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魔相战,谁主沉浮?(下)——封神2与哪吒2的对决与升华,却是人类自我的悲歌!

书接上回

https://mp.weixin.qq.com/s/FY4gduj7BetX69mr6zi2kA?token=617178947&lang=zh_CN

两魔相战,谁主沉浮?——《封神2》与《哪吒2》的对决与升华,却是人类自我的悲歌!(上)

两魔相战,谁主沉浮?(上)——封神2与哪吒2的对决与升华,却是人类自我的悲歌! 评论 1 文娱

两魔相战,谁主沉浮?(上)——封神2与哪吒2的对决与升华,却是人类自我的悲歌!

说是哪吒2的主题明确,其实也不尽然。有些人把哪吒1的主题归结为“我命由我不由天”,把哪吒2的主题简单归结为“反抗”,或者“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但不管怎样,它的主题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我”,或者说就是个体。这是它的最大优点,也是它的最大隐患。

哪吒2故事表层看来比较简单,就是哪吒经过三次考验,获得仙士资格,然后获得选宝资格,拿到琼浆玉液,救得敖丙。因为哪吒1给出了这样的预设,二人成为共同抵抗命运的伙伴、知己。同时,哪吒2一开始还预设了一个既定情节限制,那就是由于东海龙王敖光及申公豹的捣乱,使得哪吒和敖丙只能暂时共用一个肉身,而且这样的同用,只能维持7天。随后故事可以说主要围绕这个事件而来。

再者,故事一开始还延续第一部故事延展出一个情节限定,说是哪吒是魔星,敖丙是灵星,二者相互冲突,同时又是互补一体,所以二者因同处一身,却可以相互转换,一会儿是魔,一会儿是灵。由此来看,哪吒2故事之所以成功,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故事内的自我设定,而这种设定,本身更像是一出游戏,建筑其上的主题,其实是附带上去的,也就是说,仅是一个游戏设定,为了好玩,为了能玩下去。这对于我们原有对叙事文学抱有的那种“高贵感”以及由此附着的“道德性”,是否就构成了直接的“消解”?

那么,我们就从故事的诸多设定开始吧。

01

第一个最主要的设定,就是哪吒和敖丙必须同用一个肉身,同时两个人各代表着两种元神,哪吒是魔星,敖丙是灵星。为了让两个人都获得肉身,必须拿到玉虚宫的琼浆玉液,让七色宝莲复活,再为敖丙塑造肉身。这种设定,其源头大致来自古代小说,但古代小说也是脱胎于道教等宗教传说,其本身就是一个为了完成自我的一套叙事逻辑而设定的似乎合理的依据,简单来说,这种设定本身可归结为一种文艺性的套路,在现实和社会、人生中并不存在多少对应。所以我们说,这种设定更多偏向于是一种游戏的设定,而所谓游戏,所叙述的一切就多在游戏本身塑造的世界有意义,脱离开游戏世界就没有意义。这就说明,一,游戏本身只是为了满足参与者的部分或某种欲望,所谓休闲娱乐功能,或者说更多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功能,而不具有太多的现实、人生的指涉意义;二,游戏本身的诸多设定,都是为了让参与者获得更好、更丰富的体验而生的,但自身建构的世界必须具有一定的自洽性,也可以说是自我成体系性。

02

第二个主要的设定,是同处一身的哪吒、敖丙要经过仙界的三重考验,才能进阶仙界,获得琼浆玉液。这种设定自然非常俗套,基本就是过关打怪的主流套路。从这三关的设定来说,一是土肥坡打土拨鼠怪,二是山谷打申正道,三是石矶山打石矶娘娘,三关之间的联系在哪里,一时也看不太出来,基本的套路是一关难似一关,所谓难度逐层升级,但从电影情节来看,这个套路并不明显。或者说,这三关就仅仅是个情节吧,简单地成为故事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线索。

500

03

第三个设定就是仙和魔的功能、性能区分。进入仙界,必须是具有灵星的肉身,不能是魔星,更不能是妖星,所以有了仙、魔的区分,就有了仙、魔、人、妖之间的明确界分,似乎是不可逾越的,同时,在这种分界之中,又基本预设了一种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些不同界分中加入了权力、利益的纠葛。

仙利用魔来捉妖,然后利用妖来精炼仙丹,仙利用仙丹来增长自己的能力,维持自己的仙身。那么魔为什么要被仙利用?一方面仙处于权力的最上层,掌控着三界所有的权利和财富,因此魔必须从仙那里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和社会资源,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实力。在这里,电影还把魔与族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使得仙和魔的世界更具有了原始社会初期的“部族联盟”的影射。同时,有些魔还想进阶为仙,似乎仙也给魔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妖在神的世界里处于最下层,一般都是动物转变而来。它们或者为害百姓,在一方称王称霸,或者幻化人形,祸害良善人家,或者兴风作浪,想攫取更多资源和利益,壮大自己,并进而想成为一方神魔。因此,妖一定是仙打击和惩治的对象,无论是妖,还是魔,都是仙引导、训诫和锻炼的对象。

那么,仙自身呢,不仅拥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力,还一定要拥有最高的武力、智慧,同时还要保持道德的正义、善良,以及精神的纯粹。

那么,哪吒是仙,是魔,这似乎成为整个哪吒系列电影最主要的一个矛盾点。哪吒第一部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扫除他人对他的偏见,哪吒第二部说是魔是仙由我自己说了算,要去除仙魔名称上的权利机构及机制。但从本质上来说,哪吒是仙是魔,是早已确定的了。要不然,它也没那么大能耐,去跟天斗,去跟仙斗,去跟魔斗。

魔仙在否?

