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不是股票就不跌了?

   看到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提升市场稳定性‌,减少市场短期波动,降低市场投机性,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提振市场信心‌‌。觉得中长期资金入市还是属于救市的性质。如果股市真的稳定,波澜不惊,死水一潭,那炒股还有什么意义?从提升市场稳定性这一点来看,中长期资金入市属于画蛇添足,没有必要。

   其二,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可持续性问题。在近期股市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每天成交量都有一万亿左右。如果每天入市资金量小,没有多大作用。如果入市量大,这些资金又能持续多久?无论什么资金总是有限的,要投到股市这个无底洞里,总有告罄的时候。到了资金续不上的时候怎么办?

   如果那些资金想全身而退,那一般就不会高位接盘。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都是要保值增值的,无论如何不能亏。不高抛低吸它们怎么赚钱?就算他们不想赚钱,他们高位接盘以后谁又来接他们的?

   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相对比较容易。大家看到大盘满堂红,自己账上的数字增长,自然获得感满满。但这仅仅是个“体验”而已。如果大家都要把这些数字变成真金白银,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不卖,那赚再多的钱也只是账面上的画饼。如果卖的多了,股价就会下跌。所以国家要限制大股东减持,以免股价被迅速打回原形。但在跌势时这只能起点延缓速度的作用。

    股市并不是财富的创造场所,只是一个财富的交换场所。投资者在股票买卖中将资金从自己的账户转到别人的账户,财富只是从一个人的口袋转移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并没有新的财富产生。

   想方设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等渠道也能赚到钱,确实是个善良的愿望。但股市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会依人们的愿望而改变。

  股市其实是个血腥拼搏的地方,这里不会有和谐共赢。大家到股市来都是想赚钱,既然股市不能创造财富,这赚的钱从何而来?就是我挖你的,你挖我的。来到股市的人实际上都想当掠夺者,不是想当生产者创造者。有人赚一万块钱就必定有人亏一万块钱。在股市中流传一个说法:一赚二平七亏。不论你投入多少资金,大概都改变不了这个定律。资金投得多,只是让那一个赚的赚得更多,那七个亏的亏得更多而已。

   中长期资金入市,如果不是来赚钱,那就是舍己为人,自己亏损,成全别人赚钱。问题是中长期资金有多少资金来亏?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