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半生,不如人天生长寿?
2024年,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向衰老宣战”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这一年,抗衰老领域迎来了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在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免疫系统年轻化的创新疗法展现出巨大潜力,二甲双胍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交出亮眼成绩单,衰老细胞研究和饮食限制领域也迎来新的认知突破。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给予抗衰老产业明确支持,全球首个长寿经济特区正式创立,脑机接口技术和异种器官移植等前沿领域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让我们从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一起回顾这一年中抗衰老领域的重要发现与关键进展,见证人类延长健康寿命征程上的又一个丰收年。
No.1
免疫系统有望“爷青回”
免疫系统被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衰老不仅会导致我们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还会加速全身其他器官和组织的衰老进程。
今年3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落基山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顶刊Nature上发表重磅研究,首次证实通过清除特定类型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实现免疫系统的年轻化。
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性的抗体组合疗法,能特异性地识别和清除衰老过程中累积的髓系偏向型造血干细胞(my-HSCs)。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显著增加老年小鼠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提升疫苗效果,还能降低全身炎症水平。最令人振奋的是,研究人员已经证实这一方法在人类造血干细胞上同样有效。
推荐阅读 :Nature重磅!一针抗体,让免疫系统重返青春!只需清除这种造血干细胞,具备人体可行性!
No.2
猴哥实锤胍胍抗衰!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抗衰老领域也算是经历过起起落落了。最早在2011年时,美国国家老化研究所的ITP项目在小鼠实验中便发现二甲双胍无效,这一结果让这个便宜又好用的药物在抗衰圈长期蒙上阴影。
而今年,中科院刘光慧、张维绮、曲静课题组在Cell上发表的研究,通过在与人类更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上的实验,为二甲双胍正名。
研究团队选择了48只食蟹猴作为研究对象,这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特征与人类高度相似,他们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老年食蟹猴出现显著的年轻化:蛋白时钟显示平均年轻了6.41岁,相当于人类从58岁返回到33岁。
目前研究团队已与默克公司启动120人的临床试验,二甲双胍能否再续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延寿41.4%,二甲双胍抗衰终实锤!今日Cell重磅:中科院刘光慧课题组发文,原来大脑才是胍胍抗衰的关键
No.3
衰老细胞“体检仪”问世,看看哪些衰老细胞具有“统战价值”
今年6月,Cell杂志报道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不同类型衰老细胞在组织中的具体功能差异。这项研究证实并非所有衰老细胞都是“有害”的。
我国研究团队开发了三种创新性的基因工具系统(Sn-pTracer、Sn-cTracer和Sn-gTracer),可以精确追踪、清除和编辑特定类型的衰老细胞。
通过这些工具,他们在肝脏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衰老的内皮细胞实际上在抑制肝纤维化(肝脏衰老的重要形式之一)方面发挥着保护作用,而衰老的巨噬细胞则会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
这项研究提供的新视角和工具,有望帮助开发出能够选择性清除“有害”衰老细胞,同时保留“有益”衰老细胞的新一代抗衰老疗法。
推荐阅读 :《Cell》重磅:无副作用的抗衰技术!不伤及正常细胞,只清除"坏的"衰老细胞,精准抗衰里程碑!
No.4
饮食限制的“悖论”:禁食长寿,但是体重高者更长寿?
