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除廉价劳动力,中国能成为最发达国家吗?
一、中国经济现状与产业增长情况
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量显著增长,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通过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了高速增长,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
中国的投资率维持在高水平,制造业、基建、土地及房地产投资占比达到7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均居世界前列,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产业规模,生产能力,仓储物流,从业人员数量和总产值,均为世界第一,且遥遥领先。
3、中国1991年至2021年,GDP从3835亿美元增长到17.82万亿美元,30年经济高速发展周期以及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都超过13.5%。
二、劳动人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1、据世界银行统计,1970-2023年,美德日英等主要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最终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都超过70%。
2、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9%,2022年为28.6%。从2000年开始,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一直在下降,常年保持在35%-40%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表明大多数居民收入份额偏低,内需不足,结构失衡,拖慢经济增速,收入差距扩大。
3、中国农民工增速放缓,预示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数量型人口红利作用减弱。
但人力资源红利被长期严重低估,劳动报酬与劳动价值相比过低,需要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收入和福利。
三、经济政策与发展模式优化
1、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反映出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不同步。
2、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7万亿元,消费市场规模提高潜力巨大。中国经济增长的财富需要实现合理分配,提高民众收入,以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
3、中国需要构建以消费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减少贫富差距,促进内需增长,发展出与产业规模相对应的消费市场。
四、经济增长红利共享与货币发行
1、以上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值为基准,发行相对应的货币,作为发展红利,平均发放给广大劳动人民,缓解产能和生产过剩,促进生产和消费。
2、消除廉价劳动力,减少贫富差距,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势在必行。
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从6000元起步,每月提高500元,即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6000元,实现收入倍增,以达到发达国家从业人员水平。
3、调控物价涨幅,原则上月均涨幅不高于5%(含农产品)。
4、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提供用于发放员工工资的专项低息贷款。
5、倡导创新创业,大力支持新兴文化艺术产业和服务发展。
五、出口与出海
1、中国出口在2022年达到历史峰值,但随着全球供应链恢复和需求降温,出口增速下降。
2、中国企业出海成为新趋势,需要从廉价商品出口经济转向出海投资发展。
3,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经济繁荣,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加大进口,促进出口,人均进出口额尽快达到10000美元,进出口总额超14万亿美元,其中人均进口额5000美元左右。

六、实现经济增长容易,难以公平分配红利
实际上我们早就已经是发达国家。
并且是最发达国家,没有之一。
只是,好几百亿发展红利没有分配给广大民众,大多数人还是廉价劳动力。
一方面,商品积压,产能过剩,就业内卷,消费者不但没钱消费,数以亿计的人还背负了一二十年的房贷。
另一方面,极少数人存款上百万亿,企业都想投资扩张,赚取更多利润,不惜出口贱卖劳动人民的血汗。
市场经济只要公平竞争,不要公平分配?
日本政府上面压着三座大山,天皇,美帝以及在野党,因此不能胡作非为。
起码不能过度压榨企业和劳动者。
经济增长所创造的财富,能够实现比较合理的分配。
因此,反而误打误撞,碰巧走对了经济发展的高速道路。
日本从被占领的战败国,只用了30年,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帝的经济强国。
唯一原因就是不断提高民众收入,从人均二三百美元飞速提高到四万多,30年增长了一百多倍。
平均每年三四倍。
自然也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未来收入几乎无限倍增,物价暴涨,现在和过去的收入相对大幅度贬值。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日本主要是人口和资源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即便美国不打压,也不能无限增长了。
而且,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几代民众都生活的又苦又累。
只有停下来,吸收消化发展红利,才是最明智的。
随后所谓失去的30年,日本维持了经济增速和民众收入,最好的状态就是不增长不下降,只能在极低的幅度波动。
这样一来,民众现在和未来的收入不会提高,但也不会减少,财富积累就会越来越多。
这两年,日本应该将要再次启动经济倍增计划了。
经济发展只有进入一个飞速增长周期,然后再进入几乎完全停滞期,才是最符合国家和民众利益的。
大部分国家过于保守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只会加剧贫富差距,一遇到经济危机就陷入困境。
我们也有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机会,但是过于瞻前顾后,学习只学一半,耍小聪明,既要廉价劳动力,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又想要超越老美,几乎是天方夜谭。
劳动者也是消费者,收入跟不上经济增速,必然产生反作用力。
中国什么时候不再谈出口和投资,以上年度生产总值增长的额度,发行对应的货币。
超发的钱一分都不要再给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乱搞了,全部作为发展红利发给消费者。
如果担心人民有了钱会变懒,那就只发给就业者。
不劳动就没有收入。
如此一来,经济必然进入高速发展周期,增速会越来越快。
可能只用10年,每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50%,不但人均超过老美,总额更是老美的四五倍。
我们早已经是产业最发达国家,需要补的课,仅仅是劳动人民缺少用来消费的货币。