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深处是故园
岭南的腊月总是温柔的,广州的冬天在木棉树梢打了个转,便化作满城春意。当骑楼街头的红灯笼次第亮起,这座千年商都便浸入了花香的海洋。人们扶老携幼,循着百年前的脚印,踏入那绵延数里的迎春花市。甫入花街,便被卷入一片姹紫嫣红的漩涡。金桔树整齐列阵,金丸累累压弯枝头,枝叶间缠绕的霓虹灯带如流萤绕树。花农手持喷壶,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沾着露水的蝴蝶兰越发晶莹剔透。最妙是水仙花摊前,白发阿婆手持刻刀,在鳞茎上轻轻游走,转眼雕出天鹅引颈的造型,围观者无不称奇。花农们操着软糯粤语,将"大吉大利""花开富贵"的吉祥话编成歌谣,和着花香在长街上流淌。
转角处飘来阵阵甜香,原是传统小吃摊档星罗棋布。老师傅手持铜勺,在青石板上勾画糖画,金黄的糖丝瞬间凝成展翅凤凰。蒸笼掀开时,马蹄糕的清香混着腊味萝卜糕的咸鲜漫过花海。几个孩童举着冰糖葫芦追逐嬉戏,红果儿上的糖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年画里走出的送福童子。花市深处忽闻锣鼓喧天,醒狮踩着梅花桩腾挪跳跃,狮口吐出的春联墨迹未干,已被人群中的欢呼声托上云天。
暮色四合时,花灯渐次点亮。骑楼廊柱缠满LED灯带,却在设计师的巧思中化作蜿蜒的西关花窗。全息投影在青砖墙上绽开朵朵木棉,与真花虚实相映。年轻人举着发光的花枝自拍,光影流转间,百年前的广彩瓷器纹样在手机壳上复活。最动人的是那些捧着年花的老广,他们小心翼翼地为桃花系上红绸,仿佛捧着的不是花枝,而是岭南人绵延千年的春天。
花市终会散去,但那些深植于骑楼砖缝里的文化根系永远鲜活。当异木棉的飞絮飘过珠江,当金桔树在千家万户的阳台上挂果,这座城市的年味便有了具体的形状。那些穿梭在花海中的身影,何尝不是在用脚步丈量着文化的年轮?岭南的春天,就这样在一代代人的掌心绽放,岁岁年年,永不凋零。
诗云:
锦簇香堆拥玉楼,
摩肩人海接天流。
满城尽带春风笑,
一岁芳华此夜收。(Deepseek诗文,duanduan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