今年10月,美国Calico生命科学公司与杰克逊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饮食限制(CR)的里程碑式研究。这项持续7年、涉及近千只小鼠的大规模实验,首次系统评估了不同程度的限食(CR)和间歇性禁食(IF)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
首先,研究充分肯定了CR和IF的作用,40%的限食组效果最好,延寿36.3%,但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无限制组、CR组还是IF组,若只在在同一组内比较,那么保持较高体重和脂肪含量的个体通常反而活得更久。
另一个些微令人沮丧的是,由于该研究涉及了不同基因背景的小鼠,学者们发现,决定寿命的所有因素中,饮食习惯占比不高,一个小鼠能活多久,23.6%取决于基因,只有7.4%取决于饮食习惯。
推荐阅读 :饮食限制也被颠覆了?今日Nature重磅:体重下降反折寿,免疫或才是禁食抗衰主场
推荐阅读 :16+8不行,饿够20小时才能获益?CR专家:热量限制后的代谢变化比我们想的更曲折
推荐阅读 :延寿23%,连发两篇《Nature》!厦门大学林圣彩团队重磅揭秘:内源性代谢物模拟热量限制的机制
No.5
重磅综述:衰老标识百科全书
今年10月,由NIH资助的SenNet(细胞衰老网络计划)在顶级期刊《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IF=112.7)上发表重磅综述,首次系统性地总结了不同组织中衰老细胞的标志物体系,并给出权威检测建议。
这支由80余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224篇文献、328种标志物进行了细致梳理。研究涵盖了来自14种小鼠和人体组织的生物样本,包括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9大系统。
研究发现,在众多标识中,SASP(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以近80%的出现频率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衰老细胞标志物,其次是DNA损伤、细胞周期停滞与溶酶体变化。
推荐阅读 :80余抗衰学者认证,SASP成衰老细胞核心标志?Nature重磅综述:首次全面总结细胞衰老特征,深度揭示组织差异性
No.1
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支持抗衰老产业发展
2024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1],这是我国首个国家层面专门针对健康衰老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
《意见》特别提出要“发展抗衰老产业”,深化皮肤衰老机理、人体老化模型等研究,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同时,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抗衰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更标志着我国抗衰老产业正式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
No.2
世界首个长寿经济特区创立
今年年初,全球首个专注于长寿领域的经济特区在洪都拉斯罗阿坦岛上的Próspera ZEDE(普罗斯佩拉)正式成立。这一被称为“生命之城”的项目,标志着长寿产业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座位于加勒比海域的长寿经济特区拥有独特的优势:其灵活的监管体系允许生物科技公司在完成安全性验证的I期试验后即可向客户提供疗法,大大加快了创新技术的应用进程。
项目组织者计划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多司法管辖区的“网络国家”,设定了在未来十年内推出上千个新产品、容纳千万居民的宏伟目标。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降低成本,他们希望将新药临床试验时间从10年以上缩短至4个月,将成本从24亿美元降至100万美元以下。
推荐阅读 :世界首个“长寿特区”,孕育“生命之城”,10年内目标:延长全居民寿命1万亿年
No.3
NMN凉凉记,从爆款到全面禁售
2023年6月,一则“NMN禁售”的消息在医疗健康领域掀起轩然大波。
尽管早在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明确规定NMN不能在国内作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美国FDA更是于2022年就全面禁止NMN补剂销售。但当我国海关总署的NMN禁售政策出台后,仍旧引得多家NMN概念股应声下跌,数亿市值一夜蒸发。
然而NMN的禁售,有多少是因为NMN本身的问题,又有多少是因为过度营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总之,此次政策收紧,既是对行业乱象的整治,也预示着抗衰老产业正在走向更规范的发展道路。
推荐阅读 :彻底凉了!“长寿药”NMN海关全面禁售,10年狂奔后NAD+走向何方
No.4
马斯克脑机芯片惊喜登场!FDA直呼看好
世界首富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今年迎来重要突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设备”认证[2]。
这项认证针对其视力恢复植入物产品“Blindsight”,FDA认为其在治疗视觉功能退化方面展现出优于现有疗法的潜力,这对于解决衰老相关的视觉功能退行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马斯克表示,未来版本的技术甚至可能超越自然视觉的极限,让使用者获得超出正常人类视觉范畴的感知能力,如红外线和紫外线视觉,这将为人类延缓和逆转视觉系统衰老开辟全新途径。
No.5
全球首例:改造猪肾拯救人类
2024年3月,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在马萨诸塞总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到活体人类患者的手术[3],这为解决人类衰老过程中的器官衰竭问题开辟了新路径。
这颗被命名为EGEN-2784的猪肾脏经过三个层面的基因编辑改造:移除了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糖基抗原、添加了7个用于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的人类基因,以及灭活了猪基因组内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80万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苦苦等待移植机会。eGenesis的这一突破不仅为解决器官短缺带来曙光,也为人类对抗衰老相关器官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开创了新的可能。
回顾2024年抗衰老领域的大事件,我们会发现,科学发现与技术突破正在从不同的维度刷新我们对于衰老这一概念的认识,免疫系统年轻化的可能性让我们意识到衰老并非是不可逆的宿命,衰老细胞研究的新发现颠覆了我们对“衰老即有害”的固有印象。
而产业层面则不断传递着一个重要信号:衰老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可以被干预、被改善的对象,人类也在逐渐显露对抗衰老的决心与创造力。
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抗衰老不仅关乎延长寿命,更是关乎提升生命质量的系统工程。这场人类与衰老的博弈,正在走向白热化。未来,派派将继续与诸位见证这场“战斗”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