500

500

于是,在所有的这些仙魔游戏设定外,电影似乎始终想在另外一个部分“做文章”,那就是哪吒的肉身部分,即与陈塘关及其父母之间的关联。陈塘关是人间地理的一个关隘。关隘不仅有军事地理上的地位,还有政治统一、天下安定的意义,还有关隘百姓生死安宁的意义。而哪吒的灵星来自天界,但肉身则来自人间,也就是陈塘关及它的父母——李靖夫妇。当然,在电影中,李靖夫妇基本也是神一样的人物存在,于是唯一可以牵扯到人间的就只剩下陈塘关的百姓了。而这一点被电影哪吒2不断利用,但在以游戏为本的前提下,也就只剩下利用了。

当然,这不是说故事里的哪吒等人在利用百姓,而是电影编剧和导演。这样的一再利用,其实又传导出另外一个意念就是,从根本上说,陈塘关百姓的实际生死,其实在他们的眼里,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500

这一点,在陈塘关被彻底荡平的情节表现得最为清楚。

01

第一,陈塘关被荡,哪吒见到后,想到的只有他的父母,而对于电影镜头出现的一系列人间惨状,根本是无动于衷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电影出现的这些镜头,只是展示给观众看的,而不是代表着哪吒的“视角”,给哪吒看的,或者哪吒要看的。如此一来,这些镜头就仅仅是导演想通过这些镜头来“博取”观众的一些共感和眼泪的。但是,观众的主要“投射点”在哪吒身上,哪吒没有,观众如何有?除非观众脱离开这个电影,也就是“出戏”了,然后由这些镜头勾起自己的一些经历,但基本没什么作用。

02

第二,陈塘关被荡平,没有任何的正面叙述,直接就给出了一个结果,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背景事件,而处在背景事件中的人,也就是被荡平的陈塘关百姓,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那哪还有什么激发人同情的地方?换句话说,他们是被忽略掉的群体,他们的存在只是证明有这么一个事件。

03

第三,陈塘关被荡平,最后还被证明是无量仙翁嫁祸申公豹和四海龙王的计谋,而更为重要的是,整个事件直接被转接到申公豹与无量仙翁以及仙界之间的冲突之中,也就是说,陈塘关的百姓,就仅仅是神仙打架的一个白白的牺牲品,就是纯粹的“炮灰”。但无论是哪吒,还是李靖,还是无量仙翁,也就是无论哪路神仙,他们的正义道德的出发点,都是要“保护人间百姓的安危,护佑百姓的丰足幸福”,但实际的结果呢?都是为了利用百姓作为借口,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

04

第四,如果人的这个设定失效了,那么哪吒以及敖丙在一开始要苦苦寻求的“肉身”又有什么意义?肉身就意味着要有人形,有人形就要有人间,但对于妖、魔、仙来说,人间仅仅是一个可供利用的资源和财富,有没有肉身从各自的本质来说就没有什么实质的价值,那么,不管哪吒1还是哪吒2中心传达出来的人性理念——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还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些理念之所以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最核心的缘由就在于有个人间社会,有那些所谓的“人”想在人间社会活得更自由,更具有自我的价值。但整个故事已经把人的意义基本取消掉了,这些意义和价值,就只能是观众“大老爷”们的“一厢情愿”,或“春秋遗梦”了!

500

那么,《哪吒2》超越《封神2》,成为今年春节档电影最大的赢家,最终的票房冠军,说明什么?说明普遍的观众都买了《哪吒2》的帐,都信了《哪吒2》在其中传达的这种似乎“振聋发聩”的人性理念,都似乎感受到了从哪吒身上映照出来的那种反抗的激情和愤怒,以及理想实现的那种“快意”和满足!但我们通过分析,只能残忍地告诉各位青春的“观众老爷”,——你们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意淫”得很“欢乐”而已!

人类文明的六种基本形态——人的未来形态在哪儿?

两部电影的重要启示

这两部电影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我们现在在精神思想领域,似乎已经进入到了神魔世界。这个世界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厌倦了在人类组成的世界里面,吃喝拉撒,尔虞我诈,整天围着金钱、权力、欲望打转,似乎处处都是意义和价值,其实到头来都是荒诞、悲剧。这样的情绪反应,不仅来自人类社会的物质世界的高度发达,而且来自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的日益空虚。

第二,我们创造出神魔世界,是想在这样的世界里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意义,以及自我本身的存在,但是,这样的世界本身就不断在提醒我们,人类自身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基本没有什么能力,唯一的功能性价值或许就是,人及人类社会成为神魔争夺和利用以及驰骋他们的一个对象,就如我们人类把自然世界作为实现自我及利益的活动场、对象一样。人及人类在神魔世界,只是工具,手段,以及最终的炮灰。

第三,在中国传统社会或农业社会末期,先民创造出《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目的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欲推翻这样不合理的社会结构,重新建立一个合理、正义的世界。但现如今中国正处于现代进入后现代即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进入到智能体社会的时期,我们再一再创作出这样的神魔叙事艺术如电影,就基本失去了现实的影射,也失去了现实未来的昭示,即人的命由人这一物种早已决定了,而同时人的命,又已经将由未来的智能体决定,与人无关,与个体的人更无关。

第四,今天,人类要重新确认自我,那就必须在故事中确立一个新的形象,这个形象必须是人,而让人去打败和突破神魔的法力和世界,开发人的潜力,创造新的人类社会秩序。由此来说,未来的封神3,必须确立出一个灵魂人物,而这个灵魂人物必须是人,未来的哪吒3,必须在哪吒身上更多显出人性的因素,而让哪吒变成一个更真实的人,不是是魔是仙由我决定,而是——我要做人,无论魔仙!

2025.2.2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