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seek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一夜之间击穿美国人工智能科技霸权,干垮美国科技股,让美国科技巨头不知所措,让特朗普出面评说,让全世界为之一震—— 中国的Deep seek(深度求索)到底是个什么神物?

通俗的说, Deep seek是不断进化的机器大脑,有朝一日,当它进化到一个非常高级的程度时,给它装上一副机器躯壳,它会变成超级人类,在大多数场景中比人类干得更好。

比如,喝一口啤酒,就能分析出麦芽产地,酿造工艺;抓一把土壤,就知道其中的各种养分含量,给出合理的施肥、浇水方案;看一眼 Ct片,就能准确诊断出疾病种类,并拿出最优治疗方案;听到鲸鱼的歌声,立刻就知晓要传达的信息……至于人类的生活技能,什么开车、做饭、打扫房间、照看病患,更是不在话下。

这些都是将来的远景,现在它还远达不到那个程度,但在语言能力方面已经是非同小可了。

不少网友让它写文章、写诗词、做古文,称得上是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数秒之间,就给你整出一篇大赋,洋洋洒洒,叹为观止。曹子建七步成诗,惊为天人,它七步之间能给你整出几十首。其艺术水准自然无法和古人相比,但比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要强过不少。如果让它做宣传文案、公司企划、旅游规划、就医指南这一类的事,拿来稍加修改就能用。关键是它出活儿快呀,你埋头吭哧吭哧干两小时,它只用两秒钟就给你弄出来了,这生产力谁比得了。

它这样强大,是因为在日夜不停地阅读人类有史以来产生的各种文献资料。图书馆的藏书,互联网的文章、论坛讨论,从莎士比亚戏剧到贴吧段子,从科研论文到外卖评价,所有带文字的内容都是它的"食粮",过目不忘。它可以随口背诵《红楼梦》的任何一个章节。在海量的阅读中,它学会了人类说话的规律,学会了各种文本内容的调用和转换,它可以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你讲解相对论,可以回答任何专业性的问题,并根据你问题的深度,用适合你接受能力的方式来讲解。它的语言风格变化万千,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无所不包。比如下面这段雷人的语言:

总的来说, Deep seek在文本处理、语言能力方面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但是距离成熟的机器人大脑还差许多。就我们人类而言,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感知这个世界的,但是在这些方面 ,Deep seek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们的手指沾上奶油的那种粘稠滑腻感,它就无法感受;马路上滚过一只轮胎,它可能认为那是甜甜圈;听到一段《十面埋伏》,它无法感知金戈铁马的战场,如此等等。这意味着它还不能正确的解读车载摄像头传来的图像,没法开车;无法像人类的手指一样,根据指尖传来的触感分辨这是鸡蛋还是奶油,从而做出下一步的动作。 Deep seek现在还是一个偏重于语言的机器大脑,距离通用型的人工智能大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eep seek有什么特殊之处,会引起美国 Ai界的震动?

现在全球的人工智能研究,中美是两大玩家,余者碌碌,不足挂齿。美国是先行者,中国是后来者, Deep seek对标的是美国最先进的同类模型ChatGPT,两者能实现的功能差不多,大体处在同一水平。

Deep seek的逆天之处在于,它只用了不到对方1/10的投资,就和对方并驾齐驱,有些地方还有胜出。ChatGPT用了上万张 A100显卡,上亿美元训练费,达到现在的水平; Deep seek只用894块 A100显卡、500万美元的训练费,就达到同样的水准,这样的竞争让美国 Ai公司如何生存?

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之路,给全世界传达的信息是,人工智能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撑和巨大的电力支撑,根本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起的。所以制造高性能 ai算力卡的英伟达公司,市值一路飙涨,高达30000亿美元,相当于广东、浙江两省一年gdp的总和。 Deep seek的出现,戳穿了这个神话。中国人用独创的技术路径,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小成本和高性能,同等性能下,成本比对手低了一个数量级,这是妥妥的降维打击。这种魔幻现实,就如同1962年中印之战,三名解放军战士俘虏印度一个炮兵营一样,让世界瞠目结舌。

Deep seek的出现,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从并行到超出,为时不远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