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缆汇:中国制造供应链制胜背后的金融力量

500

©数字光年(ID:shuziguangnian)出品

邵阳丨作者

陈实丨编辑


“卷”字当头,各行各业莫不如是,近几年尤甚。

在这场“内卷式竞争”里,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更是“卷”生“卷”死。中国的制造业要破万“卷”,“新路”在哪?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制造,供应链制胜。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我们的供应链优势,锻造供应链建设的韧性,发掘供应链的产业价值,离不开金融“活水”。

供应链金融,成为中国制造“反内卷”的一把利器,即从过去过度专注于供应链的成本优化上,转向聚焦供应链金融的韧性、灵活性和增长性。

作为电缆产业的新型供应链金融平台,2024年年初,“云缆汇”正式上线运行,如今,它走过了整整一年时间。

它的尝试,在潜移默化之中,给电缆产业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中国制造”反内卷“,供应链成“胜负手”

数十万到数百万个零部件,由成千上万的供应商,从全球数百个国家进行采购,然后运到本土进行组装,继而再销往全球市场。

这是百年来由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客公司联手打造的商业传奇,奠定了二者在全球民航飞机市场上占据绝对霸主地位的根基。

借助于全球供应链快速崛起的故事,是上个世纪世界制造业领域的流行叙事,被全世界的制造行业人士所津津乐道。

如今,这样的时代叙事,转换到了中国。

在过去的数年间,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凭借着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的战略性思维,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改写了世界汽车制造领域的竞争格局。

故事虽有不同,但核心无异——正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发表的那番知名言论一样,中国电动汽车目前所取得的成功,核心在于产业链的领先。

以波音和空客飞机的崛起为例,在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先生看来,由于全球化形成了全球竞争形势,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和产业链的竞争。

放眼全球市场,决定未来不同国别之间的产业竞争,也不再单纯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决,而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全球性竞争。

龙永图说,我们所看到的产业链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着眼于企业本身,而是要着眼于企业所在的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发展。

基于供应链的全球化竞争,是中国制造能否破除万“卷”之门,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密码”,也是其能否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胜负手”。

这是毫无疑问的社会共识。

关乎国计民生,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的电线电缆产业,是国内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制造产业,是国民经济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实现年产值超两万亿元,线缆行业产销量全球第一。

企业信息平台“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全国现存电线电缆制造相关企业2.45万家。在河南省内,注册的电线电缆制造相关企业就达到1400多家,居全国第六。其中,仅2024年全年就有137家相关企业在河南注册。

500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河南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达300多家,年产值超过千亿元规模。但整体来看,河南的电线电缆产业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规模大而散,领军效应不突出等特点。

虽然地位重要、规模巨大、市场丰富,但依然摆脱不了一个“卷”字——基于线缆行业的强周期性、重资产投入、长期微利发展,内卷式竞争难以避免,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等现象让行业备受其苦。

金融活水,浇灌供应链韧性发展

金融,是制造业的活水,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金融,成为撬动供应链韧性发展的一个有力“支点”,供应链金融的价值,由此被不断被发掘和壮大。

来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约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88%,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华认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其表现之一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金融整合产业链资源,促进信息共享,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一个趋势是,当下中国的产业金融发展,正处于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阶段,而未来,则要进阶到以产业数字金融为代表。

产业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从金融中来,到产业中去”,立足产业,服务产业,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核心要义,这已是全行业共识。

跟很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正在于极其丰富且全面的产业链。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掘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是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必须趟开的一条路。

在这个过程,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其意义不言自明。但如何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用流通节点,真正让供应链金融走到产业和场景中来,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我国的电线电缆产业为例,从由基础材料行业为主组成的上游行业,到以各类型的电线电缆生产制造企业为主的中游生产商,再到电线电缆需求行业为主的下游产业,其整体产业链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但这种产业链模式发展至今,重资产、长周期、微毛利的特点,极大考验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长期面临着资金周转压力、产能过剩的压力以及灵活的市场应对的压力。

一味的“卷低价”,更是让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的企业,如履薄冰。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虽然帮助电线电缆产业链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但供应链金融产品在电线电缆产业中的普及率和渗透率并不高。

一方面,这是由电线电缆产业其自身所具有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制约。

供应链金融发展至今,因参与主体的天然基因不同,已经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导,传统金融机构主导,以及科技公司主导。

但这三种模式均存在着天然的短板,数字光年在此前的文章中对此有过系统的阐述,简单对比来看,产业公司缺技术,科技公司缺场景,金融机构缺产业。

这就导致,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和产品,与电线电缆产业链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道“玻璃门”——“玻璃门”理论的提出者,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很多领域,“理论上说是敞开了,然而中间还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仍然被‘玻璃门’挡着,进不去。”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黄河云缆从电缆产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变革而来,因天然与产业的距离更近,对产业的穿透能力更强。

其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供应链金融的产业、技术和金融三位一体场景化发展的难题,实现了产业、技术和金融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这或许是一把打开这道玻璃门的“钥匙”。

上线满一年,“云缆汇”做对了什么?

2024年年初,电缆产业供应链金融平台“云缆汇”在黄河云缆平台正式上线,它以“科技+产业+金融”模式,为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高度灵活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助力电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云缆汇的上线,依托于黄河云缆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和数智化底盘,再引入社会化金融机构的金融活水,形成由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企业、金融机构等生态伙伴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具体来看,该平台将工业互联网、数字科技公司、金融机构三者有机结合,以数字化运营为核心,协同一体,形成科技、金融服务产业的有效模式,做到了生产可视化、数据资产化、融资数字化、采购高效化。

在具体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上,针对电缆生态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真实“痛点”,云缆汇先后上线了包括供应链代采(原材料代采、设备及零部件代采)、应收账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产成品质押融资、在制品质押融资和原材料质押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服务等在内的众多金融产品和服务。

500

综合来看,云缆汇的系列产品,产品种类丰富,无论是电缆生产方,加工方、采购方还是原料供应商,均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专属方案。

易融资、低成本、有保障,是云缆汇的优势所在,但这只是云缆汇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显性价值。

云缆汇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科技能力、风控能力以及与资金方迅速对接的能力,因此较容易被产业方与资金方所接受。

同时,它还能有效促进黄河云缆与云缆汇之间的有效联动,实现供应链金融从链状到网状的跨越发展,有利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穿透式管理多层级上下游之间的交易关系,并实现多级供应商融资,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智能风控及数字化运营水平。

通过云缆汇生态资源的积累,亦可较容易地将金融服务及科技服务等生态资源定向地向产业方输出,从而实现金融产品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让金融深度服务产业。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这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云缆汇,正在破除电缆产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促进电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