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第一还没爆,这国剧太可惜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春节期间,口碑和点击倒挂的国产剧出现了。

评分8.3,今年第一部8分国产剧。

然而播放数据却掉到10名。

500

出了什么问题?

自来水哪去了?

聊一聊期待已久的“国产漫改扛把子”——

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

500

本来,《异人之下2》贡献了一些出圈场面。

出现在国产荧幕上,有点意思。

西南的小村落中,一群“中国娃娃”造型却略带恐怖谷效应的傀儡,以成百上千根战损残肢组成了通天巨人。

这根诡异的“人柱”很快捅破了天,天空却露出了显示屏一样的裂痕。

500

另一个画面,反派露出自己生着“人面疮”的躯体。

他杀死的五个人全都变成了漆黑的脓疮,成为了他战斗的“义肢”。

500

谁知对面的“正派成员”,却更加残忍。

他一脸舒适地虐杀了反派,把他装进一个背包。

打开的时候,只有一颗人头和四散的黑气,而恶人已被削成了“人蝎子”。

500

怎么看,《异人之下2》都像是今年的一部待爆剧。

原著《碧游村》是《异人之下》口碑最好的篇章,又被称为“陈朵篇”。

是主角张楚岚(彭昱畅 饰)和冯宝宝(王影璐 饰)进入“哪都通”公司之后接的一个任务。

“哪都通”的临时工之一,曾是“毒身圣童”的陈朵(文淇 饰)杀死上级廖叔之后逃亡。

500

500

公司派遣了包含张、冯二人在内的七大临时工合作追捕陈朵。

他们却由此发现了一个接纳甚至“制造”异能者的村子碧游村,和作为村长的马仙洪(尹昉 饰)开始了对决。

口碑高不是没有道理。

这一季动作戏到位,打斗场景的特效有所提升。

“大慈大悲掌”和“土河车”采用漫画分镜+CG的形式,保留动作张力;

500

500

而傀儡如花则以金属齿轮的质感展现了“机关术”的精密;

500

其中,前几集比较出彩的还有陈朵与冯宝宝的水中激战,慢镜头展示水珠在异能中彼此碰撞,加上水墨风格特效渲染成为东方美学高光。

500

选角获得原著粉认可。

先说主角团。

曾经以颜值出圈的严宽这次“颜艺”当道,肖自在一碗面吃得妖风四溢。

500

而粉毛王震球的一招“大保健”也打得人目瞪口呆。

而反方,文淇饰演的陈朵,展现了漫改“三无少女”的演绎上限。

500

那为什么这一季还是“哑火”了?

这就要说到剧情。

整部剧的主题:

异能者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也被沉重的规则束缚住,他们要如何成长为一个有自我的人?

陈朵因为自身就是毒,公司的人一开始都不敢接触她。

有个象征前期陈朵被物化状态的细节。

触碰到她身上的护士,很快就把手套扔进了“医疗废物”的箱子。

500

而之后,让她作为人的情感激发出来的,是观察到一群正常长大的孩子们。

他们彼此接触、玩耍,并不因为没有承担工具的职能,就被惩罚。

于是,陈朵前所未有地爆哭了一场。

500

并且以这个动作为招牌,接了同样生活在暗堡里的小男孩的篮球。

这个“接球”,也是陈朵开始以“人”的状态放置自身的象征。

只是,“非我族类”的身份与悲剧性始终在拉着她走向进一步的自我毁灭。

一开始那颗友好的篮球,和最后陈朵死亡时刻无路人敢接的冰淇淋形成一种对照。

500

500

陈朵这一集,成为整部剧的高光。

有亮点。

但凑在一起却仍然不够完整。

这是《异人之下2》的问题。

陈朵的确是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发展过程,但是这部剧的其他主角团,“炁体源流”“八奇技”这些概念0帧起手。

前作核心人物冯宝宝与张楚岚在本季退居二线,沦为功能性角色。

原本的张楚岚的“剥洋葱式”智斗在这里只变成了最后一集的“腹黑解说”。

500

而冯宝宝,则是提取出她的呆萌特质作为笑点。

导致观众很难像上一季一样对主角深度共情。

500

同样是二次元。

同样是续作。

《哪吒2》今年的大爆,说明观众没有因为等待失去新鲜感,也并非二次元群体太小众。

Sir在《哪吒2》的影评里说过,它最大优点就是完整

故事完整。

每个角色的塑造也足够完整。

这样片中一幕幕打斗奇观,才有了具体的意义,而不是悬浮的海市蜃楼。

500

《异人之下2》相对完整的是陈朵线。

可遗憾的是,13集的体量,不足以将《碧游村》的群像塑造饱满。

这其中有四条线(陈朵、马仙洪、临时工、诸葛青),本应该紧密串联起来,但现在突出的是陈朵,其他角色的故事变得松散。

马仙洪从整体剧集上看,似乎只是一个刚愎自用,却被姐姐(齐溪 饰)洗脑的“技术宅”形象,他和张楚岚的对弈也流于口号化。

500

大概念没有做实。

剧情不够的地方开始注水,甚至有一集反复使用诸葛青(罗正 饰)的忧郁大特写来填充剧情。

500

演技更是和文淇形成了惨烈对比。

与之相对的张楚岚一方。

原本二壮的“数字生命”被临时工团队接纳也该是一个剧情小高光,却也因文戏删减沦为工具人。

500

《异人之下》的核心在于,异人与社会的冲突,如“哪都通”公司的体制化压迫、异人群体的身份认同困境。

不同于“世界系”(聚焦个人与世界的直接对抗)动画。

张楚岚身上的“入世”因素原本是亮点,他需要展示的是“人如何在棋盘上游走”,如何平衡体制压迫和个人自由。

而第二季将公司简化为“反派符号”。

我们不再看到第一季中,那些呼应现实,切身可感的细节

就比如第一季中,主角张楚岚的身上,就充满了年轻人“丧”文化的影子。

论比赛,“不摇碧莲”。

500

论行径,一个“怂”字走天下。

500

但当他面对“全性四张狂”之一的财气时,也愿拼命一搏,只为救出其余身受重伤的异人。

哪怕倒在血泊中。

500

但为什么他会呈现出如此“不要脸”的“怂”的状态?

因为对他来说。

什么天下第一,什么称霸一方,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在乎的人。

比如爷爷。

比如冯宝宝。

他的所谓躺平,其实并不是真的躺平,那些丧,也并不是真的丧,或许,那只是在大环境中,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罢了。

500

同样是看《哪吒2》。

虽然没有指明批判的对象,但每个观众,在其中都能感受到现实的共鸣

穿补丁、吃垃圾食品的“社畜”土拨鼠,没有害过人,却还是被踢飞了饭碗。

500

申公豹的家族从小内卷教育,把获得位列仙班的“编制”,当作最光宗耀祖的事。

500

而最后,所有底层的妖兽被困在鼎中熔炼成丹,他们的生命无非就是作为“人肉电池”为更高的阶级输送价值,当他们一同反抗命运时,观众仿佛也看到了不甘心的自己。

500

也只有这样,才让“我本是魔,那又如何”的台词变得掷地有声。

一部作品不一定要承担批判现实的义务。

但无法回避观众的处境,以及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

如果二次元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当然也能获得一批拥趸,但圈子也就被划定了,也就谈不上破圈的可能。

这样的《异人之下2》太可惜了。

它一只脚站稳根基,另一只脚却没有迈出更远脚步。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