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批准创纪录国防预算;中国下水新型两栖战舰。
来源:USNI.News
周五,日本内阁批准了一项新的551.3亿美元(约合8.7万亿日元)的国防预算,这是东京连续第13年增加国防开支。
这项2025财年预算草案的批准,正值日本2022年发布的新国防增强计划实施的第三年,该计划旨在在五年内提升日本的国防能力。
与此同时,周五,中国下水了首艘新型两栖攻击舰,该舰配备了电磁飞机发射系统(EMALS),能够发射固定翼飞机。
日本国防预算的批准也标志着日本国防预算首次突破8万亿日元大关。以实际美元计算,根据参考时间的不同,预算的价值可能有所增减。美国海军新闻网去年12月报道称,日本内阁批准了2024财年7.95万亿日元(当时约合559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由于日元贬值,7.95万亿日元目前的价值为503.8亿美元。日元的贬值对日本从国外采购以及国内生产均产生影响,因为日本国产军事装备的成本也受到原材料和外国零部件价格的影响。
日本的财年从4月1日开始,国防预算是2025财年国家预算草案115.54万亿日元(约合7320亿美元)的一部分,该预算需由日本国会通过。国会预计将于1月21日重新召集会议,但目前情况因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及其公明党盟友在10月27日的众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而成为少数政府而变得复杂。执政党仍控制着参议院。
由于自民党政府在两院均占多数,往年的预算很容易获得通过,因此内阁的批准就是对预算的确定性声明。
众议院是预算提案的第一站,如果反对党团结一致,可以拒绝预算并要求提出不信任动议。日本共同社周五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他的政府将鼓励反对党议员投票通过预算。然而,《日本时报》周五报道称,石破茂暗示,如果预算未获通过或提出不信任动议,他可能会呼吁提前举行大选。
2025财年国防预算草案提案中增加了1238亿日元(约合7.84亿美元),用于开发一颗国防通信卫星,以替代计划于2030年停用的现役“闪耀-2”卫星。今年11月4日,日本已发射了“闪耀-3”卫星。
在周三举行的特别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国防大臣中谷元宣布了这一额外拨款。他表示,随着“闪耀-3”的发射,日本目前有三颗国防通信卫星在轨运行,但军事通信需求正在增加。他指出了反卫星武器的出现,并表示正是由于其存在,日本必须开发一颗具有强大通信支持能力和更高韧性的新国防通信卫星来替代“闪耀-2”。
日本国防部已于9月公布了其2025财年预算请求的详细信息,寻求8.54万亿日元(约合541.1亿美元)。当前预算提案中的额外金额是由于新通信卫星的拨款以及预算编制以来的调整。
预算中拨款9390亿日元(约合59.5亿美元)用于防区外武器能力。国内采购的这些武器包括采购陆基和海基12型反舰导弹、潜艇发射的制导导弹、用于岛屿防御的高速滑翔导弹以及扩大高超音速制导导弹的制造能力。国外采购包括为日本航空自卫队F-35A机队采购联合攻击导弹、为升级后的F-15机队采购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以及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驱逐舰增加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能力。
日本还计划建造一组卫星,以提供目标信息和获取能力,为此拨款2832亿日元(约合17.9亿美元)。日本还计划花费415亿日元(约合2.63亿美元)购买两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及地面控制设备和相关设备,同时拨款40亿日元(约合2530万美元)购买六架小型无人机,以在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上操作。
舰艇项目包括865亿日元(约合5.48亿美元),用于两艘正在建造的配备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ASEV)的相关费用,以及3148亿日元(约合19.9亿美元),用于建造三艘4800吨的新型FFM护卫舰,这是“最上”级护卫舰的改进型和更大版本。预算还拨款1140亿日元(约合7.72亿美元)用于建造一艘“大鲸”级潜艇,以及297亿日元(约合1.88亿美元)用于潜艇垂直发射系统的研发。
中国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51)。新华社照片。
与此同时,周五,中国在上海长兴岛的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了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51)。官方新华社报道称,该舰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采用双岛式上层建筑和全通飞行甲板。相比之下,美国两栖攻击舰“美国”号(LHA-6)的满载排水量为45693吨,尽管有各种估计认为076型的满载排水量可能高达5万吨。
新华社的报道还称,“四川”舰还设有阱舱和飞行甲板上的电磁飞机发射系统,使该舰能够发射固定翼飞机。中国目前尚未装备任何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飞机,因此该舰还将配备拦阻索,以便飞机在飞行甲板上着陆。美国五角大楼最近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称,076型预计将在飞行甲板上使用电磁飞机发射系统操作无人机,并未提及固定翼飞机。
沪东中华造船厂此前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造了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其中三艘已服役,第四艘正在舾装。该船厂还为中国海军建造了八艘071型两栖攻击舰,并为泰国皇家海军建造了一艘。
“四川”舰目前正在舾装阶段,之后将进行测试和海试,预计将于2027年加入中国海军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