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周评|“哪吒”效应下的光线传媒开门红
《港湾商业观察》李镭
没有人能想到,2025年的春节档会成为“哪吒的天下”,且创历史记录。
2月6日,《哪吒2》总票房超过《长津湖》的57.7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截至2月7日11时30分,该片总票房已经来到63.57亿元,仍持续冲刺,外界预期哪吒将有可能超越《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
据了解,2月13日起,《哪吒2》还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等海外地区上映。灯塔专业版AI预测《哪吒2》内地总票房为98.4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数字为108.5亿元。
算上2019年的哪吒1,两部哪吒目前票房已经超过113亿元。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疫情以来甚至是十余年来,我国最佳的奇幻动画电影,哪吒1豆瓣评分8.4分,近195万人给出了评价;哪吒2,截至2月7日17点,豆瓣评分8.5分,超过78万人给出评价。
一般而言,续集可以超越前次IP的并不多见,一方面故事逻辑的设定、拓展与价值放大都难度更大,另一方面观众对于原本IP的喜爱决定了新的剧情必须更加精彩或超预期,以此才能真正打动人,也就是说,一个系列IP的供给与需求之压远远大过一个新品。
比如2024年的庆余年第二季和白夜追凶2都令人大跌眼球,庆余年第一季评分是7.9,第二季就掉到了7.3,白夜追凶更惨,第一季是8.9分,2就沦落到5.9分了。
哪吒2的超预期爆火为2025年影视业带来了值得期待的曙光,当然也对很多行业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利好效应。
而毫无疑问,投资该片的老牌传媒公司光线传媒(300251.SZ)最是风光无限。据Wind数据显示,2月5日至7日,短短3个交易日,光线传媒股价暴涨了46.48%,这在当前资本市场近乎是独树一帜。
2月5日当天,光线传媒就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2024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5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5.08%。
群益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一季度光线传媒业绩有望大幅增长,未来内容制作产出能力持续得到验证:短期来看,《哪咤之魔童闹海》将对公司一季度业绩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以80亿票房计算,或将为公司带来接近10亿元级别的利润贡献。
长期来看,《魔童闹海》作为系列第二部作品在前作极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进一步验证了公司的内容制作产出能力,全片近2000个特效场景的打磨也将为未来公司的内容制作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且后续无论是公司的动画产品矩阵还是“封神宇宙”概念都将获得更高的观众认可度;此外哪咤等动画IP的周边商业价值也将持续提升,为公司提供巨量的无形资产。后续公司电影项目储备充足,包括《乔妍的心事》《胜券在握》《“小”人物》《她的小梨涡》《透明侠侣》等超50个电影项目有望于年内及后续陆续上映;《去你的岛》《大鱼海棠2》《姜子牙2》《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三国的星空》等电影也正在有序制作中。
考虑到《哪咤之魔童闹海》表现大幅超出预期,群益证券调整2024-2026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4.06亿、13.86亿、13.77亿元(此前预测为4.96/11.29/13.41亿元),YOY分别为-2.8%、+241.1%、-0.7%;EPS分别为0.14元、0.47元、0.47元,当前股价对应A股2023-2025年P/E为69/20/20倍,给予“强力买进”建议。
东吴证券则在2月3日的研报中指出,预计《哪吒2》有望给光线传媒贡献11-12亿收入和8-10亿利润,并主要在一季度业绩体现,相关衍生品亦将贡献增量业绩。考虑到公司2024年四季度电影票房不及预期,今年一季度《哪吒2》票房表现超过预期,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5.4/10.2/12.9亿元预测调整至4.08/12.97/14.45亿元,对应2025-2026年PE约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