”报道,2023年,约有10亿个小额包裹通过小额豁免的方式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一份报告称,Temu和Shein很可能占了小额豁免发货的近三分之一。

当美方相关系统准备就绪,加征关税、取消小额豁免飓风来临之时,被切断维持低价的捷径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因此增加的这一部分成本将由谁买单,成为摆在跨境电商平台们面前的难题。

500

跨境电商头疼了

在加征关税、取消小额豁免的消息出来后,社交媒体中已有不少Temu和Shein用户反映,购物车中的商品涨价不少。

一位Temu商家告诉「新熵」,因为全托管模式下商品的最终定价权并不在商家手上,自己这几天发现店铺产品美区都涨价不少。他不无担忧地表示“这肯定要影响销量”。

事实上,政策的飓风,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广泛而深远的。

抛开加征10%关税对汽车、钢铁、消费电子等行业出口的普遍影响不谈,美国若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可以说是对跨境电商生态内各从业者的精准狙击。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在物流和运营方面,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清关流程、服务体验、效率时间等方面都会相应复杂化,这无疑会导致成本增加。

500

要知道,过去十年,享受“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进入美国的货物数量呈指数级攀升,从2015财年的约1.39亿件,一路飙升至2023财年的超10亿件,增幅超过600%,2024财年更是突破13.6亿件,无数跨境商家、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因此获利。

对于Temu、Shein、亚马逊、速卖通、TikTok shop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来说,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在平台货物总量中的占比不可谓不重,在全托管模式被平台们广泛应用后,小额豁免的重要性更上了一个台阶。

有媒体测算,若失去小额豁免,跨境小包的税费将由原来的0税费提升至30%左右,跨境运输成本也将陡增。

谈及成本增加带来的后果,张毅预测,短期来看,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利润会被压缩,竞争力会削弱,市场份额会降低。

对于全托管模式下的跨境电商平台来说,为应对政策带来的物流成本上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无外乎涨价。

但由于平台调性各异,贸然涨价对各跨境电商平台的影响程度也必将各不相同。

背靠阿里的速卖通,在产品质量和资金实力方面拥有独特优势,TikTok shop则更多依靠内容驱动,在二者的用户群体中,价格力并不是吸引购买的唯一准则。

相比之下,一直坚定走低价路线的Temu和Shein,吸引的多为价格敏感型用户,一旦选择涨价,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新的优势来补位。

500

海外仓布局加速

既然对于Temu和Shein来说,贸然涨价犹如扬汤止沸,那么平台们势必要找到能釜底抽薪的更优解。在各路跨境电商从业者的分析中,寻找第三国进行快递转运和海外仓被频繁提及。

对于第三国转运的方案,由于美国本轮政策调整还欲对毗邻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目前该计划暂缓),中国商品想要绕过这一变化,将东南亚国家作为第三国成为当前较可行的方案。

然而,被看做最佳转运中心的越南日前也已宣布,将终止对经快递进口的小额商品实施的增值税免征政策。其他适合转运的东南亚国家虽也有可操作性,但转运带来的运营成本增加、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也亟待解决。

相较于选择第三国进行快递转运,将运营侧重点倾向半托管模式,加码海外仓似乎是更为稳妥的办法。

事实上,美国加征关税、收紧小额豁免的政策风向早现端倪,Temu和Shein也对此有所准备。

Temu早在2023年中便已开始启动海外仓,计划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各建一个。2024年3月,其在全托管模式之外,推出了半托管模式,将部分商品提前运送至美国仓库;Shein也已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和供应链中心。

500

但对于Temu来说,尽管有数据称目前半托管GMV美区占比超过20%,但当下的半托管模式仅可看作是全托管的补充,中流砥柱仍是全托管模式。

对于建设海外仓,与速卖通、亚马逊相比,Temu和Shein并不占先发优势,且模式的转变也需要时间验证,谁也不知道美国完善税收相关系统需要多久,平台们当下能做的就是和政策落地抢时间。

此外,Temu半托管模式要求商家自行实现海外本土仓发货,这一要求对卖家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是较高的挑战,而此前低价倾销、全托管的平台风格吸引了大批中小卖家,若半托管模式成为主流,必将淘汰一部分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卖家,这无疑也将使平台生态产生阵痛。

此外,若海外仓模式成为主流,一部分成本压力仍将被转嫁给消费者。

现居美国的Temu用户默默称“我之前就知道Temu在美国有本地仓,但在本地商家店铺下单,需要在一家店铺中一次买够30美元才包邮,不然每家要多交3美元的邮费”。

500

价格战不是出路

关税政策变数下,Temu和Shein的免税红利还能吃多久?又该何去何从?

美国对小额豁免的暂时放松,给了跨境电商平台们喘息的时间,但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注定了Temu们不能高枕无忧。

一方面,Temu和Shein近年来在美国市场的迅速崛起,无疑动了不少美国传统电商的“奶酪”。若新政策开始实施,成本的增长必将使它们难以再在价格上压制竞争对手。亚马逊等拥有供应链、仓储实力的老牌电商平台,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绝佳机会,极有可能趁机抢夺市场份额。

而在因政策消息涨价后,Temu相对亚马逊的价格优势也已经出现裂纹。Temu商家吉米称,自己店铺里所有商品前端售价出现了全线上涨,有的涨了之前的一半,有的甚至翻倍涨。

“同款产品,涨价后Temu售价甚至比亚马逊还贵十几美金,怎么卖?”吉米担忧道。

事实上,亚马逊近年来对Temu和Shein的狙击日紧。此前已有消息,传亚马逊强制要求类目中排名前20的品牌卖家在亚马逊和Temu中二选一。此外,亚马逊推出的低价电商平台Haul,也在价格力方面向Temu和Shein宣战。

500

另一方面,同为以低价著称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之间也时常白刃相接。

2023年至2024年,Temu和Shein分别在美起诉对方,Temu控诉Shein在与服装供应商的交易中采取“排他性”策略,Shein则称长期以来遭遇Temu的大量侵权。

当美国有能力处理因取消小额豁免而增加的关税流程负担后,跨境电商平台成本增加只是时间问题。面对随时将失去的小额豁免,Temu和Shein能否放下旧怨一致对外尚未可知,但低价倾销产生的质量问题则是二者都广被诟病的一点。

无论是建设海外仓,还是选择第三国转运,当失去小额豁免后,Temu和Shein靠低价倾销建起的堡垒仍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冲击,而在失去价格竞争力后,要想不下牌桌,摆在Temu和Shein面前的最优解还是走质量、品牌路线。

新出海研究学者黄渊普认为,任何政策都不是均匀地影响所有玩家,过去几年,低价电商带来的冲击让各方怨声载道,是时候改了。驱逐劣币后,良币可能会活得更好。中国企业出海,需要更多受人尊敬的品牌,而不是一味倾销低价的商品。

毫无疑问,当关税、小额豁免等政策收紧,可以预见跨境电商平台的低价倾销模式走入穷巷。与其一味寻找治标的方法,不如借此契机从根本上调整战略方向。

正如《知否》电视剧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述——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